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苍溪县林下资源开发项目申报材料.doc
12页苍溪县林下资源开发项目申报材料 一、前言 林下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它是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微生物(菌类)和动植物种类,进行合理种植、养殖,以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达到林地生物的多样性,从而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的一条新路子 林下资源是再生资源,可持续利用资源,是继林木资源后的又一个重要资源,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庞大的利用空间在林业产业化发展的新时期,科学培育林下资源,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林业循环经济,是合理利用林地,种、养结合综合开发林下资源的重要途径 苍溪县是一个山区县,90%以上是山地,96%的人口生活在山区山区60%的面积是林地林地是山区群众经营和依托的主要生产资料,是生态的重要保障,也是林农增收和林区发展的出路盘活林地和林下资产意义重大在近两三年时间里,林业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吸引人们的眼球,林业产业发展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气象,“林下经济模式”层出不穷、花样繁多,“林下经济”异军突起、效益显著,一个追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林业发展新格局已初露端倪。
林区发展的历史证明,经济发展兴于资源富集、困于资源衰竭,合理保护、有序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培育好林下资源,是林业产业加快发展的现实选择苍溪拥有丰富的林地资源,在林下资源综合开发中也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实践证明,实施林下资源开发切实可行,大有可为 二、基本情况 (一)自然概况 苍溪县位于长江上游嘉陵江中段,居大巴山南麓,四川盆地北缘山区总幅员2331.22平方公里地形复杂多样,属低山为主的低中山深丘窄谷长梁地貌境内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群山起伏,山峦重叠,深谷交错,沟壑纵横 苍溪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9℃,年平均降雨量1030.7毫米,年平均降水总量26.5亿立方米全县有两江12条支流和180多条溪沟,共长648公里,均为嘉陵江水系 苍溪县地带性土壤为黄壤紫色土分布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近60%全县共有四个土类,七个亚类,十个土属,四十个土种,五十四个变种 二自然资源 1.森林资源 苍溪县基带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属盆北低山丘陵植被小区有乔木46科,122种;灌木39科,78种;藤本7科,9种;草本植物23科47种。
乔木树种主要有:柏木、马尾松、桤木、栎类、按树、枫杨、杨树、刺槐等;灌木树种主要有马桑、黄荆等;藤本植物以猕猴桃、葛藤为主;草本植物以巴茅、蕨类为主;地被物主要是苔藓、地衣等 全县林业用地面积97740.5公顷,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90109.5公顷;灌木林地面积306.3公顷;疏林地面积1201.6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727.2公顷;苗圃地2.1公顷;无林地面积5393.8公顷现有森林覆盖率45.8% 全县活立木总蓄积量4326653立方米,林中林分蓄积量3475651立方米,占总蓄积的80.3%;疏林地蓄积3756立方米,占0.08%;四旁树总株数3311万株. 2.野生动物资源 我县野生动物资源较为丰富,现存兽纲动物有13科21种,属国家保护的有猕猴、水獭等七种;鸟纲21科48种,属国家级保护的有红腹锦鸡、鸳鸯等10种;爬行纲2科43种;两栖纲3科40种;昆虫纲有50科3000多种;鱼纲20科500多种 3.旅游资源 苍溪作为革命老区,拥有红军渡江战役遗址、黄猫垭战斗遗址及地下党组织县委机关遗址等名胜古迹,现新开发了武当山公园、白鹤山公园、少屏山、龙岗山、三溪口、九龙山等旅游观光点。
三社会经济概况 苍溪县辖22个镇17个乡,726个村, 76.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6.6万人;非农业人口10.1万人女性人口37.3 万人,贫困人口26.8万人,农业劳动力35.5万人,剩余劳动力23.6万人 2007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为57.1亿元,财政收入8730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9.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年,属于贫困山区县 三、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一)林下资源开发的背景 1.目前林下资源开发情况 1998年,天然林禁伐以后,相继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林业由木材采伐向造林、管护为主,林业经济由木头经济向林下经济转变林下资源的开发在前五年均以林下资源利用为主,如采摘蘑菇、野生菌、野生蔬菜;采挖兰草等花卉;采挖野生药材等,属于简单粗放型的林下资源开发与利用随着林业产业经济发展的深化,人们对林下土地的利用重新认识,积极开展林下种植、养殖业,并喜获丰收 五龙镇充分利用本镇丰富的森林资源,引进业主,大力发展林下养殖,先后成立了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九燕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广元市武皇立体生态循环养殖场等龙头企业,并注册了“苍山牌林中鸡”等品牌。
