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橡胶种植密度、形式与生长及产量效益的关系.doc
9页橡胶种植密度、形式与生长及产量效益的关系何振革1 蒋菊生2 郑定华1(1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橡胶研究所,海南儋州 571737;2 海南农垦科技创新中心,海南海口 570206)摘要:本文通过对海南垦区不同种植密度、形式胶园的调查,分析采用不同种植密度、形式与胶园胶树生长及产量效益的关系调查结果表明,采用密植时胶树茎围小、树高、树皮薄、单株产量低而单位面积有效割株多;而采用疏植时茎围粗、树矮、树皮厚、单株产量高但是单位面积有效割株少在胶园密度和形式的选择上,根据具体的立地条件选择适合的密度和形式初步结论,在地势平缓胶园采用定植密度为37株/亩,采用(3×6)米这种形式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都表现得较好关键词:橡胶种植密度、形式;产量;经济效益;生长;关系引言: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至今,世界上各主要植胶国家就从未间断过开展种植密度和种植模式方面的研究印尼最先开展这项研究工作,马来西亚从上世纪30年代至今进行了长期细致的实验,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成果在我国,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栽培研究所以及云南热作所至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一直在布置种植密度方面的实验,取得了建设性的成果促进我国胶园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的显著性增加[3]。
胶园的种植密度和种植形式,关系到胶园建立的投资费用、胶树的生长和产胶、土地和光能的利用、以及胶树生长过程中的管理用工、关系到胶树长达三十年以上的整个生产周期的经济效益[3]因此,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历来就非常受重视1. 定植密度的理论分析从林学上讲,林木的种植密度形式是决定林木生长、对灾害抗性以及最终效益的重要影响因素通常我们在种植林木时采用什么样的种植密度形式会根据经营的目的、林木的种类、培育的环境条件及经济因素等方面加以考虑[11]天然橡胶是我国重要战略资源和工业原料,橡胶树的栽培最主要的目的是生产胶乳,因此在我们研究橡胶树的种植密度时,所考虑各种因素的集合点就是提高橡胶树胶乳产量在橡胶树的栽培过程中,采用疏植时,植株生长好,可提前开割,植株的单株产量也较高而有的则从另一方面考虑,通过采用密植增加单位面积开割株数,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橡胶树种植的密度和形式不仅与产量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还对胶树生长过程中的诸多参数都有影响,当我们将定植和管理费用、树皮厚度和病害敏感度等因素考虑进去时,问题就不再简单了[1]如下图分析:定植密度 株行距 存活株数生长和发育树围树皮厚度病株率%单位面积有效株数冠幅树高厚度可开割株数/公顷种植和胶园管理费单株产量树位有效株数提前开割产量/公顷每个树位年产量胶园的经济利润最适宜的定植密度不是一个常数,而是一个随品种、立地条件、栽培技术等因素变动而变化的数量范围。
在橡胶栽培密度研究过程中我们希望能找到一个平衡点,就是找到最适宜的种植密度以保证橡胶树的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都能达到双高的目标,以促使胶园获得最大的经济利润[11]海南垦区是我国最大的橡胶种植区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是PR107和RRIM600这两个品种,根据具体种植区域的地形、气候环境、受风害程度等自然条件,目前,大约有40多种种植形式的胶园存在[6]2 种植密度和种植形式对胶树生长与产量的影响2.1 种植密度、形式对单位面积保存株数的影响海南作为我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种植区域,地处热带北沿,气温、降水都比较能适宜橡胶树的生长,但是海南垦区地处热带气旋的频发区域,台风给天然橡胶的栽培带来严重的灾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5]采用适当的密度和种植形式是垦区橡胶抗风高产栽培成功措施,是保证有效株数和单位面积产量的手段之一表1 各种种植密度、规格对林段存株的影响林段号株行距(米)密度(株/亩)面积(亩)定植株数2006年10保存株数总株数(株/亩)南岛富年队13号5×5272567538115.2南岛抱慢队7号4×53323.577645119.1南岛富年队24号3×73220.164341020.5南岛富泉队2号3×63725.594367326.4南岛抱慢队23号2.5×73826.299662924.0南岛海燕队41号2×84224.2101684534.9南岛富年队8号3×54430.0132072824.3南岛扎列队15号2×74821.5103251023.7南岛云育队8号2.5×55322.3118274733.5南岛富年队14号1.5×3×123321.470645121.1* 为三亚重风害区南岛农场1989~1990年定植RRIM600,地势平缓立地条件相近,密度、模式不同的林段根据台风登陆海南的频率和危害程度我们可以将全垦区分为六个类型区:东北部重风害区、东部重风害区、南部重风害区、中部偶发重风害区、中西部中风害区、西部中风害区[6]。
