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龙门河山洪沟治理初设报告1.doc

115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439550032
  • 上传时间:2023-01-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61MB
  • / 1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安徽省黄山区龙门河山洪沟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2012年8月目 录1 综合说明 11.1 概述 11.2 水文 21.3 工程地质 21.4 工程任务和规模 31.5 河道工程设计 31.6 施工组织设计 41.7 土地征用与移民安置 51.8 环境保护设计 51.9 水土保持设计 51.10 工程管理设计 61.11 设计概算 61.12 综合效益分析评价 72 水文 102.1 流域概况 102.2 水文气象 112.3 暴雨山洪特性 112.4 设计山洪 122.5 泥沙 142.6 施工期洪水 153 工程地质 163.1 勘察任务简述 163.2 区域地质概况 163.3 龙门河防洪护岸段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193.4 龙门河河道疏浚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213.5 拦砂坝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223.6 天然建筑材料 233.7 结论及建议 244 工程任务和规模 264.1 自然及社会经济概况 264.2 洪水灾害情况 264.3 山洪现状及成因 274.4 存在的问题及防灾能力评价 324.5 建设的必要性 324.6 治理原则、标准及范围 334.7 主要建设内容 334.8 设计洪水位 355 河道工程设计 385.1 设计标准和依据 385.2 河道疏浚工程 395.3 堤岸防护工程 425.4 跨河建筑物设计 535.5 主要工程量 586 施工组织设计 596.1 施工条件 596.2 天然建筑材料 616.3 施工导流 626.4 主体工程施工 636.5 施工交通 686.6 施工工厂 686.7 施工总布置 696.8 施工总进度 717 土地征用与移民安置 747.1 工程征地 747.2 拆迁实物指标 757.3 移民安置 757.4 征地及移民投资 758 环境保护设计 778.1 设计依据及标准 778.2 环境现状及环境保护对象 778.3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798.4 环境影响评价 808.5 环境保护设计 818.6 环境监测 838.7 环境管理 838.8 环保投资 849 水土保持设计 869.1 设计依据 869.2 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 879.3 水土流失预测 879.4 水土保持总体布局 929.5 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及工程量 949.6 水土保持监测 959.7 水保投资 9610 工程管理设计 9810.1 管理体制及机构设置 9810.2 管理设施 10010.3 管理范围和任务 10110.4 工程调度原则和管理经费 10111 投资概算 10311.1 工程概况 10311.2 编制原则及依据 10311.3 概算编制 10512 经济评价 10912.1 经济效益 10912.2 社会效益 10912.3 环境效益 109附图:另册安徽省黄山区龙门河山洪沟治理工程初步设计1 综合说明1.1 概述黄山区龙门乡地处黄山区城北部,距城区14km,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太平湖畔,西距佛教圣地九华山仅70km,北与泾县桃花潭山水相依,是“两山一湖”黄金旅游线上的重镇。

      全乡共辖5个行政村,39个村民小组,1609户5277人龙门河位于龙门乡境内,发源于龙门乡东部的石河坑,河道蜿蜒曲折,向西流经龙源村后,折向北流经龙门乡,于龙门乡政府下游约1.5km的东风岭~小龙坑注入太平湖(陈村水库),主河道全长约10km,流域面积25.5km2河道坡降较大,出口段平均坡降17.2‰龙门乡地处皖南深山区,山洪灾害频繁发生,给当地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为最大限度的减轻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保护工农业生产,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受黄山区水利局、龙门乡人民政府委托,我院负责编制《黄山区龙门河山洪沟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本次龙门河山洪沟治理工程涉及河段为龙源村拱桥到龙门中心学校平板桥处约3.63km河道,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河道疏浚、新建防洪挡墙及护岸、新建拦砂坝等工程地理位置见图1.1-1图1.1-1 龙门河山洪沟治理工程位置图1.2 水文工程区地处皖南山区,属副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日照偏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年平均降水量1572.2mm,平均气温15.5℃,平均日照时间1752h,年平均无霜日为226d,全年主导风向为偏北风,多年平均风速3.8m/s,历年最大风速24m/s。

      黄山区由于受季风影响,且南面有黄山作为自然屏障,空气受阻抬升,易形成锋面降雨,降雨量年际变化较大,1954年降雨量2481.5mm;而1978年降雨量只有839.1mm,仅为1954年降雨量的1/3左右;降雨量年内分配亦不均匀,4~7月份降雨量占全年雨量的70%左右流域受特殊的“黄山地形”影响,降雨高度集中,暴雨历时一般为2d,最大可达3d,最短仅几个小时洪水暴涨暴落、历时短,一般洪水以单峰为主,而大洪水及特大洪水主要为双峰或复峰型,洪水流速大、冲刷力大、含沙量多及破坏力大,涨得快、落的快、历时短本次设计采用“84年办法”计算设计洪水,龙源大桥处1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为158m³/s,毕家桥处1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为187m³/s,龙门中心学校处1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为198m³/s施工期洪水利用麻川河三口水文站枯水期流量,采用水文比拟法计算,根据设计洪峰流量及水位推算,新建1#拦砂坝(桩号0+351.4)处5年一遇施工期水位为159.26m,新建2#拦砂坝(桩号0+487.6)处5年一遇施工期水位为156.96m1.3 工程地质工程区位于皖南山区中部,地貌类型主要有高中山、低山丘陵和山间盆谷区,地势南高北低。

