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尾气对城市环境质量影响的.doc
8页汽车尾气及噪声对城市环境质量影响的调查南京医科大学 柏鸿凌 07120132摘要 目的 汽车尾气和噪声是城市大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通过对交通路口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和噪声的检测和调查,了解汽车尾气和噪声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方法 通过监测城市中两处交通要道的CO、NO2、IP、噪声等指标了解汽车尾气排放情况和交通噪声污染情况结果江苏省空腔医院门前十字路口CO浓度为2.94 0.82mg/m3,IP为0.006 mg/m3,噪声强度为88.55 0.055dB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金斯利喜来登酒店门前十字路口IP为0.00617 0.004 mg/m3,噪声强度为77.89 0.945dB均显著高于对照组NO2质量浓度三组尚未发现差异由于样本含量过少,各种污染物超标率尚未发现差异结论 机动车是南京市CO、IP和噪声的重要污染来源,我们应当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改善这一情况尚不能确定机动车是否与南京市空气NO2污染有关关键词 汽车尾气 交通噪声 环境质量 前言:汽车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汽车的出现和大量使用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与此同时,汽车排放的大量废气和产生的交通噪声也正在污染我们的生活环境,汽车尾气和交通噪声已成为现代城市最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之一。
汽车尾气污染直接危害城市居民生活,它可以引发呼吸系统疾病,造成地表空气臭氧含量过高使城市环境转向恶化,城市居民则成为汽车运输污染的直接受害者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汽车家庭普及率不断提高,我国汽车保有量年平均增长率接近15% ,截止2005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3356万辆中国汽车市场需求完全可能保持2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按照保守估计,到2010年,中国家用轿车保有总量将达到1466万辆,其中城镇居民家用轿车保有量约1400万辆.到2020年,中国家用轿车保有量将达到7200万辆但与此同时在2005年全国监测的522个城市中,有39.7% 的城市处于中度或重度污染中,机动车尾气已经成为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在我国的许多城市,汽车尾气已经成为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2003年深圳市空气污染物中二氧化氮占了58.3% ,成为空气中最主要的污染物,而机动车尾气排放是二氧化氮的最主要来源2005年成都市环境检测中心站的调查分析表明,城区三环路以内有机动车产生的一氧化碳年排放量23.3961万吨,碳氢化物年排放量3.4613万吨,氮氧化物年排放量5.3746万吨与汽车市场蓬勃的发展相比,尾气污染已经成为令人触目惊心的现实。
1汽车尾气中有害物质的污染危害1.1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易燃有毒气体,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的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在燃烧过程中由于空气供给量不足,在缺氧条件下产生了一氧化碳,如空气滤清器滤芯堵塞,阻风门不能完全开启,连接胶管老化凹瘪等,使空气流通过程中阻力增大,进入量减少,燃烧不充分研究表明,人对一氧化碳的承受能力相当高,一个健康的人能短时间承受血液中含量为20% 一一40%的一氧化碳的侵袭但长期吸收一氧化碳对城市居民身体健康是一个潜在威胁它能削弱血红蛋白向人体各组织输送氧的能力,影响神经中枢系统,严重时会使人中毒死亡一氧化碳是大城市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污染物,大中型城市中一氧化碳约80%是汽车尾气排放的1.2碳氢化合物碳氢化合物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微溶于水,慕中包括多种烃类化合物,进入人体后使人产生慢性中毒有些化合物会直接刺激人的眼、鼻、呼吸系统,使其功能减弱机动车排放的碳氢化合物中包含有200多种有机物成分,其中部分被证明是致癌物质汽车尾气的碳氢化合物来自三种排放源对一般汽油发动机来说,约60%的碳氢化合物来自内燃机废气排放20% 一25% 来自曲轴箱的泄漏.其余的15% 一20% 来自燃料系统的蒸发。
甲烷是窒息性气体,其嗅觉阈值是142.8mg,只有高浓度时才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乙烯、丙烯和乙炔则主要是对植物造成伤害,使路边的树木不能正常生长1.3氮氧化物氮氧化物主要包括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高浓度的一氧化氮会引起人体中枢神经的瘫痪和痉挛二氧化氮则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气体,对人的呼吸系统和免疫功能有很大危害氮氧化物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物质氮氧化合物是在内燃机气缸内大部分气体中生成的,氮氧化合物的排放量取决于燃烧温度、时间和空燃比等因素,从燃烧过程看,排放的氮氧化物95% 以上可能是一氧化氮,其余的是二氧化氮人受一氧化氮毒害的事例尚未发现,但二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呼吸道刺激性气体气味阈值约为空气质量的1.5倍,对人体影响甚大由于其在水中溶解度低,不易为上呼吸道吸收而深入下呼吸道和肺部,引发支气管炎、肺水肿等疾病1.4颗粒物碳的聚焦颗粒,包括气溶胶、烟、尘、雾和碳烟等它上面附着苯并芘等致癌物质,并且细微颗粒可直接侵入人体肺脏的最深部,起哮喘、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其中汽车尾气排放的含铅颗粒大部分来自内燃机的废气排放一般汽油的含铅量在0.08% 一0.13%之间,铅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消化系统和肝、肾等器官。
