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燃烧与爆炸》课程教学大纲.docx
6页《燃烧与爆炸》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Burning and exp I os i on课程编号:133991690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课学 分:3学 时:48 (其中:讲课学时:40实验学时:8上机学时:0 )适用专业:平安工程开课部门:环资学院一、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平安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也是培养平安工程人才的一门必修 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燃烧爆炸知识,包括可燃气体、可 燃液体、易燃固体等物质的危险特性、平安技术措施;燃烧、爆炸的基本理论、 计算;学会粉尘爆炸参数的测试方法,为防火与防爆平安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 础其目的是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提升 学生的专业基本知识与技能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前修课程:物理化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后续课程:平安工程与危险性评价、平安管理学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理论学时局部第1单元绪论(2学时) [知识点]燃烧与爆炸课程的研究内容;燃烧和爆炸的概念、分类;火灾和爆炸事故特点;防火措施;燃烧和爆炸学说的理论[重 点]燃烧与爆炸的联系和区别、连锁反响理论、各类火灾的灭火措施。
[难 点]燃烧理论[基本要求]1、识1、识记:燃烧、爆炸、物理爆炸、化学爆炸的基本概念、燃烧三要素;2、领 会:几种燃烧和爆炸学说的基本理论;3、简单应用:分析某一火灾事故中的燃烧三要素;4、综合运用:初步分析某一火灾事故的原因并结合燃烧三要素提出防火措 施第2单元 燃烧与爆炸的化学基础(4学时)[知识点]燃烧反响速度理论及其影响因素、燃烧空气量的计算'燃烧产物的组成、 产物量及烟气量的计算、燃烧热的计算、燃烧温度的计算[重 点]燃烧产物的组成' 毒害作用及相关计算[难 点]燃烧反响速度理论'燃烧计算[基本要求]1、识 记:燃烧反响速率及表示方法、理论空气量、燃烧热、燃烧温度 的概念;2、领 会:燃烧反响速度理论;3、简单应用:燃烧需要的空气量及产物组分的计算;4、综合运用:分析可燃物性质、 温度等因素对某事故的燃烧反响速度的影 响第3单元 燃烧与爆炸的物理基础(4学时)[知识点]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的概念及基本定律' 三种物质的传递方式[重 点]傅立叶导热定律'燃烧引起的浮力运动[难 点]对流换热过程的边界层分析求解、斯蒂芬流[基本要求]1、识 记:热传导、稳态导热' 非稳态导热、 热对流、热辐射、烟囱效 应的概念;2、领 会:热量传递方式' 物质传递方式;3、简单应用:导热量, 热流密度的计算;4、综合运用:分析高层建筑火灾过程中的“烟囱现象”的形成过程及其危 害。
第4单元 可燃气体的燃烧与爆炸(6学时)[知识点]爆震波、缓燃波、层流火焰传播理论、影响火焰速度的因素、湍流燃烧、扩散燃烧、可燃气体的爆炸、爆炸极限理论及计算、气体爆炸的预防措施、瓦斯 的燃烧(爆炸)过程[重 点]可燃性气体燃烧的理论氧含量与理论混合比;可燃性气体的燃烧和爆炸界 限;爆炸性混合气体发生爆炸的原因;可燃性气体的爆炸极限及其计算;气体爆 炸的预防措施[难 点]湍流预混火焰的传播[基本要求]1、识记:可燃气体、预混火焰、爆震、缓燃、火焰前沿、理论混合比的概念;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的含义和表征方法;缝隙原理、瓦斯爆炸的本质、气 体爆炸的预防措施;2、领 会:爆炸极限理论及计算方法、甲烷的链式反响机理;3、简单应用:多成分系列混合气体爆炸范围图的读取方法;4、综合运用:可燃气体爆炸极限计算方法第5单元 可燃液体的燃烧与爆炸(8学时)[知识点]可燃液体的定义及燃烧特点;闪燃;液态可燃物的火灾蔓延;油罐火灾; 液体的燃烧速度' 闪点' 爆炸极限及相应计算;评价液体燃爆危险性的主要技术 参数[重 点]闪燃与爆炸极限计算、闪点及其意义、评价可燃液体火灾爆炸危险性的主要技术参数[难 点]布里诺夫公式、沸溢和喷溅。
