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诗词王维《送张五諥归宣城》阅读练习及答案.pdf
3页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 9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 16 小题送张五諥归宣城王维五湖千万里,况复五湖西渔浦南陵郭,人家春谷溪欲归江淼淼,未到草萋萋忆想兰陵镇,可宜猿更啼注】张五諥,王维挚友,天宝年间自京辞官归乡,本诗作于此时淼淼,水势浩大的样子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题目中的“张五”与送元二使安西的元二都是送别对象在家族中的排行B. “五湖千万里”一句将空间拉大,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张湮此行的遥远与困难C. “况复五湖西”在首句基础上进一步强调路途遥远,突出了诗人的不舍和惆长D. 此次送别时间是春天,颈联中诗人借美好的春景从反面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D 项,“美好的春景”理解有误,“江淼淼”“草萋萋”应该是幽深、可怖、荒凉的景象16. 古代诗歌强调情感表达含蓄,请分析诗歌最后一联是如何表达诗人的离愁别绪的?【答案】最后一联的意思是:我想,你回乡途经兰陵镇时也应该会因为我们彼此思念而感到凄凉吧,哪里还忍受得了悲哀的猿啼呢?诗人用以下两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离愁:(1)虚写:写成此诗时二人尚未分离,诗人悬想未来,借此表达对友人的眷恋,这句与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写法相同;(2)用典:“猿啼”之声,似哭似号,闻之令人伤心,古人常借此表达哀怨、愁苦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情感以及表现手法的能力忆想兰陵镇”,诗人设想友人回乡途经兰陵镇因思念而不忍听猿猴啼叫的声音的情景,是虚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同时也见出两人友情之深猿更啼”运用了典故,古人经常借猿啼写别离和悲苦之情这里借猿的意象抒写自己的离愁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 小题, 6 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劝学中,“,”两句通过写 木 金 的变化,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2) 报任安书中, “”交代了 史记 的素材来源, “”体现了司马迁为完成史记而甘愿受刑的坚忍精神3)古人认为猿猴极具灵性猿类的叫声,常被诗人在诗词中借用,抒发作者悲伤的情感,比如唐人诗句“,答案】(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2)网罗天下放失旧闻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3)示例一: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示例二: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示例三: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