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 第12章 证明(培优篇)提优专练(含答案).docx
17页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 第12章 证明(培优篇)提优专练(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是命题的是( )A.作两条相交直线 B.∠和∠相等吗?C.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D.若a2=4,求a的值2.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若,则 B.若,则C.若,则 D.若,则3.利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在中,若,则”时,应假设 A.若,则 B.若,则C.若,则 D.若,则4.下列命题中,逆命题是真命题的有( )(1)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3)相等的角是内错角; (4)有一个角是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A.1个 B.2个 C.3个 D.4个5.下列命题:①若,则;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对顶角相等.它们的逆命题一定成立的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6.下列各数中可以用来证明命题“若,则”是假命题的反例是( )A. B. C. D. 7.甲、乙、丙3人用擂台赛形式进行训练,每局2人进行单打比赛,另1人当裁判,每一局的输方当下一局的裁判,由原来的裁判向胜者挑战.半天训练结束时,发现甲共打了12局,乙共打了21局,而丙共当裁判8局.那么,整个比赛的第10局的输方( )A.必是甲 B.必是乙 C.必是丙 D.不能确定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是假命题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是真命题C.命题“三个内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的条件是“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D.“若,则”是假命题的反例可以是9.现有下列命题:①若,则;②若,则;③若,则,其中真命题有( )个.A.3 B.2 C.1 D.010.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对一个真命题进行证明,下面是小云给出的证明过程:证明:如图,∵,∴∠1=90°.∵,∴∠2=90°,∴∠1=∠2,∴.已知该证明过程是正确的,则证明的真命题是( )A.在同一平面内,若,且,则B.在同一平面内,若,且,则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1.写出命题“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逆命题__________.12.将命题“等角的补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可写成________________,该命题是_________(填“真命题”或“假命题”).13.对于下列命题:①若a>b,则a2>b2;②在锐角三角形中,任意两个内角和一定大于第三个内角;③无论x取什么值,代数式x2-2x+2的值都不小于1;④在同一平面内,有两两相交的3条直线,这些相交直线构成的所有角中,至少有一个角小于61°.其中,真命题的是_____.(填所有真命题的序号)14.金乡县某中学七年级共有四个班,每班各选5名同学组成一个代表队,这四支代表队(分别用A,B,C,D表示)进行数学知识应用竞赛,前三名将参加金乡县数学知识竞赛,甲,乙,丙三位同学预测的结果分别为:甲:C得亚军;D得季军;乙:D得冠军;A得亚军;丙:C得冠军;B得亚军.已知每人的预测都是半句正确,半句错误,则冠,亚,季,殿军分别为______.15.小明在解答“已知ABC中,AB=AC,求证∠B<90°”这道题时,写出了下面用反证法证明这个命题过程中的四个推理步骤:(1)所以∠B+∠C+∠A>180°,这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相矛盾.(2)所以∠B<90°.(3)假设∠B≥90°.(4)那么,由AB=AC,得∠B=∠C≥90°,即∠B+∠C≥90°,即∠B+∠C≥180°.请你写出这四个步骤正确的顺序______.16.甲、乙、丙三人进行羽毛球比赛赛前训练,每局两人进行比赛,第三个人做裁判,每一局都要分出胜负,胜方和原来的裁判进行新一局的比赛,输方转做裁判,依次进行.半天训练结束时,发现甲共当裁判9局,乙、丙分别进行了14局、12局比赛,在这半天的训练中,甲、乙、丙三人共进行了_______局比赛,其中最后一局比赛的裁判是_______.17.某学校举办科技节活动,有甲、乙、丙、丁四个团队参加“智能机器人“项目比赛,该项目只设置一个一等奖,在评奖揭晓前,小张、小王、小李、小赵四位同学对这四个参赛团队获奖结果预测如下:小张说:“甲或乙团队获得一等奖”;小王说:“丁团队获得一等奖”;小李说:“乙、丙两个团队均未获得一等奖”;小赵说:“甲团队获得一等奖”.若这四位同学只有两位预测结果是对的,则获得一等奖的团队是_____.18.用一个整数的值说明命题“代数式的值一定大于代数式的值.”是错误的,这个整数的值可以是______.(写出一个即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8分)19.(8分)如图,现有以下三个条件:①,②,③.请你以其中两个作为题设,另一个作为结论组成一个真命题,写出这个真命题(写一个即可),并给予证明.20.(8分)如图,点在上,直线交于点.请从①,②平分,③中任选两个作为条件,余下一个作为结论,构造一个真命题,并求证.已知:______,求证:______.(只须填写序号)证明:21.(10分)如图,从①,②,③,三个条件中选出两个作为题设,另一个作为结论可以组成3个命题.从中选择一个真命题,写出已知求证,并证明.如图,已知________.求证:________.(填“①”,“②”,“③”)证明:22.(10分)如图,已知直线,给出下列信息:①;②平分;③.(1)请在上述3条信息中选择其中两条作为条件,其余的一条信息作为结论组成一个真命题,你选择的条件是 ,结论是 (只要填写序号),并说明理由.(2)在(1)的条件下,若比的倍少度,求的度数.23.