在业主薛金泉、邓志勇、唐明跃、伍国术等的带动下,九燕村有1万只以上养殖户11户,全镇发展林下养殖10万只以上养殖户2户,5万只4户,1万只10户,5000只以上48户,1000只以上268户,全镇林中鸡等年总产量达100万只以上,年总产值达3000万元以上,人均可增加纯收入300元 桥溪乡引导林农林下种兰草,白鹤乡引导林农林下种蘑芋,龙山镇引进业主林下种山药,白桥镇引进业主林下种草养兔均取得了成功 2、林下资源开发的特点 林下资源是新的资源,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和可开发性等特点林下资源的开发包含了对现成资源的利用、对潜在资源的开发、综合开发等方面;其开发模式也因地、因时、因人、因资源而多样,可进行林养结合、林种结合、林粮结合、林药结合、林经结合、复合经营等;林下资源的开发是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的项目,是林产业发展周期长的有效补充,是投资回收期短、效益好的立体经营门路,是林农发展林产业长短结合的保障和致富的方向 3.林下资源开发的前景 苍溪县现有林地面积170万亩,约占全县幅员面积的1/2如此庞大的森林面积长着用材树和经济林,林下有巨大的空间被闲置和浪费特别是9万亩退耕还林地和3万亩工业原料林地,均是十分肥沃的土地,如何合理利用和复合经营,是摆在林农面前的一个重要选择,是林业科技人员的重要课题。
在林下资源开发的试点中,森林内养殖鹅、鸡、羊是很好的选择,如果用60万亩森林开展养畜,20万亩养鹅,年出栏将在500万只以上,效益在4亿元以上;20万亩养鸡,年出栏生态鸡在2000万只以上,效益在6亿元以上;20万亩养羊,年可出栏生态羊100万头以上,效益在2亿元以上用60万亩开展林下种植业,年均效益也将突破亿元 (二)林下资源开发的重要性 1.林下资源开发是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县当前正处在大力推进农村产业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实现小康目标的的时期农村的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又外出务工,在目前的条件下如何发展农村经济是摆在基层领导干部面前的一道难题充分利用林地面积大的特点,开展林下资源综合开发,林种、林养相结合,复合经营,永续利用,即减少农民的劳动强度,又加快农村产业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的向前推进 2、林下资源开发是工业强县的需要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工业强县是我县经济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的必然选择发展工业必然要依托我县的自身特色和优势,我县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林业用地占全县幅员面积的近50%,但我县林业建设是“大资源、小产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矛盾还十分突出,工业缺乏原料是制约发展的根本。
充分利用林地多,面积大,开展林下养畜,为鸿宇、八仙桥等食品公司提供原料;开展林下种粉葛,为发展生物质能源工业提供原料;林下种药为医药企业提供原料;林下种草养獭兔,为皮毛企业提供原料等等 3.林下资源开发是林业体系发展的需要 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我县实施不少国家林业工程造林项目,森林植被越来越多,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森林蓄积不断增加,森林资源保护和林业产业建设也初具规模,林下资源开发,作为林业产业发展的补充将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林业体系发展的必然需求 三林下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我县地处四川盆地北缘,是国家级贫困县,生态建设卓有成效,资源保护稳步推进,林业产业初具规模有庞大的森林面积,但林下被闲置和忽略,随着荒山荒地的减少,林业只有向耕地和林下进军,但耕地纳入国家基本农田保护,是一条红线不能动,只好向广阔的林下迈进同时,适合林下开发的项目很多,可以开展种植业,如花卉、药材、粉葛等荫性植物,合理利用林地;可以开展养殖业,如林中鸡、林下鹅、跑山羊等生态禽畜;可以开展林下种草?养畜?沼气?种草的生态循环经济林下产业门路宽、前景阔、效益好,是新时期林业产业发展的又一重头戏为此,开展林下资源开发是十分必要的,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可行的。
四、项目建设内容 林下资源开发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我县以林下养鸡,林下种粉葛发展生物质能源,林下种草养畜发展循环经济三个模式对林下资源开发进行探索 (一)林下养鸡 通过考察和林农对林下养鸡的试点,大面积推广林下养鸡模式,是农村致富的重要门路和合理利用林地的有效途径鸡是新型“除草机”,其食杂草推进速度是每天2米,林下养鸡,除去林下杂草,鸡粪又是上等肥料,供树木生长所需营养,达到互利互惠的作用 1、实施地点 五龙镇九燕村松林包 2、建设规模 利用林地面积500亩,林下养鸡150万只 3、建设内容 建围栏5公里,大棚25个,第一批投放鸡苗25万只,循环投放,陆续出栏,年出栏达到150万只生态鸡 4、品牌 “苍山”生态林中鸡 5、建设进度 ★2009年3月底完成林下资源开发规划,并组建科研组落实科研人员; ★2009年3月签定林地使用及林下开发协议; ★2009年5月完成围栏及大棚建设; ★2009年6月投放第一批生态鸡苗; ★2009年9月第一次出栏林中鸡; ★2009年12月大面积推广林下养鸡模式。
6、推广模式 建立苍溪县林中鸡养殖协会,协会带动业主养殖,协会与养殖户签订购销合同,保底收购,统一对外销售,既保证业主利益,又降低市场风险,打造林下养鸡新“航母” (二)林下种粉葛 粉葛为豆科多年生落叶藤蔓植物葛根中含淀粉和异黄酮,淀粉含量在25?40%之间,是生产乙醇燃料的重要原料 粉葛适生范围广、栽培管理简单、见效快经果林地、退耕还林地、旱地、四旁隙地等以往未被有效利用的林地内都可以进行种植;其繁殖技术简单,易于操作,加之其生长期短,约250天左右,容易为农民所接受,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 生物质能源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粉葛富含淀粉,约6.67吨鲜粉葛可生产燃料乙醇1吨,是一种很好的生物质能源作物 1、实施地点 陵江镇回水村 2、建设规模 林地300亩,林下种粉葛 3、建设内容 按1米×1.5米株行距栽植, 亩植400株粉葛,300亩种植12万株粉葛苗 4、建设进度 ★2009年1月底完成作业设计,并组建科研组落实科研人员; ★2009年2月签定林地使用及林下开发协议; ★2009年2月完成整地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