[基本要求]1、识记:可燃液体、易燃液体、闪点、燃点的概念、评价液体燃爆危险性的主要技术参数、可燃液体爆炸极限概念及表示方法;2、领2、领会:闪点与燃点的区别、爆炸温度极限的影响因素3、简单应用:闪点、爆炸极限的计算;4、综合运用:如何运用饱和蒸汽压公式或爆炸极限公式判断液体爆炸危险性第6单元 可燃固体的燃烧与爆炸(8学时) [知识点]可燃固体的定义及燃烧形式;固体着火燃烧理论;木材、煤、粉尘等几类 典型固体的燃烧与爆炸;固体物质阴燃;评价固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技术参数 [重 点]阴燃向有焰燃烧的转变、粉尘爆炸的条件[难 点]固体着火燃烧理论、阴燃的传播过程[基本要求]1、识 记:可燃固体、易燃固体、 粉尘、粉尘层、粉尘云的概念、阴燃 及其特点、阴燃向有焰燃烧的转变条件、粉尘爆炸的条件与过程、粉尘爆炸极限、粉尘爆炸的预防和控制、评价固体可燃性的参数;2、领会:固体着火燃烧理论、粉尘爆炸过程及其影响因素;3、简单应用:引燃时间的计算;4、综合运用:运用固体着火燃烧理论说明具体的固体火灾爆炸事故过程第7单元炸药爆炸(6学时) [知识点]凝聚炸药的爆炸特点及其分类;炸药化学变化的基本形式及其转化;炸药的 起爆机理;炸药的敏感度及其影响因素;炸药的爆轰理论;炸药的爆炸参数;炸 药的爆炸性能;爆炸空气冲击波;殉爆;炸药的平安。
[重 点]炸药化学变化的基本形式、炸药的爆炸性能、殉爆、氧平衡率[难 点]炸药的爆轰理论、爆炸空气冲击波的相关理论及计算[基本要求]1、识 记:炸药化学变化的基本形式;炸药敏感度及意义;爆热、爆温、 爆压、威力、爆力' 爆速' 猛度、殉爆的概念;炸药的氧平衡及其意义;炸药爆 炸对周围介质产生的破坏作用形式;空气冲击波的环流现象;土围墙的作用;2、领 会:炸药的起爆机理'炸药的爆炸性能,空气冲击波的传播;3、简单应用:氧平衡率计算;4、综合运用:冲击波设防平安距离的计算[学时分配]知识单元知识单元理论学时第1单元绪论2第2单元 燃烧与爆炸的化学基础4第3单元燃烧与爆炸的物理基础4第4单元可燃气体的燃烧与爆炸6第5单元可燃液体的燃烧与爆炸8第6单元 可燃固体的燃烧与爆炸8第7单元炸药爆炸6复习2合计40(-)实验学时局部[实验教学环节作用及目的]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瓦斯爆炸、粉尘燃烧与爆炸等相关知 识,培养学生测试着火温度、爆炸极限的基本技能和对现象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 特开设如下实验[实验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能力标准]1'实验中掌握仪器设备的操作,记录实验数据;2、实验后的处理,包括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数据的处理;3、撰写实睑报告。
[实验工程、内容、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1、必开实验序号实验工程实验内容学时实验类型(演示、验证、综 合、设计研究)组数每组学生 人数1粉尘云最低温 度测试熟悉试验仪 粉尘云最低 着火温度2会口6152粉尘层最低着 火温度测试熟悉试验仪 粉尘层最低 着火温度2七r 口6153瓦斯爆炸观察瓦斯爆 炸过程2七R 口6154粉尘爆炸实验观察粉尘爆 炸过程22a 马 7F 1=16152、选开实验序号实验工程实验内容学时实验类型组数每组学生(演示、验证、综 合、设计研究)人数3、主要仪器设备高德伯尔特-格润瓦尔德(Godbert-Greenwald)炉' 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测 试装置' 空气压缩机、Hartmann管式粉尘爆炸实验仪' 电子秤等U!、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属于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方法应以课堂讲授为主,实验教学为辅对于局部难点问题,可以适当安排课堂讨论和课下思考和作业题;教学手段采用 PowerPoint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一定量板书,使教学过程更生动高效五、考核要求、方式与成绩评定考核要求:考试内容为教材中重要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考核形式:考试成绩评定:按照考试模式改革实施方案评定成绩,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 50%,课程实验及仪器操作考核占15%,课后作业占10%,平时上课提问占5%, 专题论文20%o六、选用教材、讲义和主要参考书选用教材:《燃烧与爆炸学》,张英华等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年5月。
主要参考书:《平安工程燃烧爆炸理论与技术》,崔克清主编,中国计量出版社,2005年11月《燃烧理论》,谢兴华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防火防爆》,张培红主编,东北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七、大纲说明教学中鼓励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授课,作业内容由授课教师根据上课所讲内容布置,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八、审核意见课程负责人签字: 教研室主任签字: 执行日期:专业负责人签字: 分管院长签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