(10分)如图,Rt△ABC中,∠ACB=90°,D、E分别在边AB、AC上,给出下列信息:①BE平分∠ABC;②CD⊥AB;③∠CFE=∠CEF.(1)请在上述3条信息中选择其中两条作为条件,其余的一条信息作为结论组成一个命题.在保证命题正确的情况下,你选择的条件是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只要填写序号).(2)请证明(1)中你组成的命题的正确性.24.(12分)【证明】如图,已知∠A=∠C,若ABCD,则BCAD.请补全证明过程.(1)证明:∵ABCD(已知),∴∠ABE=∠C( ).∵∠A=∠C(已知),∴∠ABE= (等量代换),∴BCAD( ).(2)【延伸】若前提“∠A=∠C”不变,将题设“ABCD”与结论“BCAD”调换,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真命题,写出证明过程;如果是假命题,举出反例;(3)【拓展】如图,已知有三个条件①∠A=∠C;②ABCD;③BCAD,三个条件中,选出两个作为已知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组成一个命题,能组成多少个真命题?参考答案1.C【分析】根据命题的定义对各选项进行判断.解:A.“作两条相交直线”为描叙性语言,它不是命题,所以A选项错误;B.“∠和∠相等吗?”为疑问句,它不是命题,所以B选项错误;C.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它是命题,所以C选项正确;D.“若a2=4,求a的值”为描叙性语言,它不是命题,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C.【点拨】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许多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一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形式. 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用推理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2.A【分析】根据有理数的乘法、乘方的运算法则以及绝对值的意义,逐项判断命题真假即可.解:选项A.若,则,命题正确,符合题意;选项B.若,则,命题错误,不符合题意;选项C.若,则或或,命题错误,不符合题意;选项D.若,则,命题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命题的真假判断,正确的命题是真命题,错误的命题是假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关键是要熟悉课本中的性质、法则和定理.3.C【分析】反证法的步骤中,第一步是假设结论不成立,反面成立,据此进行解答.解: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在中,若,则”时,应假设若,则,故选.【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反证法,解此题关键要懂得反证法的意义及步骤.在假设结论不成立时要注意考虑结论的反面所有可能的情况,如果只有一种,那么否定一种就可以了,如果有多种情况,则必须一一否定.4.C【分析】写出原命题的逆命题再判断真假即可.解:(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真命题;(2)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直线,真命题;(3)内错角相等,假命题;(4)等边三角形是有一个角是的等腰三角形,真命题;故符合题意的有3个,故选:C.【点拨】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写出原命题的逆命题.5.B【分析】把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互换就得到它的逆命题,再根据性质定理进行判断,即可得出答案.解:①若x=y,则|x|=|yt|的逆命题是如果|x|=|y|,则x=y,错误;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逆命题是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正确;③对顶角相等的逆命题是相等的角是对顶角,错误.故选B.【点拨】本题考查了互逆命题的知识,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又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6.B【分析】根据选取的a的值符合题设,但不满足结论即可作为反例,由此即可解答.解:当时,不符合,故不可判定命题“若,则”是假命题,A不符合题意;当时,,但,即可判定命题“若,则”是假命题,B符合题意;当时,, ,即不可判定命题“若,则”是假命题,C不符合题意;当时,, ,即不可判定命题“若,则”是假命题,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拨】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要说明一个命题的正确性,一般需要推理、论证,而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掌握反例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7.A【分析】根据丙共当裁判8局,因此,甲乙打了8局;甲共打了12局,因此,丙甲共打了4局,利用乙共打了21局,因此,乙丙打了13局.因此,共打了25局,那么,甲当裁判13局,乙当裁判4局,丙当裁判8局,由于实行擂台赛形式,因此,每局都必须换裁判;即,某人不可能连续做裁判.因此,甲做裁判的局次只能是:1、3、5、…、23、25;由于第11局只能是甲做裁判,显然,第10局的输方,只能是甲,据此即可判定.解:根据题意,知丙共当裁判8局,所以甲乙之间共有8局比赛,又甲共打了12局,乙共打了21局,所以甲和丙打了4局,乙和丙打了13局,三个人之间总共打了(8+4+13)=25局,考查甲,总共打了12局,当了13次裁判,所以他输了12次.所以当n是偶数时,第n局比赛的输方为甲,从而整个比赛的第10局的输方必是甲.故选:A.【点拨】此题主要考查了推理论证,要首先能够判断出比赛的总场数以及三人各自当裁判的次数,然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