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蒲圻4锅炉水压试验方案20221205.docx
11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蒲圻4锅炉水压试验方案20221205 目 录 1. 编制依据 1 2. 适用范围 1 3. 概述 1 4. 施工打定 3 5. 施工方案 10 6. 安好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措施 14 7. 《工程创办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片面)(2022年版) 16 8. 技术记录 17 9. 附录 17 10. 附表 29 湖北省电力创办其次工程公司热机公司岳阳工地 锅炉专业锅炉水压试验作业指导书 1 编制依据 1.1 上海锅炉厂供给的SG-3103/27.46-M536型1000MW超超临界锅炉设备图纸和相关技术文件资料 1.2 《特种设备安好监察条例》国务院第549号令 1.3 《锅炉压力容器安好技术监察规程》质监局颁发(1999)154号 1.4 《压力容器安好技术监察规程》(劳动人事部)劳锅字(1990)8号 1.5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安好监察规定》电安生[1994]257号 1.6 《电站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647-2022) 1.7 《蒸汽锅炉安好技术监察规程》劳动人事部发(96)276号 1.8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电力工业部 DL612-1996) 1.9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安好性能检验大纲》 1.10 《电力创办施工及验收技术模范》(锅炉篇(DL/T5047-95)、管道篇(DL 5031-94)、 焊接篇(DL/T869-2022)、化学篇(DL/T5109.4-2022)) 1.11 《电力创办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锅炉篇DL/T5210.2-2022、管道篇 DL/T5210.5-2022、焊接篇DL/T5210.7-2022)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电力创办安好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片面)(DL5009.1-2022) 《电力创办安好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2022版) 《湖北电建二公司管理体系手册及程序文件PDF版(2022年修订)》 《电力根本创办热力设备化学监视导那么》(DL/T889-2022) 《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视导那么》(DL/T246-2022)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视规程》(DL438-2022) 《工程创办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片面)(2022年版) 《锅炉水压试验前质量监视检查典型大纲》([2022]57号) 蒲圻电厂二期工程21000MW机组#4机组施工组织总设计 蒲圻电厂二期工程21000MW机组#4锅炉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2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蒲圻电厂二期工程21000MW机组#4锅炉本体受热面及其附属管道、阀门的整体水压试验。
3 概述 炉厂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制造的本工程2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锅炉为1000MW超超临界参数、直流炉、双切圆燃烧方式、固态排渣、单炉膛、一次再热、平衡通风、露天布置、全钢构架、全悬吊布局,Π 型锅炉本工程锅炉设计的特点如下: 1)采用螺旋管圈水冷壁设计; 2)采用较大的炉膛断面和容积,较低的炉膛断面热负荷和炉膛出口烟气温度; 3)采用单炉膛双切圆的燃烧方式; . 单炉膛双切圆的布置方式,对单个切圆而言相当于锅炉容量减小一半,可使炉膛出口烟温偏差有所下降同时留存了单切圆燃烧的全体优点,如高燃烧效率;低NOx 排放;烟气的尖峰热流及平均温度较低等; . 整个炉膛作为二个大燃烧器组织燃烧,简化了每个燃烧器的风量和粉量的操纵; . 采用双切圆燃烧方式可获得平匀的炉内空气动力场和热负荷调配,降低炉膛出口烟气温度和水冷壁出口工质温度偏差 4)采用低NOx 同轴燃烧系统; 低NOx 同轴燃烧系统是一种经过考验的成熟技术,迄今在全球范围内已有超过200 台的新建和改造锅炉的告成运行业绩,总的装机容量大于62,000MW,低NOx 同轴燃烧系统在降低NOx 排放的同时,着重考虑提高锅炉不投油低负荷稳燃才能和燃烧效率,另外低NOx 同轴燃烧系统在防止炉内结渣、高温腐蚀和降低炉膛出口烟温偏差等方面,同样具有独特的效果。