      区内主要以花岗闪长岩、寒武系页岩、第三系砾石、砂及砾岩等岩性为主另外河道普遍分布近代冲洪积物,成分主要为漂石、块石、卵石,含少量砂砾石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基本烈度<Ⅵ度)地下水主要为上部砂卵石层以及坡积层中的孔隙潜水和赋存于下伏基岩中的裂隙水,主要接受河水以及大气降水的补给,向河流排泄河岸地质结构绝大部分为双层结构,主要揭露地层有:①层人工填土(Qs),稍密状,厚度变化较大,成分较杂;②层砂卵石(Qal):稍密~中密,卵石含量约为50%;③层(Qdl)坡积层,呈中密状,该层仅部分钻孔有揭露;④层志留系上统太平群(S3tp),岩性为紫红、灰绿色细砂岩及粉砂岩互层,中厚层状;⑤志留系中统河沥溪组(S2hl):岩性为灰绿色、黄绿色砂质页岩,中薄层状建议挡墙基础进入河床②层砂卵石层以下1.5~2.0m,并采取一定的防冲措施建议临时开挖边坡为1:1~1:0.51.4 工程任务和规模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确定本次治理工程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结合工程现状存在问题,本次初步设计主要治理工程设计内容为:(1)河道工程本设计对工程范围内的河段进行全面疏浚、局部拓宽,总长约3.63km,设计河底高程自龙源村拱桥(0+000.0)~龙门中心学校(3+626.8)为163.11~118.37m(1956年黄海高程系,下同),结合河道现状及两岸地形确定设计河底宽度控制在20~40m。

      拆除2+013.6~2+120.8段原有混凝土挡墙2)堤岸防护工程龙源村~早达里段左右岸、龙门岭移民安置点左岸、毕家村右岸、七元里右岸、龙门中心学校左右岸新建直立式防洪护岸挡墙,总长1.75km;龙源村右岸、七元里右岸及龙门集镇入口移民安置点新建斜坡式护岸,总长0.5km1.5 河道工程设计本次工程河道设计标准为10年一遇洪水设计,工程等级按Ⅴ等工程设防,相应的防洪墙等建筑物级别为5级左岸桩号0+201.0~0+727.1、1+610.0~1+912.3、3+323.6~3+576.7及右岸桩号0+201.0~0+583.2、2+108.8~2+141.3、2+187.3~2+350.2、2+962.3~2+973.9、3+531.2~3+626.8段新建防洪及护岸挡墙,主要采用浆砌石重力式结构,挡墙高度1.5m~5.5m墙后回填砂砾料,回填相对密实度不小于0.75,表层回填30cm耕植土,以利于后期植被恢复;墙前回填砂卵石防冲左岸桩号3+137.7~3+323.6及右岸龙源村拱桥(桩号0+008.9)~0+201.0,2+779.0~2+962.3段新建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坡比1:1~1:2,预制块护坡采用C20混凝土压顶及固脚。

      挡墙(护岸)顶高程不低于1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加安全超高0.5m本次设计规划在治理河段上游新建2道梯级拦砂低坝,桩号0+351.4处为 1#拦砂坝,坝顶高程160.13m、坝高1.5m,桩号0+487.6处为2#拦砂坝,坝顶高程158.52m、坝高2.0m拦砂坝溢流面堰型采用开敞式WES实用堰 1.6 施工组织设计黄山区龙门河山洪沟治理工程治理段总长3.63km,主要工程量为河道疏浚64629m³,建筑物土石方开挖50915m³,土石方回填 34760m³,砌体拆除743m³,堆砌石11122m³,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4210 m³,钢筋7.18t工程所需主要建筑材料如水泥、钢筋、木材等可从当地物资部门采购施工用电可就近利用工程附近已架设的动力线路,施工期生活用电利用附近村庄已有的低压线路施工用水从龙门河中抽取,生活用水利用附近村庄已有的供水设施工程所需块石料及砂石料统一从黄山城区购买水下工程施工在枯水期进行,遇洪水时可暂停施工,1#及2#拦砂坝施工需进行施工导流,导流时段安排在12~次年2月,分两期导流施工主体施工以土石方开挖及河道护岸挡墙施工为主,施工采用机械与人工相结合对外交通道路主要依靠现有S322省道,本工程区治理河段紧邻此公路,交通便捷。

      场内道路通过修筑施工临时道路及漫水路等解决计划自2012年11月开始施工,至2013年6月结束,施工总工期8个月,其中水下工程在2012年3月底前完成工程施工总工日约2.44万个,平均上工人数116人,高峰期上工人数151人工程所需的主要建筑材料为水泥2466t、钢筋7.68t、汽油4.3t、柴油182.4t、块石11513m³、碎石4259m³、黄砂6241m³1.7 土地征用与移民安置本次工程共需征地47.9亩,其中工程永久征地28.2亩;临时征地19.7亩根据征用土地及费用组成计算,确定安徽省黄山区龙门河山洪沟治理工程土地征用等费用合计57.61万元,其中农村移民安置补偿费43.55万元、基本预备费3.85万元、有关税收5.63万元、其他费用4.58万元1.8 环境保护设计本项目属非污染生态影响型项目,环境影响主要发生在施工期,随着施工的结束,污染源将逐步消失龙门河山洪沟河道治理工程实施后,将显著提高龙门乡防洪能力,其中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较为显著,并有利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施工布置、对外交通、施工机械、施工占地、施工人员活动及弃渣处理等方面,工程施工将产生施工废水、噪声、废气和固体废物,对施工区及附近区域水环境、声环境、环境空气、水土流失、人群健康和生态环境等产生不利影响。

      本工程通过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设计,针对水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