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圆的周长练习课教学设计杜燕燕.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539411333
  • 上传时间:2024-02-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5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六年级圆的周长练习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65-66页练习十五2-10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周长、直径、半径之间的关系,能熟练运用圆周长公式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难点】: 重点:理解周长、直径、半径之间的关系,能熟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难点:提高综合应用圆周长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情境引入 回顾再现 出示情景图:工人师傅给一个半径为2.5分米的木桶用粗铁丝打一道铁箍 至少需要多长的粗铁丝 ?(接头处不计)师:要求至少需要多长的粗铁丝 ,实际就是求什么? 生:实际就是求圆的周长 师:怎样求圆的周长? 生:C=∏d,C=2∏r 师:要计算圆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生:圆的直径或半径 师:谁来口答这道题? 生:根据C=2∏r 2×3.14×2.5=15.7(分米) 师:前面我们会用圆周长公式直接求圆的周长,今天我们就利用圆周长公式来做一个综合练习。

      板书课题:圆的周长的练习课) (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从现实生活引入课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回忆相关的知识,为后面的问题解决奠定基础) 二、分层练习 强化提高 师:同桌讨论一下,我们根据C=∏d,C=2∏r,如果已知C,怎样求d或r? 师:咱找个同学汇报一下你们同桌讨论的结果,好吗? 生:我们同桌讨论的结果是根据C=∏d,C=2∏r, 如果已知C,d=C÷∏,r=C÷∏÷2 师:真好,现在我们不仅已知直径d或半径r会求C,还会逆向思考,已知周长C会求直径d或半径r了老师这里有一些题,看谁说的又对有好 1、基本练习: (1)C=62.8m r=? m C=21.98cm,d=?cm (2)求C (3)P65第2题 师:谁愿意来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做的?说时先说一说已知什么求什么?用了哪个公式?再说一说怎么算的?  生: (1)是已知周长求半径,根据r=C÷∏÷2,62.8÷3.14÷2=10(m)是已知周长求直径,根据d=C÷∏,21.98÷3.14=7(cm) 生: (2)是已知半径求周长,根据C=2∏r, 2×3.14×3=18.84(cm) 是已知直径求周长,根据C=∏d,3.14×4=12.56(cm) 生:(3)2题是已知周长求直径‘根据d=C÷∏, 3.77÷3.14≈1.2(m) 师:根据刚才同学的发言,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师:和这个同学做的有不一样的吗?   (设计意图:基本练习是应用的最低目标,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能独立完成的,因此设计要顾及现实性,要顾及全班每一个孩子,要让他们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承转:看来大家对直接利用公式进行计算掌握的不错来点有难度的,还行吗?  2、变式练习 (1)、数学门诊:(口答) a.自行车车轮转动一周,所走的路程正好等于车轮的周长 ) b.大圆与小圆半径的比是2:1,那么它们的周长比也是2:1 ) c.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14倍   ( ) d.大圆的圆周率比小圆的要大些 ) e.圆的周长越长,圆周率就越大 ( ) f.半圆形的周长就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    (    ) (通过对生活实例和数学知识作出有效的判断,有利于排出知识间的干扰,促进正迁移的实现,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维既有发散性,又有集中性 (2)分组讨论:说说每道题是怎么想的 P65第3-5题 汇报交流:(组长汇报) 第3题,可以先算出车轮的周长,再算出每分钟行的距离,进而算出从家到学校约要行多少分钟 第4题,30分钟、45分钟分别是60分钟的几分之几,就表示针尖所走的路程是一周的几分之几 第5题,在计算要装多少根木桩时,在一个封闭的圆上分段,分隔点的数目与分成的段数是相等的 (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就是使学生的学习建立在积极、自信、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使学习的更多过程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学生获得知识才具有价值、才会使学生终身受用。

        承转:下面的练习有一定的挑战性,有没有信心再次完成挑战?  3、提高练习: 第一实验小学的操场如下图,两端是半圆形,中间是一个正方形小明沿着操场跑一圈,他跑了多少米? (拓展题的设计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有利于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 自主检测 完善评价 P66第6-9题 师:把这些题目完成在练习纸上后交给老师,看哪些同学已很好的掌握. 四、归纳小结 课外延伸 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拓展练习:P66第10题 师:这道题同学们课下去探讨,下一节课时告诉老师答案好吗?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的练习课 C=∏d, C=2∏r, d=C÷∏, r=C÷∏÷2 62.8÷3.14÷2=10(m) 21.98÷3.14=7(cm)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