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知识和能力测试试题和大纲(整理版).docx
12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综合知识和能力测试试题和大纲(整理版) 综合学识和才能测试(一)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 1. 法律对社会进展能否起进步作用,抉择于( ) A. 是否适应一切经济根基的需要B. 是否能积极地为自己的经济根基服务 C. 法律所服务的经济根基是否适应生产力的需要D. 是否适应国家的需要 1. C 2. C 3. C 4. B 5. C 2.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对等,是我国( ) A. 社会主义法的根基B. 社会主义立法的根本原那么 C. 社会主义法的实施的根本原那么D. 宪法的总的指导思想 3. 人民法院是( ) A. 国家权力机关B. 国家行政机关C. 国家审判机关D. 公安机关 4. 我国的国家布局形式属于( ) A. 民族区域自治B. 单一制C. 联邦制D. 邦联制 5. 中央军事委员会的领导体制是( ) A. 集体负责制B. 双重附属制C. 主席负责制D. 合议制 6. 凡属法院审判工作中概括应用法律的问题,由( )举行解释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最高人民法院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 各级人民法院 6. B 7. D 8. D 9. A 10.B 7. 行政行为法具有的两种属性之一是( )。
A. 分散性B. 统一性C. 多样性D. 程序性 8. 《行政处置法》规定,行政处置通常由( )的行政主体管辖 A. 违法行为人居处地B. 违法行为人经常居住地C. 违法行为损害发生地D. 违法行为发生地 9. 行政裁决的对象是( ) A. 特定的民事纠纷B. 特定的行政纠纷C. 特定的经济纠纷D. 特定的刑事纠纷 10. 若察觉已生效的行政执法行为违法或不当,那么( ) A. 原行政机关无权废止B. 原行政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有权撤销 C. 只有权力机关有权撤销D. 相对一方当事人有权变更 11. 公安机关在紧急的处境下,对罪该逮捕的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采取的临时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是( ) A. 拘役B. 拘留C. 拘传D. 逮捕 11.B 12.A 13.B 14.C 15.B 12. 代理人应为( )的利益而行使代理权 A. 被代理人B. 自己C. 代理人所在机构D. 被告 13. 经营权是经营者对其经营的财产的一种( ) A. 占有、利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B. 占有、利用和收益的权利 C. 使用权利D. 不能占有,只能使用和获得收益的权利 14. 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公文是( )。
A. 指示B. 请示C. 批复D. 命令 15. 以下公文中,不属于规定性文件的有( ) A. 规定B. 命令C. 条例D. 手段 16. 两个或两个以上机关联合行文时,务必做好( )工作 A. 审核B. 签发C. 会商D. 会签 16.D 17.B 18.D 19.B 20.B 17. 以下关于公文处理活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1 A. 管理公文包括对公文运转过程的组织与监控 B. 今天的档案就是昨天的公文 C. 机关对信息的广泛凭借性主要和直接表现为对公文约广泛凭借性 D. 公文处理活动中,行政机关要全面采纳党组织的领导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 ) A. 物质世界的一切现象B. 人类全部社会历史 C. 自然界及其进展史D. 自然、社会、思维进展的最一般规律 19. 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唯物主义就是( ) A. 一切从理论启程B.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C. 使主观意志得到察觉D. 调和主观思想和客观实际 20. 看法意识第一性、物质其次性的是( ) A. 形而上学观点唯心主义观点B. 唯心主义观点 C. 唯物主义观点D. 辩证法观点 21. 规律的客观性是指( )。
A. 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 它的存在和发生不要任何条件 C. 它不能被人所熟悉和利用D. 它能被人的感官直接感觉 21.A 22.D 23.B 24.D 25.D 22. 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是( )进展水平 A. 政治B. 科学C. 文化D. 生产力 23. 冲突是指( ) A. 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 B. 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双方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的关系 C. 事物之间的差异D. 事物之间的相互排斥 24. 事物进展道路的曲折性和前进性是事物冲突运动的( ) A. 根源B. 本质C. 动力和源泉D. 表现形式 25. 人类熟悉的目的是为了( ) A. 获得客观真理B. 改造主观世界C. 解决事物的冲突D. 指导实践 26. 主体选择是指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从自身的需要和学识布局等启程,根据历史的客观条件和进展趋势确定自己行为的方式和方向的活动,这说明( ) A. 供认主体选择作用就必然否决历史抉择论B. 供认主体选择作用与供认历史抉择论并不冲突 C. 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产生都源于主体的选择D. 历史抉择论是根本错误的 26.B 27.C 28.B 29.C 30.A 27. 马克思根据人的进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
