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色的草地[12].doc
5页金色的草地【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新乡市卫滨区平原镇十里铺小学 张顺文章概况:文章描写了“我”家乡窗前大片金色的草地通过偶然的机会,留心发现了金色草地的神奇变化,抒发了我们对蒲公英的由衷喜爱和对自然生命的敬畏与热爱学生情况: 刚刚步入三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学校西操场有大面积的蒲公英和许多植物,学生可以轻易接触到大自然生长着的事物,这对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增进其较好地体验、感悟自然环境和生命变化所带来的启示有很大帮助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学习运用默读的方法,整体理解并把握课文内容,获取有效信息2.结合并调动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作者善于思考、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学习和发现美的意识和能力3.创设情境,通过朗读等方法引导学生感知自然和生命的美好,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培养热爱自然、敬畏生命、关心生活、保护环境的意识和感情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默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树立热爱自然和生命,关爱环境和生活的和谐共处意识和情感难点:通过一天甚至几天的仔细观察,结合课文学习,用朗读的表达,理解课文所传递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并搜集蒲公英的相关图文知识;指导学生实地感受学校“金色的草地”多媒体课件课时:第二课时教学方法: 自主导学法和情境法教学过程: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金色的草地》的生字词,通过自由读和组内交流等方式对课文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划分了自然段今天我们在此基础上继续新的学习一、 巩固词语,温故知新指读和领读结合(两名学生)PPT:一本正经、引人注目、窗前、假装、揪掉、钓鱼、走近、观察、花瓣、合拢、手掌二、 明确学习目标,自主快乐阅读PPT: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2.学习默读,理解课文内容,体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3.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和收获三、 抓住关键词句,整体理解内容1.自由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而后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朗读,完成学习目标12.随文识字词,在具体语境中学习、掌握多音字的读音和关键词的意思假、朝;一本正经、引人注目3.问题导航,自主乐学明确默读要求:不动嘴、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问题默读第四自然段,思考“我”有了什么新发现?细细品味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完成课后第二题。
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实地观察表达蒲公英的变化时 间:早晨——中午——傍晚——第二天草地颜色:绿色——金色——绿色——像前一天一样(绿变金再变绿)花的形状:张开像——手掌;合拢像——拳头对课文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草地颜色的变化上,【“我”的这个新发现起初是无意的,只是颜色的变化而应当深入探究:草地为什么会这样变色?【正是秉着这种打破砂锅求到底的问题意识,引领“我”“走近草地,仔细观察”,发现了颜色变化的原因使学生体会到细致观察的重要性,也为下边讨论“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做了铺垫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明白,善于观察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它可以帮助我们有更多的认识、新的想法、新的收获、新的提高,正所谓“留心处处皆学问”说一说,“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指导学生带着学习的自然新知,融入相应的情感朗读出来蒲公英开合像手掌和拳头的比喻不仅描写了蒲公英(草地)的变化,而且说明了“我”观察得近,与蒲公英的感情也“近”了所以“从那时起,我们不再随意揪它”引导学生反复咀嚼“它和我们一起睡觉,也和我们一起起床一句,体会作者运用拟人手法概括金色草地的神奇变化,把蒲公英当做了最好的朋友,抒发了对蒲公英的由衷喜爱和对自然生命的敬畏与热爱。
四、 回归生活,拓展升华说一说,你学习课文前后对蒲公英的认识吧,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呢?也可以谈谈你喜欢的花草,或是自己家或是邻里的房前屋后的小菜园学生先分组分享,再选出代表分享,师生相机互评,教师再分享PPT展示一些生活中花草,有的引人注目,有的少有关注,如荷花、月季、太阳花,还有许多不知名的路边的野花,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留心观察”的好习惯,培养和树立“热爱自然、敬畏生命,关心生活,美化环境”的情感和意识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舒心的生活环境,它是我们的朋友,积极引导学生注意用心倾听和感悟自然生命风景背后的呼吸,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生辉出示PPT图片让学生用一个词概括,说一说图片带给它的感受倾听、温暖、希望等)教师引导学生带着感恩之心,热爱之情,齐读全文与学生分享自己的生活牧歌,现身说法,抛砖引玉——PPT图文(图略):物是人家栽,花开在我心日日见欢喜,田园有佳音当一片秋叶从你身旁划过,你是否记得它夏日的温情布置作业板书设计:金色的草地花开金色→揪掉寻乐→发现“变化”→由衷喜爱热爱自然生命,美化生活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