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义务课程标准2022年版语数英的主要变化.docx
6页义务课程标准2022年版语数英的主要变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变化2022年版2011年版 一、课程性质二、课程理念 三、课程目标(一)核心素养内涵(新增)(二)总目标(三)学段要求四、课程内容(一)主题与载体形式(新增)(二)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新增)五、学业质量(新增)(一)学业质量内涵(二)学业质量描述六、课程实施(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五)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新增)附录附录1 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附录2 关于课内外读物的建议附录3 关于语法修辞知识的说明附录4 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附录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第一部分 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与内容一、总体目标与内容二、学段目标与内容 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附录附录1 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附录2 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附录3 语法修辞知识要点附录4 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附录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解读】1. 新增核心素养,分为四个方面:(1)文化自信(2)语言运用(3)思维能力(4)审美创造2. 课程内容全部更新,其中新增6个语文学习任务群2. 课程内容全部更新(1)新增主题与载体形式,将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
2)新增6个语文学习任务群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每个任务群贯穿四个学段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3. 评价建议中新增学业水平考试相关要求4. 学段要求中,将每学段的“阅读”改为“阅读与鉴赏”,将“写作”“口语交际”合并为“表达与交流”,将“综合性学习”改为“梳理与探究”,具体内容有整合、增加5. 附录3 语法修辞要点中增加“常用标点符号: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变化 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 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 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2)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3)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小学阶段侧重对经验的感悟,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数据观念、模型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初中阶段侧重对概念的理解,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抽象能力、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能力、数据观念、模型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优化了数学课程内容结构 (一)学段变化 原小学到初中“六三”学制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现小学到初中“六三”学制确定划分为四个学段,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 “五四”学制第二学段(3~5年级)目标主要参照“六三”学制第三学段(5~6年级)目标制定,适当降低要求五四”学制第三学段(6~7年级)目标在“六三”学制第三学段(5~6年级)目标基础上合理提高要求,结合“六三”学制第四学段(7~9年级)目标确定,使“五四”学制6~9年级目标进阶更科学 (二)课程内容结构变化 1.四个学习领域的内容不变: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念,综合与实践 2.领域下设主题: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数学提示 3.主题变化: (1)数与代数中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探索规律整合成数与运算、数量关系,其中增加了数量关系图形与几何中的图形的认识、测量整合成了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整合成了图形的位置与运动 (2)调整:统计与概率整合成数据分类,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三个主题;常见的量调整到综合与实践。
(3)改进:综合与实践以跨学科为主,以主题活动的方式安排每学期内容不少于10%,大概为8个课时要求学习方式的转变,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校园生活、社会生活选择内容,以保证不同基础、不同需求的学生都可以参与活动,普遍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4.具体内容变化: (1)百分数移到统计 (2)小学第三学段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和项目学校,涉及“了解负数”等数学知识的学习,感悟这些负数可以表达与正数意义相反的量,进一步发展数感在初中阶段,学生将认识负数把方程、反比例移到初中 (3)强化字母表示数的内容 (4)从一年级开始加强代数思维的训练 (5)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由选学改为必学 (6)会求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在课标中明确体现 (7)在四边形中,“梯形”重新在课标中明确体现 (8)“尺规作图”由原课标中集中体现,现拆分到各相关知识点中体现 (9)在原数据的离散程度中,在原有考查计算“方差”的基础上增加了“离差平方和”的概念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明确“学到什么程度”,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
数学学科学业质量标准依据义务教育各阶段学生核心素养表现、各学段课程目标及学业要求,数学课程学业质量标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评估学生核心素养达成及发展情况 1.以结构化数学知识主题为载体,在形成与发展"四基"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抽象能力、推理能力、运算能力、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等 2.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与社会情境,以及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数学与科技情境中,在经历"用数学的眼光发现和提出问题,用数学的思维与数学的语言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模型观念、数据观念、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 3.学生经历数学的学习运用、实践探索活动的经验积累,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初步养成独立思考、探究质疑、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初步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变化整体变化目录2022年版2011年版 一、课程性质二、课程理念三、课程目标(一)核心素养内涵(新增)(二)总目标(三)学段目标四、课程内容(新增)(一)内容要求(二)教学提示五、学业质量(新增)(一)学业质量内涵(二)学业质量描述六、课程实施(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五)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新增)附录附录1 核心素养学段特征(新增)附录2 语音项目表 附录3 词汇表 附录4 语法项目表 附录5 教学案例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二、分级目标第三部分分级标准一、语言技能二、语言知识三、情感态度四、学习策略五、文化意识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附录附录1 语音项目表附录2 语法项目表附录3 词汇表附录4 功能意念项目表附录5 话题项目表附录6 课堂教学实例附录7 评价方法与案例附录8 技能教学参考建议附录9 课堂用语【变化解读】1. 新增核心素养内涵,分为四个方面: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2. 新增课程内容,分为内容要求、教学提示两个部分,其中“内容要求”从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及学习策略六个要素的学习范围和学习要求按照三个基本级别进行描述;3. 新增学业质量,从学业质量内涵、学业质量描述两部分编写,其中“学业质量描述”从一级、二级、三级描述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4. “附录”新增核心素养学段特征;删除功能意念项目表、话题项目表、评价方法与案例、技能教学参考建议及课堂用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