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化学离子共存专题训练.pdf
8页高考化学离子共存专题训练一、离子共存知识梳理:(一)判断原理:物质与物质之间若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常见为酸碱盐的反应)或者络合反应都不能共存二)常见酸和酸根:首先了解高中阶段常见强酸:HCl、HNO3、H2SO4、HBr、HI、HClO4、HIO3其他的大多为弱酸, 要特别注意有机酸和酚类大多为弱酸,例如甲酸,乙酸,草酸等多元弱酸的酸式盐所对应的阴离子如 HCO3-、HSO3-、H2PO4-、HPO42-等这些离子都是与氢离子反应成酸,与碱反应成正盐弱酸的酸根:即弱酸的阴离子或对应正盐阴离子如:CO32-、SO32-、PO43-、CH3COO-等都容易与氢离子反应三)氧化还原常见氧化剂强弱顺序 :F2Cl2Br2Fe3+I2SO2S 高锰酸钾溶液的酸性越强, 氧化性越强常见还原性强弱顺序 :S2-SO3(2-)I-Fe2+Br-Cl-F-常见的氧化剂有 :活泼的金属单质,如X2(卤素) 、O2、O3、S 等高价金属阳离子,如Cu2 +,Fe3+等或 H+高价过较高价含氧化合物, 如 MnO2、 KMnO4、 K2Cr2O7、 HNO3、 H2SO4(浓) 、 KClO3、HClO 等 4 过氧化物,如 Na2O2、H2O2等常见的还原剂有活泼或较活泼的的金属,如K,Na,Mg,Al,Zn,Fe 等低价金属阳离子,如Fe3+,Sn2+等非金属阳离子,如Cl-,B-,I-,S2-等某些非金属单质,如H2,C,Si 在含可变化合价的化合物中,具有中间价态元素的物质(单质或化合物)即可作氧化剂,又可做还原剂,例如Cl2,H2O2,Fe2+,H2SO3等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四)水解能水解的离子 :弱酸根离子和不活泼金属的阳离子2.常见双水解反应:Al2+(CO32- HCO3- S2- HS- SO32- SiO32- AlO2- ClO4-) Fe3+(CO32- HCO3-AlO2- SiO32- ClO-) Cu2+(CO32- HCO3 AlO2- SiO32- ) Al3+ Fe3+ Fe2+ CO32- HCO3- (四)常见络合反应FeCl3+3KSCN= Fe(SCN)3血红色+3KCl Fe(SCN)3也作为判断三价铁离子存在的标志AgNO3+3NH3 H2O=Ag(NH3)2OH+NH4NO3+2H2O 二、离子共存判断依据 : 1、所有的弱酸根离子和OH-都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存在(如CO32-、SO32-、)2、 所有的与 OH-生成沉淀的金属离子和H+都不在碱性溶液中共存 (NH4+、 Ca2、 Mg2+、AL3+ 、 Mn2+ 、Zn2+、Fe2+、Fe3+、Ag+)3、酸式盐的含氢弱酸根离子不能与强碱(OH-)、强酸( H+)共存如HCO3-+OH-=CO32-+H2O、HCO3-+H+=CO2+H2O 4、所有有颜色的离子都不能在无色的溶液中存在(Fe2+ 、Fe3+、 Cu2+ 、 MnO4_) 5、所有的离子对之间都不能共存(Ba2+与 SO42- 、Ca2+与 CO32-等)6、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不能同时存在,特别注意像 MnO4_、NO3_等离子在有的条件下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将还原性的离子氧化7、能发生双水解的离子之间不能共存。
8、能发生络合反应(高中阶段常见为螯合反应)【典型引路】例 1.某溶液能与镁反应生成氢气,则下列各组物质在该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是()AKCl、NaCl、Na2SO4BNaCl、NaNO3、AgNO3CNa2CO3、NaCl、Na2SO4 DHCl、NaCl、Na2SO4 例 2.现有甲、乙两种溶液,共含有8 种离子,分别为H+、Ag+、K+、Ba2+、OH、Cl、NO3和 CO32,且两种溶液里所含的离子各不相同已知向甲溶液里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成蓝色,说明甲溶液呈(填“ 酸性” 、“ 碱性” 或“ 中性” ) ,那么乙溶液里含有的4 种离子是(填离子符号)典型例题1、下列离子组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Na+、NH4+、Cl-、OH- BH+、Fe2+、SO42、NO3- CCu2+、Ba2+、Cl-、SO42DNa+、Ca2+、NO3_、HCO3_2、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碱性溶液里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A:K+、MnO4-、Cu2+、SO42- B:Na+、CO32-、NO3-、Cl- C:K+、Cu2+、SO42-、HCO3- D:K+、Na+、Cl-、SO42- 