
[202X年度推荐] 山水中的人生哲理[精选稿].doc
3页本资料来自网络 如有雷同概不负责山水中的人生哲理1、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海不拒绝点滴的水,因而能使自己这样浩瀚;山不拒绝一土一石,因而能使自己之样崇高辞:拒绝 [出处]《管子形势解》:“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2、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水蓄积得不深厚,那它就没有力量托浮起大船积:聚;负:托浮 [出处]《庄子逍遥游》:“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堆积泥土,垒成高山,风雨就从那里产生;汇聚水流,成为深潭,蛟龙就在里面出现 [出处]《荀子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不登上高山,不知道天是多么高远;不走进深谷,不知道地是多么深厚深溪:深谷 [出处]《荀子劝学》:“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5、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泰山不拒绝每块泥土,所以能成就它那样的高大;河海不舍弃细小的水流,所以能成就它那样的深广。
原喻要广纳人才,才能成就大业让:推辞,拒绝;择:选择,引申为舍弃 [出处]秦李斯《谏逐客书》:“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6、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而不至于山 ——许许多多河流要学大海,(流行不息)终于流入大海;丘陵要学高山,(但停止不动)最终不能到达高山的高度 [出处]汉扬雄《扬子法言》:“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而不至于山,是故恶夫画也 7、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 ——安静地听,却听不见雷霆的声音;仔细地看,看不见泰山的外形熟:仔细,熟练 [出处]西晋刘伶《酒德颂》:“兀然而醉,豁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 8、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站在山头上,情感就好像弥满了山;在海边看海,想象就好像海水一般地澎湃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9、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不管它弱水有很多,我只舀一瓢水来喝弱水:指水浅或地僻不通舟楫的河流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一回:“黛玉道:‘宝姐姐和你好,你怎么样?……’宝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