这三大社会形态是( ) A. 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B. 无阶级社会、阶级社会、阶级歼灭了的社会 C. 人的凭借性社会、物的凭借性社会、个人全面进展的社会 D. 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28. 社会主义是( )的统一 A. 整体和片面B. 一般和特殊C. 筹划经济和市场经济D. 时间和空间 29. 开发新时期新道路、开创造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是( ) A. 《完整切实地理解毛泽东思想》B. 《坚持四项根本原那么》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D.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 30. 现阶段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启程点是( )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 党的根本路线C. 党的思想路线D.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31. 列宁给社会主义下的定义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这说明( ) 2 A. 只要全国实行了电气化,社会主义大厦就可以说已经建成了 B. 电气化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必要条件C. 社会主义务必重视科学技术D. 社会主义社会务必重视进展生产力 31.D 32.B 33.B 34.B 35.C 32.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 )。
A. 建立能够综合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和正确运用经济杠杆的机制 B. 保持经济总量的根本平衡,促进经济布局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进展 C. 保障劳动者的充分就业,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D. 组织公共部门和根基设施的创办,为经济和社会进展创造条件 33. 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特征,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资产的( )A. 出资者全体权B. 全部法人财产权C. 国有资产全体权D. 片面法人财产权 34. 一般说来,在总需求过度膨胀并导致通货膨胀时,为了保持物价和经济的稳定,应当实行( A. 平衡性财政政策B. 盈余性财政政策C. 赤字财政政策D. 平衡为主、略有赤字的财政政策 35. 现代企业制度的主体是( ) A. 个人业主制B. 合伙制C. 公司制D. 股份制 36. ( )是我国国民经济进展的关键环节 A. 农业B. 教导和科技C. 能源和交通D. 工业 36.B 37.D 38.A 39.A 40.A 37. 以下表达哪一个是错误的( ) A. 改革是一场革命B. 改革是对旧制度的扬弃 C.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D. 改革的性质与过去革命不同 38. 精神文明要贯彻( )方针 A. 重在创办的方针B. 重在普及的方针 C. 重在提高的方针D. 重在批判的方针 39. ( )既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又是中国创办的主力军。
A. 工人阶级B. 农人C. 学识分子D. 以上都不是 40. 我国政府职能的主要实施手段是( ) A. 依法行政B. 行政手段C. 经济手段D. 其他手段 41.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是( ) A. 国有企业B. 政府机构C. 政企合一D. 公私合营 41.A 42.C 43.A 44.B 45.B 42. 下面( )是政府派出机构 A. 人事局B. 工商局C. 村公所D. 省驻京办 43. 公务员的调任形式有( ) A. 调入和调出B. 平调与转任C. 转任与转换D. 挂职磨练 44. 与西方文官制度标榜的文官“政治中立”具有本质识别的是:( ) A. 坚持党管干部的原那么B. 坚持党的根本路线C. 坚持为人民服务D. 坚持德才兼备用人标准 45. 国家行政机关录用公务员,只录用政府机关以外的单位中( ) A. 具有国家公务员身份的人B. 不具有国家公务员身份的人 C. 无固定工作的人员D. 除工勤人员以外的人员 46. 国家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外部系统人员的交流形式是:( ) A. 转任B. 轮换C. 轮岗D. 调任 46.D 47.A 48.D 49.A 50.A 47. 国家公务员享有的权利( )。
3 ) A. 提出申诉和控告B. 公正廉洁C. 勤奋工作,尽职尽责D. 紧密联系群众 48. 以下属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一个特色是( ) A. 职位设置B. 职位说明书C. 职位分类制度D. 对公务员实行分级制度 49. 公务员受到警告处分,但年度考核称职,可以() A. 按时晋升工资档次B. 按时晋升职务C. 提前解除处分D. 越级晋升 50. 层级制的缺点是( ) A. 上级行政领导人员管辖事务多,难免草率或忙于应付从事 B. 轻易造成部门林立,工作重复 C. 事事凭借上级,难以形成回响急速,雷厉风行的作风 D. 轻易展现政出多门,各自为政工作重复的弊端 二、多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 1. 正确适用法律的根本要求为( ABC ) A. 切实B. 合法C. 实时D. 从轻 1. ABC 2. AC 3. ABD 4. ABD 5. ABCD 2. 婚姻法属于( AC ) A. 普遍法B. 更加法C. 实体法D. 程序法 3. 以下哪几项是我国选举制度的根本原那么( ABD ) A. 选举权的普遍性原那么B. 选举权的对等性原那么 C. 公开投票原那么D.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那么 4. 行政违法的构成,即行政违法务必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ABD )。
A. 行为人具有明确法定义务,即法定职责B. 行为人具有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 C. 行为人有主观过错D. 行为与危害性后果有联系 5. 对于有以下(ABCD )情形之一的概括行政行为,人民法院可作出撤销判决 A. 适用法律、法规错误B. 违反法定程序C. 超越职权D. 滥用职权 6. 我国刑法的根本原那么是( ABC ) A. 罪刑法定原那么B. 法律面前人人对等原那么C. 罪刑相当原那么D. 刑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