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22.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凯和****啦
  • 文档编号:256709967
  • 上传时间:2022-02-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82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22 一、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是要素禀赋理论的一个重要推论,要素禀赋论的根本观点首先由赫克歇尔提出来的,俄林师承赫克歇尔创立了要素禀赋论,萨缪尔森那么进展了赫—俄理论,提出了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的根本涵义是:随着自由贸易的发生,两国间产品的价格将趋于均等,并将使得两国间要素的价格也趋于均等,即自由贸易不仅会使商品价格均等化,而且会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从而两国的全体工人都能得到同样的工资,全体的土地都能得到同样的土地报酬率,全体的资本都能得到同样的收益率,而不管两国生产要素的供应和禀赋状况有任何差异   依照此理论,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对于像我国这样的进展中国家而言,假设按照要素禀赋理论去安置本国的产业布局,并允许自由贸易,随着贸易的举行,本国的要素报酬将逐步接近兴隆国家的要素报酬水平这就意味着进展中国家的经济水平将逐步接近兴隆国家的经济水平,对于进展中国家来说,依照要素禀赋理论来进展本国的经济理应是一个很好的参照  二、开放以来我国人均工资水平变化及与美国的比较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显著提高,人均工资从1978年的615元到2022年的36539元,增加了近60倍,从图一中也可以看到我国人均工资总体呈上升趋势。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美国劳工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美两国贸易的深化,两国的工资水平差距反而越来越大1970年,美中两国的人均工资水平差为4965美元,1980年为11976美元,2000年,达成34166美元,到2022年那么达成40303美元我国同美国是要素禀赋截然不同的两个国家,按照要素禀赋理论安置产业分工,我国那么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随着贸易的举行,根据要素价格均等呢规划理论,我国同美国的要素价格会趋于一致,事实上,两国的工资水平差距的不断扩大,这说明两国间国际贸易的进展并没有实现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中所说的要素价格趋于均等的处境我们暂且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悖论  三、水平差距拉大的理由及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据统计,我国九年来的进口价格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2022年与1996年相比上升了21.7%,而出口价格指数不断下降,总体下降约23.3%,导致价格贸易条件指数曲线呈现明显的恶化趋势这说明,虽然我国人均工资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与兴隆国家美国的差距在不断加大,贸易条件也不断恶化  理论上讲,要素禀赋并没有考虑到产品的差异和需求的差异,从产、品上看,两个国家生产的商品的特征是不同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小,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密度大,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对劳动密集型商品的提高小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需求的增加。

      从要素价格供应来看,中国的劳动力太丰富了,以至于可以假定我国劳动力供应弹性无穷大,这样不管对劳动力的需求如何大,都不能导致劳动力价格的上升  从政策方面讲,目前我国依旧坚持以出口为导向的外贸政策,贸易政策以激励出口为主,为了扩大出口,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优待政策,如为企业供给优待贷款、贴息、出口补贴、退税等由于出口激励政策很难在地方的层面上得到约束,造成我国出口贸易的非理性增长,但随之而来的是出口价格的持续下降,厂商严重凭借数量扩张而非质量竞争,外贸呈粗放型增长  从企业的角度来讲,企业长期经营劳动密集型产品,随着该类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的下调,企业为了压低本金也会想手段压低劳动力的价格,而劳动力的价格不利于劳动力技能的培养和提高,企业会因此陷入国际市场产品下降,企业为降低本金而压低劳动价格,工人会因此而裁减技能培训的支出长期下去,我国的产业会陷入“李嘉图低水平的陷阱”,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进展  四、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对策和建议  (一)以发挥对比优势为根基,实现产业布局升级  一般意义上,对比优势只是抉择经济进展的必要条件,充分有效地利用地区资源可以为地区经济进展奠定根基但经济进展仅仅凭借对比优势是不够的,对比优势务必通过竞争优势才能得以实现。

      现阶段,中国的要素禀赋状况抉择了其对比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中国应遵从产业演进的客观规律,在进展经济和对外贸易中遵循而不是脱离对比优势的原那么当前要通过资源转换实现产业布局升级,通过产业布局升级,形成一簇处于较高技术层次的主导产业要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培植中国出口产业和产品的动态对比优势,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争取有利地位,巩固抗拒各种外部风险与冲击的才能,逐步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跨越的目标  (二)坚持创新,对传统对比优势产业举行改造,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技术含量  从长远来看,能否最大程度享受参与国际分工所带来的好处,从根本上取决于中国能否尽快提高对外贸易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从而获取国际交换的最正确效益要根据竞争优势理论,坚持技术创新是提高传统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对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举行技术改造,把高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交通运输、水利、电力、煤炭、机械等产业,提高产品技术含量,降低产品本金  (三)抓住机遇,调整出口商品布局,加快高新技术产业进展  要实现中国外经贸进展从主要依靠规模扩张和数量增长向主要依靠质量和效益提高的根本性转变,努力保持对外经济贸易的可持续进展从出口商品布局优化角度,要大力进展机电产品出口,更加是成套设备出口,把该类产品作为优化我国出口商品布局的主攻方向来抓,积极进展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并使其中一片面产品尽快上升为出口的主导产品,保持外贸出口进展后劲。

        (四)政府要转变职能,为企业、产业进展创造一个有利的竞争环境  切实加强政府在进展对外经济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政府理应担当起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职责,为企业供给公允的竞争环境,激励企业竞争和创新,建立和完善企业提高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政策环境,建立较为完善的政策、法律、学识产权养护、出口促进服务体系政府要增加科研投入,加强科技推广,提高劳动力素质,建立信息服务体系,供给市场行情和动态,指导企业生产和出口,作好对外贸易规划同时,政府应积极推行自由贸易,把本国企业推向国际市场,强化企业的竞争意识,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上锤炼企业的竞争力  (五)推动从政策导向型的过度出口向市场主导的适度出口转变  我国对外贸易进展战略和政策理应按照科学进展观的要求和可持续进展的战略,根据国内外经济贸易环境的变化,适当调整用一种“市场主导,适度出口”追求贸易平衡和合理适度调理的外贸政策和外贸战略来调控进出口数额政府的外贸政策调整力度应适当,不使市场机制失效  — 6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