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应用情境教学法.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38295176
  • 上传时间:2024-03-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15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摘要:相比对内在的理解,小学三年级学生普遍对表面现象更感兴趣,所以本时期的教学可多采用情境法,以便学生对所学内容又快又好地理解在当前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情境法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与尝试,从着重探索情景教学内涵的角度,尝试提出几条情景教学中应遵守的条例,同时采用情景教学将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应根据学生情况,采用方法灵活针对性强的上课模式,才能激发学生求知欲,以及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而情境教学最为核心的意义在于能够大幅度提高课堂的效率,激发其参与性,令他们做到主动学习,并相对独立的解决问题除此之外,此种做法也有利于保证大伙的积极性,避免昏昏沉沉的局面出现,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与素质教育相契合的 一、 小学三年级学生的特点 首先,三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相反,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

      所以,语文老师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做出决定其次,从三年级开始,学生进入少年期,此时会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们的性格特征中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外部控制的依赖性逐渐减少,但是内部的自控能力又尚未发展起来,还不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这需要老师、家长的共同努力,促使其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从三年级开始,学习需要拿出真本事三年级课程似乎一下子变得难了,许多事情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解决一、二年级的时候,有的孩子比较聪明,不太认真学习也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然而到了三年级就没有那么简单了,稍有马虎,学习成绩就有可能滑下来三年级时作文的出现也增加了学生语文学习的难度每位家长、学生和老师都很重视如何提升学习成绩的问题 二、小学三年级语文课程特点 对于小学三年级语文而言,主要涵盖了以下功能: (1)提升学生的表述能力,使其在说话处事的过程中逻辑清晰、顺畅无阻,避免沟通障碍的局面发生; (2)获得一定程度的知识积累,这是语文素养的根本究其原因,唯有具有了足够的语文文化的积淀,才不至于在未来的交流中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对于表达能力的提高可谓至关重要。

      在教学中,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累积、认知能力、理解水平往往影响着其对语言含义、语言情感、语言技能的领悟因此,很有必要鼓励各位畅所欲言,使学生在沟通的过程当中获得灵感和升华,体味语文的乐趣其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经典之作,教师在里面诱导学生领悟的主要内容就是它语言环境刻画的优美,语言应用的精准,思想表达的深刻,见解叙述的独到 三、情境教学法及其在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1.情境教学法简介 情境教学法由英国应用语言学家在1930年代到1960年代发展形成,于20世纪中期在西方国家盛行我国则是在70年代末引进该教学法,进而被中国语文教学界熟知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诸如榜样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体操、音乐欣赏、旅游观光等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换言之,情境教学中的特定情境,提供了调动人的原有认知结构的某些线索,经过思维的内部整合作用,人就会顿悟或产生新的认知结构情境所提供的线索起到一种唤醒或启迪智慧的作用比如正处于某种问题情境中的人,会因为某句提醒或碰到某些事物而受到启发,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教学,主要体现在词语,文章及作文教学中,常用的方式有以下几种:直观形象法和客观联系法理解词语;通过展现生活,唤起回忆,对比强化法,音乐渲染法,课件再现法,表演体验法,语言描绘法,质疑问难法,结合热点法,讨论法等方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观察情境,提供源泉进入情境,激发学生动机,拓宽情境,打开思路,范文引路,教给方法来完成作文教学唯有利用其寓教于乐、趣味性高的优点才能充分调动各位的积极性结合课堂科目特点以及学生特点进行课堂情景模式的应用 2.充分融合语文课程特点,创造语文学习意境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用影视方法演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播放一段段悦耳的音乐,将两者和课堂内容有效结合,使学生身临其境,更加生动地领悟到课本中的语言文字 值得一提的是,情境教学不是单纯的某种直观教具的运用,而是要求所运用的直观教学手段如何构成整体情境,其“形”要具有整体性一个情境便是一个整体,它包含着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或要说明的道理教学就是要再现作者的“景语”“情语”,使教学的主体学生深切体会、领悟作者的“景语”和“情语”情境教学正是遵循着“境界”说的写“真景物真感情”的规律,在教学中突出了“形真”(真景物)和“情切”(真感情)的因素,强调了形与情的统一。

      形真”就是把课文所写的真景物形象真切地再现出来,以鲜明生动的形象,强化学生的感知过程,为学生所能接受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叶圣陶语)引导学生感知形象,只有感受亲切,才能入境情境教学很重视儿童形象思维的形成,主张儿童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形象感染是“潜心会本文,披文以人境”(叶圣陶语)的一个重要手段3.发挥学生情感作用,引导学生自发融入语文学习 学生是教学情景发运用的对象,也是在课堂中的主体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说:“学生的兴趣、动机、态度、好奇心以及情感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方面要靠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教师本身的感染、熏陶,是其它任何教学手段都替代不了的认知和情感结合会大大提高认知水平情境教学总是让认知活动伴随着情感发生情境的再现,加上教师语言的调节,使儿童会感到兴奋或难受,随之产生欢乐或悲伤的情感,从而促使儿童进人特定的情境之中所以一旦儿童的认知活动伴随着情感,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会更加丰富多彩,更加主动深刻,于是学生也就会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主动积极地进行语言学习同时,老师所建立的语文教学环境需要学生在各个方面上的接受,特别是在情感上,要想使学生积极的参加课堂情景活动并产生浓烈的兴趣,就要真正从学生的心理方面考虑,使他们在心理上接受该教学方法,这样,老师所建立的教学情景才能拥有深刻的意义并发挥更大的效果。

      四、结论 知识是具有情境性的,知识是活动、背景和文化产品的一部分,知识正是在活动中,在其丰富的情境中,在文化中不断被运用和发展着学习的知识、思考和情境是相互紧密联系的,知与行是相互的——知识是处在情境中并在行为中得到进步与发展的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总结语文教师一定要运用情感教学,调动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积极性,师生情感融为一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大幅度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参考文献: [1]李珊珊.试论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景教学的优化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2008,(1). [2]沈龙明.中小学课堂教学艺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尹祖琴.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教师成长篇[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韦志成.语文教育情境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5]李庆民.李吉林与情境教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6]学与教的心理学.邵端珍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7]马樟根主编.李吉林与情境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8]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