3、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 BaCl2NaCl H2SO4B. H2SO4NaCl Na2CO3C. Na2SO4KNO3NaOH D. NaOH H2SO4HCl4、 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不反应(即能共存)的是()A. FeCl3、FeSO4、KOH B. HCl、HNO3、AgNO3C. NaNO3、NaCl、NaOH D. CaCl2、BaCl2、Na2SO4. 5、下列各组物质能在NaOH 溶液中共存的是()A. KCl 、NaNO3、Ba(NO3)2B. SO3、BaCl2、HCl C. NaCl、MgCl2、KNO3D. Na2SO4、K2CO3、KCl 6.下列混合物可用沉淀法除去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的是()AKNO3Ba Cl2BNaClKNO3CNaNO3 NaCl DCa(NO3)2 Mg( NO3)2 7.下列混合物中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适宜用气体法除去的是:A.NaNO3Ba(NO3)2 B.NaCl Mg(OH)2 C.KNO3K2CO3D.Na2SO4MgSO48.下列混合物中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适宜用气体法除去的是:A.NaNO3Ba(NO3)2 B.NaCl Mg(OH)2 C.KNO3K2CO3D.Na2SO4MgSO49.下列气体中的杂质 (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 )用吸收法除去,所选试剂正确的是A O2(H2O) 用浓 H2SO4除水B CO2(HCl 用 NaOH 溶液除 HCl C NH3(H2O) 用浓 H2SO4除水D CO2(HCl )用 Na2CO3溶液除10.下列除杂 (括号内的是杂质 )所选试剂合理的是()ACu(Zn)稀盐酸BCO2气体(HCl)氢氧化钠溶液CCuO(Cu)稀硫酸DNa2SO4溶液(Na2CO3) 氯化钡溶液1、 在 pH=1 的无色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的物质是()A. NaOH、NaNO3、KNO3B. Na2CO3、NaCl、KCl C. CuSO4、NaCl、BaCl2D. NaNO3、MgCl2、K2SO42、 某无色溶液,在 pH=0 和 pH=14 的条件下都能大量共存的是()A. Fe2+、K+、SO42、NO3B. Mg2+、NH4+、SO42、ClC. Na+、K+、CO32、MnO4D. Ba2+、Na+、NO3、Cl3、四位同学检验某瓶无色溶液中所含的离子得出四种不同的结论,其中可能正确的是()A. K+、Na+、CO32、H+B. Ba2+、Na+、NO3、SO42C. H+、Ba2+、NO3、ClD. OH、K+、H+、Cl4、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Na+、Ba2+、Cl 、SO42 BCa2+、HCO3、C1 、K+CMg2+、Ag+、NO3、ClDH+、Cl 、Na+、CO32 5、已知某酸性溶液中含有Ba2+、Fe3+,则下述离子组中能与上述离子共存的是()ACO32-、Cl-BNO3-、Cl-CNO3-、SO42-DOH-、NO3-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括号内)正确的是()A. 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氢钠(盐酸)B. 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氯化钙)C. 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 (浓硫酸)D. 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氧气)7、下列除杂 (括号内的是杂质 )所选试剂合理的是()ACu(Zn)稀盐酸BCO2气体(HCl)氢氧化钠溶液CCuO(Cu)稀硫酸DNa2SO4溶液(Na2CO3) 氯化钡溶液8、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 ),所用试剂及主要操作均合理的是()A. N2(O2):木炭、点燃B. Cu(CuO):稀硫酸、过滤C. NaCl 固体(KCl) :水、过滤D. NaOH 溶液(Na2CO3):CaCl2溶液、过滤9、下列各组混合物中,用一种试剂不能将括号内的杂质除去的是()A.CuSO4 (Na2SO4) B.C (CuO) C.CO2 (CO) D.NaCl (MgCl2) 10、请你从提供的试剂中, 选择一种以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 )。