交通噪声危害城市交通的迅速发展也逐渐暴露了交通噪声对环境的破坏问题道路运营期所产生的交通噪声,必然会给周边地区居民工作、生活、学习和休息带来严重干扰,尤其是对噪声敏感的人群影响更为严重2南京市汉中路处于城市中心地带,周围不仅有大量的商业店铺更有大量的居民和学校学生、办公人员等,此处交通流量大,人群也集中,因此,研究道路汽车尾气和交通噪声污染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势在必行对象与方法1对象1.1调查地点:分别选取学校周围两个交通要道作为检测的主要地点,并在校园内设立一处监测点作为对照,分别为:1号汉中路喜来登十字路口;2号汉中路口腔医院十字路口;3号五台校园岁月阁旁1.2调查时间:分别于连续两天监测时间:2011年12月13日、14日下午的14:00和15:00在各个监测点进行检测1.3检测指标及检测仪器: 1.3.1 IP(可吸入尘)——P5L2C微电脑粉尘仪量表 1.3.2 NO2——DDY-1.5电子时控大气采样器、吸收管(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 1.3.3 CO——TY-9500CO分析仪(北京天跃环保科技有公司生产) 1.3.4 噪声——HS5633噪声仪 1.3.5 温度、气压——DYM3型空盒气压表 1.3.6 5分钟单向车流量——计时,人工计数2方法2.1实验方法32.1.1.可吸入颗粒物(IP):a测量前电量检查:按下power键,再按BATT键,表头指针在双红线内表示电量充足。
b灵敏度调整:将选择旋钮指向灵敏度调整(SENSI.ADJ)位置,预热3~5分钟按START/STOP键,使计数器读数对照检验表(S)值(620 CPM),用小改锥插入微调孔槽内轻轻转动调整,使计数器读数与检验表(S)值相差±3 CPM以内即可(时间设定为1分钟)c测量时粉尘测量:调整好灵敏度后,将选择电钮指向测量(MEASURE)位置,同时按下风扇(FAN)键.将时间按钮设定为1分钟按START/STOP键,自动进行1分钟计数2.1.2一氧化碳(CO):按ON/OFF键打开仪器电源,待显示稳定后进行调零用于手指按住传感器的进气口中(约1mm直径)几秒至几十秒后,传感器内的CO全部反应,仪器显示下降到最低,然后逐渐上升记下转折点数值K放开按住传感器手指待仪器稳定(约一分钟后),调整ZERO电位器若K是正值,调整ZERO使仪器显示值减少K,若K是负值,调整ZERO使仪器显示值增大|K|2.1.3噪声:a测量方法测点选择:测量高度约1.2米测量条件:测量一定时间间隔的A声级瞬时值,动态特性取“慢”响应读数方法:每个测点,每隔5秒读一个瞬时A声级,连续读取100个数据b使用方法打开声级计电源(power on),响应选择固定为“S” (slow),测量时开关打向MEAS(measure),显示屏显示瞬间声级值(dB),如按下“Max Hold”,则声级数值固定于测量时间段某最大值,再按此键,则恢复正常测量状态。
c数据处理L10 :表示1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峰值L50 :表示5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平均值L90 :表示9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本底值等效声级 LAeq(dB)=L50+d2/60 (d=L10-L90) 2.1.4.二氧化氮: a实验用仪器:除一般通用化学分析仪器外,还应具备:多孔玻板吸收管、 空气采样器、 分光光度计(7220型) b实验用试剂:所有试剂均用不含硝酸盐的重蒸蒸馏水配制检验方法是要求用该蒸馏水配制的吸收液的吸光度不超过0.005(540nm,10mm比色皿,水为参比) (1)吸收液:称取5.0克对氨基苯磺酸,置于200毫升烧杯中,将50毫升冰醋酸与900毫升水的混合液分数次加入烧杯中,搅拌使其溶解,并迅速转入1000毫升棕色容量瓶中,待对氨基苯磺酸溶解后,加入0.05克盐酸萘乙二胺,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贮于棕色瓶中此为吸收液,4℃以下暗处可保存一月 (2)亚硝酸钠标准贮备液:将粒状亚硝酸钠(优级纯)在干燥器内放置24小时,称取0.1500克溶于水,然后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此溶液每毫升含100微克NO 2- ,贮于棕色瓶中,存放在冰箱里,可稳定一个月。
(3)亚硝酸钠标准水溶液:临用前,吸取5.00毫升亚硝酸纳标准贮备液于100毫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此溶液每毫升含5微克NO 2- c实验步骤 (1)采样:将5毫升采样用的吸收液注入多孔玻板吸收管中吸收管的出气口与大气采样器相连接,以0.5升/分的流量避光采样至吸收液呈浅玫瑰红色为止(采气4~24升)如不变色,应加大采样流量或延长采样时间在采样同时,应检测采样现场的温度和大气压力,并做好记录 (2)标准曲线的绘制:取6支10毫升比色管,按表1所列数据配制标准色列测定二氧化氮时所配制的标准色列管号0123456标准溶液(mL)00.050.100.200.300.500.70吸收原液(mL)4444444水(mL)1.000.950.900.800.700.500.30NO2−含量(μg) 00.250.501.001.502.503.50NO2−浓度(μg/mL)加完试剂后,摇匀,避免阳光直射,放置15分钟,用1厘米比色皿,于波长540纳米处,测定吸光度扣除空白试剂的吸光度以后,对应NO 2- 的浓度ug/mL,绘制标准曲线,并计算各点比值 (3)样品的测定:采样后,将吸收液移入比色皿中,与标准曲线绘制时的条件相同测定空白和样品的吸光度。
2.2统计方法对测量结果使用EXCEL2007建立基础数据库,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多组均值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组使用LSD法进行两两比较,使用卡方检验进行率的比较结果1一般情况:组别车流量(辆)气压(kpa)气温(℃)第一天第二天第一天第二天第一天第二天115814591.5591.712.511.521191283(对照)002.NO2浓度标准曲线:2.1实验原始数据:试管号123456吸光度00.0530.1340.19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