三亚属于南部重风害区,经历台风后胶树断倒严重,单位面积存株少表1,胶树开割十年左右正处于旺产期,而单位面积产量往往由其间胶树的受害程度,单位面积的存株数决定的以种植规格比较多的(3×6)米模式为对照,种植规格为(2.5×5)米和(2×8)米的定植时原始株数较多,而且能较好保存下来,分别为对照的126.9%和132.1%;种植规格为(2.5×7)米、(3×5)米、(2×7)米的与对照差异不大;而种植规格为(4×5)米、(5×5)米和(3×7)米的由于定植时原始株数少,在重风害区损失较重能保存下来的株数较少,分别为对照的57.6%、72.3%和77.7%2.2种植密度、规格对株高和树围、树皮厚度的影响当密度增加到一定数量以上时,对树高和茎粗、树皮厚度会有很大的影响,同一密度不同的形式也有差异2.2.1 对树高的影响树高有随着密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有人曾在一块实验地内用品种RRIM600和GT1做过这样的实验[3],结果如表2表2 密度对胶树株高的影响品系 密度种植年限树 高(米)192430-3340-4256RRIM600710.010.410.911.311.71013.814.214.614.814.51315.316.015.816.516.1GT1710.811.411.712.012.31012.114.014.414.815.11314.215.815.816.616.7RRIM600在7龄时,56株/亩要比19株/亩的高出17%,要比24株/亩高出13%;但树高的差异随着封行后会缩小,到13龄时,56亩/株比19亩/株高出5.2%。
品种GT1的比较,到13龄56亩/株比19亩/株高出17.6%,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2.2.2 对树围的影响 树围有着随密度的增加而变小的趋势,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曾经做过的实验结果表明,56株/亩的RRIM600在封行以后7龄时树围生长明显受抑制,树围为19株/亩的87%,到13龄时,树围仅为19亩/株的77%;从开割时间上比较,亩植56株的比33株的晚一年达到开割标准而马来西亚实验也表明,亩植72株从4龄起树围就开始受抑制,15龄时树围仅为亩植8株的50%左右在印尼,亩植74株的其中有36%的树永远达不到开割标准,而亩植41株的比27株的晚10个月左右才能开割[2]表3 不同种植规格对树围影响种植规格(米)2007年4月调查每林段30株树树围(cm)4×677.085.594.086.579.682.394.576.375.682.290.294.080.372.077.596.075.884.584.074.591.285.288.570.676.586.489.378.471.369.83×669.569.666.573.573.579.271.085.375.270.067.878.680.377.475.568.374.675.581.269.565.682.364.570.266.375.279.674.668.571.52×856.071.267.459.670.256.865.660.569.258.763.660.055.666.950.166.659.866.858.757.361.265.564.668.064.262.357.658.370.259.8*红泉农场实验地15队18林段、26林段、27林段,1981年定植的PR107品种测量1m处树围表4 不同种植规格树围分析采用LSD法多重比较分析种植规格规格(米)均值树围比较5%显著水平1%显著水平X1(4×6)83.04106aAX2 (3×6)75.68299bBX3(2×8)62.95921cC说明:F值=79.987,得F>F0.01>F0.05,即P<0.01表现为极显著。
各种不同的种植形式对树围也有影响在定植时进行株距与行距的设计不同形式对今后胶树树围的生长影响会达到极显著的差异(表4),株距越窄会造成胶树生长过程中树冠难以展开,为了争取光合作用胶树只有尽力向上生长,而影响了茎围的增粗调查林段(表3)选择在东方红泉农场三个立地条件相近的实验林段,虽然林段所处在海南垦区降水较少地区会受点影响,但其影响还是能比较客观的被反映出来2.2.3 对树皮厚度的影响胶树的树皮厚度也会受密度和形式的影响,密度增加,株行距变窄则对胶木的横向生长不利,树皮的厚度也趋于变薄以RRIM600为例,亩植56株的与亩植19株的胶树林段做比较,在其生长周期过程中不管原生皮还是再生皮,前者平均都要比后者偏薄1mm左右2.3 种植密度、形式对单株产量的影响从单株产量方面考虑,越密集的橡胶树树围小、树皮薄,胶树的冠幅变小,致使单株产量必然会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表 5 各种不同密度形式对产量的影响2007年1月份调查种植规格(m)原始株数/亩平均有效割株/亩平均病缺无效株/亩年平均单株干胶产量(kg)年平均干胶产量/亩(kg)2.5×46731.535.52.80588.22×84227.814.23.3593.12.5×73826.311.73.1582.83×63731.45.63.9122.33.3×63325.37.74.15105.04×62821.56.54.7101.1*调查地点海南西培农场1992年定植PR107品种,土壤类型花岗岩褐色砖红壤,每种规格调查5个树位从表5可见,密植与疏植单株产量存在较大差异,目前一般采用比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