用所选试剂的序号填空(每种试剂只能选用一次) AH2O BAgNO3溶液CNaOH 溶液DNa2CO3溶液EBa(NO3)2溶液FBaCl2溶液CO(CO2) NaOH 溶液Ca(OH)2 NaNO3溶液(NaCl) 盐酸 (硫酸) (l)写出沉淀 A 的化学2)加入 CaC12溶液后,分离除去沉淀A 的实验操作方法是3)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又发现了新的问题:此方案很容易引入新的杂质,请写出固体物质B 的成分(用化学式表示)4)同学继续探究后又提出新的方案:将混合物溶解,若滴加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则既能除去 Na2CO3杂质,又能有效地防止新杂质的引人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训练题1、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而且为无色透明的溶液是()ANH4+、Al3+、SO42、NO3BK+、Na+、NO3、SO32CK+、MnO4、NH4+、NO3DNa+、K+、HCO3、NO32、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为无色透明的溶液是()AK、Cl、MnO4、SO42BNa+、SiO32、NO3、CO32CNa+、NO3、SO42、HCO3DNa+、SO42、S2、Cl 3、除去硝酸中混有的少量盐酸,可加入的试剂是()A. 2BaCl溶液B. NaOH 溶液C. 3AgNO溶液D. 23)(NOBa溶液4、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其主要操作过程是()A. 加入过量稀42SOH微热后,过滤,洗涤。
B. 加强热或在空气中灼热C. 加适量水,加热,过滤,洗涤D. 加适量稀42SOH,微热,过滤,洗涤5、将下列试剂分别滴入硝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中,能观察到三种不同现象的是()A. 氢氧化钾溶液B. 氯化钡溶液C. 氢氧化钙溶液D. 氯化钾溶液6、在不用指示剂的条件下,欲将含有盐酸的氯化钡溶液由酸性变为中性,应选用的最佳试剂是()A. 氢氧化钡溶液B. 硝酸银溶液C. 碳酸钡粉末 D. 生 石灰粉末7、某溶液中滴加2BaCl溶液,产生不溶于稀3HNO的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A. AgB. 24SOC. Ag或24SOD. 3NO8、下列反应能够一步实现的是()A. 32CaCOCaClB. 3FeClFeC. 2)(OHCuCuOD. NaClNaNO39、在23)(NOHg、23)(NOCu和23)(NOZn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溶质是()A. 23)(NOZn和23)(NOFeB. 23)(NOCu和23)(NOZnC. 只有23)(NOZnD. 只有23)(NOFe10、NaCl 溶液中混有少量4MgSO ,若加一种试剂除去,该试剂是。
若加两种试剂除去,应加和(写化学式)11、3KNO溶液中混入少量 KCl ,可加入除去 KCl ,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12、2FeCl 溶液中混入少量2CuCl ,可加入除去2CuCl ,现象,充分反 应经过(填写实验操作)可得纯净2FeCl 溶液,化学方程式13、向下表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右图所示曲线表示的是()序号甲乙铜、锌的混台物稀硫酸和硫酸铜的氢 氧盐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氯化钡 溶生锈的铁钉稀ABCD只有14、下列各组物质在某PH=14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FeCl3、NaCl、KNO3B.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