5)采用带有再循环泵的启动系统,能有效回收启动阶段的工质和热量,并增加了运行的生动性; 6)过热器蒸汽温度采用煤水比加三级喷水调理,再热器蒸汽温度采用以烟气挡板调理为主,辅佐燃烧器摇摆和过量空气系数调理,低温再热器出口连接纳道上设置微量喷水; 7)过热器、再热器受热面材料选取留有大的裕度; 为了降低超超临界锅炉因过热器和再热器出口汽温的提高所导致的高温段管子烟气侧高温腐蚀和管内高温氧化,采用大量的高档次奥氏体钢管 锅炉总体简介: 炉膛宽度34290mm,炉膛深度14325.6mm,水冷壁下集箱标高为7500mm,炉顶管中心标高为75860mm,大板梁底标高84960mm 炉膛由膜式壁组成炉底冷灰斗角度为55o,从炉膛冷灰斗进口(标高7500mm)到标高52948mm 处炉膛四周采用螺旋管圈,管子规格为Φ38mm,节距为54mm,倾角为20.7524 o 混合集箱 水平烟道深度为7010mm,由后烟井延迟片面组成,其中布置有末级再热器 后烟井总深度为12880mm,分成前后两个分隔烟道,前烟道深度为6560mm,布置有低温再热器和省煤器,后烟道深度为6320mm,布置有低温过热器和省煤器。
在前后烟道中省煤器下部布置调温挡板,用于调理再热器汽温 炉膛上部布置有12 片分隔屏过热器和55 片后屏过热器分隔屏过热器和后屏过热器沿深度方向采用蒸汽冷却定位管固定,蒸汽冷却定位管从分隔屏过热器进口集箱引出,进入分隔屏过热器出口集箱后屏过热器、末级过热器和末级再热器沿炉膛宽度方向采用流体冷却定位管固定,流体冷却定位管(共6根,Φ51)从后烟井延迟侧墙进口集箱引出,进入后屏过热器出口集箱 锅炉燃烧系统按配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设计48 只直流式燃烧器分6 层布置于炉膛下部,煤粉和空气从二个面四个角送入,在炉膛中呈双切圆方式燃烧最上排燃烧器喷口中心标高为34362mm,距分隔屏底部距离为24498mm最下排燃烧器喷口中心标高为23275mm,至冷灰斗转角距离为6120mm在主燃烧器和炉膛出口之间标高44641mm 处布置有1 组SOFA 燃烧器喷嘴(距上排燃烧器喷口中心约10279mm) 过热器汽温通过煤水比调理和三级喷水来操纵,第一级喷水布置在低温过热器出口管道上,其次级喷水布置在分隔屏过热器出口管道上,第三级喷水布置在后屏过热器出口管道上,过热器喷水取自省煤器进口管道。
再热器汽温采用尾部挡板调理,燃烧器摇摆仅作为辅佐调理手段,另外低温再热器出口管道上设置微量喷水,微量喷水取自给水泵中间抽头 锅炉本体设有两个膨胀中心,分别在水冷壁后墙前后各914mm 的位置运行时炉膛片面以第一个膨胀中心为原点举行膨胀,水平烟道及后烟井以其次个膨胀中心为原点举行膨胀 锅炉一次汽系统采用40%高压旁路+40%低压旁路配置,过热器系统在分开器出口设8 只安好阀、过热器出口设4 只安好阀和4 只带操纵功能的PCV 阀,再热器进、出口各设有4 只安好阀 锅炉启动系统采用带再循环泵的内置式启动系统锅炉炉前沿宽度方向垂直布置4 只外径为Φ711mm 的汽水分开器,其进出口分别与水冷壁和炉顶过热器相连接每个分开器筒身上方切向布置2 根出口管接头、将蒸汽引至炉顶过热器,每个分开器筒身中部切向布置6 根进口管接头引入来至于水冷系统的介质,分开器筒身下方设有一个內径为Φ356mm 疏水管接头二个分开器疏水通过管道引至储水箱,当机组启动,锅炉负荷低于最低直流负荷30%BMCR 时,蒸发受热面出口的介质流经分开器举行汽水分开,蒸汽通过分开器上部管接头进入炉顶 合至一个连接球体,连接球体下方1 根外径为Φ559mm 疏水管道引至一个三通,一路疏水通过布置在炉前下部6930mm 处的启动循环泵被送至省煤器进口,另一路接至大气式扩容器中。
在锅炉启动早期水质不合格及汽水膨胀阶段排水到扩容器中,汽化的蒸汽通过排汽管道通向炉顶上方排入大气;凝聚水那么进入集水箱,并由凝聚水泵将合格的疏水送往冷凝器或水处理系统大气式扩容器和集水箱布置在K3、K4 柱之间的钢架副跨中,支座标高分别为14m 和7m 凝聚水泵布置在集水箱下部 在启动系统管道上设有锅炉启动循环泵系统及大气扩容式系统,在启动初期水质不合格以及为了防止启动初期汽水膨胀阶段分开器水位过高,饱和水进入过热器的发生,通过在扩容器进口设置的两个高水位调理阀(HWL),将分开器中大量的疏水排入大气式扩容器为保持启动系统处于热备用状态,启动系统还设有暖管管路,暖管水源取自省煤器出口,经启动系统管道、阀门后进入过热器Ⅰ级减温水管道,再随喷水进入过热器Ⅰ级减温器暖管系统在启动终止后约70%负荷投入运行 3.2 锅炉主要设计参数 过热蒸汽流量: 3103t/h 过热器出口蒸汽压力: 27.46MPa 末级过热器出口集箱设计压力: 28.89MPa 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 605 ℃ 再热蒸汽流量: 2590t/h 再热器进口蒸汽压力: 6.06MPa 再热器出口蒸汽压力: 5.86MPa 再热器进口蒸汽温度: 376℃ 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 603℃ 低温再热器进口集箱(R-02) 设计压力:6.79MPa 省煤器进口集箱(E-5)设计压力: 33.06MPa 省煤器进口给水温度: 299℃ a) 一次汽系统: 给水管道流量计处水压临时阀门(借用主给水操作台阀门V-101)→给水管道→省煤器连接纳道→水冷壁下集箱→螺旋段水冷壁→水冷壁过渡连接纳→水冷壁中间集箱→水冷壁过分隔屏过热器→分隔屏出口集箱→过热器II 级喷水减温器及连接纳道→后屏过热器进口集箱→后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出口集箱→过热器III 级喷水减温器及连接纳道→末级过热器进口集箱→末级过热器→末过出口集箱→主蒸汽管道(锅炉厂供)→主蒸汽管道水压试验临时堵板(锅炉厂供) b) 二次汽系统: 低温再热汽进口管道水压试验临时堵板(锅炉厂供)→低温再热汽进口管道(锅炉厂供)→低温再热器进口集箱→低温再热器→低温再热器出口集箱→再热器微量喷水减温器及连接纳道→末级再热器进口集箱→末级再热器(冷段和热段)→末级再热器出口集箱→末级再热器出口管道(锅炉厂供)→末级再热器出口管道水压试验临时堵板(锅炉厂供) 3.4水压试验的目的 为了检验锅炉承压部件的安装质量,确保投产后锅炉安好、稳当、经济运行,根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