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福建省云霄县将军山学校九年级语文下册 《与妻书》课件 语文版.ppt

103页
  • 卖家[上传人]:san****019
  • 文档编号:85511926
  • 上传时间:2019-03-1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89MB
  • / 10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与妻书,林觉民与妻书原件,与妻书又名绝笔书 被誉为天下第一情书,作者简介:,林觉民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一九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他在广州起义中,加入敢死队率先袭击总督衙门,中弹被捕英勇就义时年仅二十五岁《与妻书》是他在起义前三天在一块白方巾上写给妻子陈意映的的一封诀别信,,林觉民像,字意洞,号抖飞 近代民主革命者,国内求学——接受新思想 (“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 日本留学——参加同盟会 (“中国危殆至此,男儿死就死 了,何必效新亭对泣,凡是有血 气的男子,怎么能坐视第二次亡 国的惨状呢?”) 24岁—— 参加广州起义 25岁—— 黄花岗之役 七十二烈士之一 (“革命前仆后继,决无退却之 说!不可失信于海外侨胞和国 内同胞 (“只有革除暴政,建立共和,才 能使国家富强,则吾死瞑目 矣!”),(1886-1911),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浩气长存,孙中山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 “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本文作者林觉民是黄花冈有名的七十二烈士之一,这封信就是林觉民在起义前三天(4月24日即农历3月26日夜四更)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

      在这封绝笔信中,作者诚挚地表达了对革命势力、事业的热诚和对妻子的至爱,同时也深刻地阐明了个人的爱情和幸福同革命事业、全体人民的幸福紧密相联,有主有从的辩证关系;表白了他作为一名坚定的民主主义革命志士的革命人生观;体现了作者舍身为人民的崇高精神陈意映 林觉民,林觉民一家,冰心在福州的住所,原系辛亥革命志士林觉民故居, 后由冰心祖父租来居住,童年的冰心曾在此住过两年诀别·真爱是谁,诀别 - 童安格 - 真爱是谁(点击听歌) 词:童安格 刘虞瑞 曲:童安格 夜冷清 独饮千言万语 难舍弃 思国心情 灯欲尽 独锁千愁万绪 言难启 诀别吾妻 烽火泪 滴尽相思意 情缘魂梦相系 方寸心 只愿天下情侣 不再有泪如你 (口白) 意映卿卿如唔: 吾今以此书当与汝永别矣! 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意映姓陈,福建省福州市郊区螺洲镇人,毕业于福州女子师范学堂,是名宦陈若霖的后裔陈意映婚后,参加了丈夫在家里办的一所女学女学生十多人,夫之弟媳,堂嫂,堂姐妹,济济一堂,聆听林觉民介绍欧美各国的社会制度及近况,抨击旧礼教,宣扬新思想。

      争取自由平等的见解,渐渐深入她的心坎当时,陈意映正缠小脚,思想上受着封建礼教的束缚通过女学的教育,思想觉悟有了提高,小脚不缠了,要做新女性,于是便投考了福州女子师范学堂烈士夫人陈意映简况,相关资料,陈意映的父亲,叫陈元凯,广州起义失败时,陈元凯尚在广州任职事发,他立即遣人返回福州林家报警这就使陈意映等能在清政府官文未到之前,从南后街场桥路口万升桶石店后面,偷偷地迁往地处偏僻、住户很少的光禄坊早题巷内居住不久,在一天深夜,有人从门缝塞进一小包东西,第二天清晨发现,原来就是林觉民烈士的两封绝笔书陈意映一见遗书,悲痛万分当读到“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时,她眼花目眩,当即晕了过去这以后,陈意映抑郁成疾,于1913年去世教学目标,(一)学习革命·先觉者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二)①理解“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句话的含义,理清文章的思路; ②掌握文中活用的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称心快意 几家能彀 必不能禁 使之肖我 以依旁如也 念六夜四鼓,chèn,gòu,jīn,xiào,bàng,niàn,听录音,整体感知,一、掌握活用词的意义和用法:,(1)卒不忍独善其身 (2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二、通假字:,(1)几家能彀 (2)念今夜四鼓 (3)吾灵尚依依旁汝也,“彀”同“够”,能够,“念”通“廿”,善,形容词作动词,保全.,第一个“老”,形容词用作动词,孝敬;后两个“老”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第一个“幼”形容词用作动词,爱护;后两个“幼”形容词作名词,孩子老,老,老,幼,幼,幼,“旁”通“傍”,依傍,,与妻书,快速阅读文章, 找出全文的主旨句,,—— 吾至爱汝, 即此爱汝一念, 使吾勇于就死也第一部分(1):说明与妻书的原因和心情: “与汝永别”,“忍悲为汝言之”第二部分(2-4):阐述“吾至爱汝,即此爱 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的情感第三部分(5-6):再诉“吾至爱汝”的衷情以 及“吾不能舍汝”的永别的哀痛诵读理解课文基本结构:,课文整体感知,初读感受,课文中哪些语句深深地打动了你?,第1段,“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第2段,“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提出全文的中心,全文说理,由此而展开 第3段“与使吾先死,无宁汝先吾而死 第4段,“吾真真不能忘汝也!”抒发全文中心的前半部分“吾至爱汝”的感情 “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论说全文中心的后半点“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进一步表达全文中心“吾至爱汝”的衷情 第5段,“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慨叹“幸”与“不幸”,实际上也是紧扣中心,“幸”,夫妻恩爱;“不幸”,“忍舍汝而死” 第6段,“当尽吾意为幸希望妻子透彻了解遗书的意思,也是全文的中心林觉民烈士故居后花园一角,林觉民烈士故居后花园一角,2.为什么说《与妻书》是一曲爱情的颂歌,更是一首正气歌?,(1)林觉民在牺牲前给妻子的绝笔书中表现了儿女之情的缠绵细腻,也表现了革命豪情的激昂慷慨这封信所表现的对妻子的爱情,正是作为献身革命和人民的一种基础和衬托没有对亲人的爱,也就无法将这种爱扩充成为对天下人的爱;没有对妻子笃深的感情,也就无以衬托他舍此捐躯之高尚情操 (2)《与妻书》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之所以能与广大读者产生共鸣,就在于作者把人世间经常发生的生离死别赋予了悲壮的爱国主义色彩,在于他把热爱亲人和热爱人民的情感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为汝言之”,说明写遗书的原因和写遗书时的心情,其中深含“吾至爱汝”的感情,而写遗书的原因就是下文要详谈的全文中心的后半部分:“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说它是一曲“正气歌”,因为文章中充满着革命豪情,烈士视死如归,“吾今死无余憾”,“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足以说明这一点。

      它也是“檄文”,因为文章中处处揭露清王朝的腐败,“遍地腥云,满街狼犬”,“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等句子最为突出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晓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这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 苏轼十九岁与同郡王弗结婚,嗣后出蜀入仕,夫妻琴瑟调和,甘苦与共十年后王弗亡故,归葬于家乡的祖莹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一次梦见王弗后写的,距王弗之卒又是十年了生者与死者虽然幽明永隔,感情的纽带却结而不解,始终存在此词表现了这种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上片写诗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是写实不思量,自难忘”两句,看来平常,却出自肺腑,十分诚挚不思量”极似无情,“自难忘”则死生之情而未尝一日去怀这种感情深深地埋在心底,怎么也难以消除它象日常生活一样,平淡无奇,然而淡而弥永,久而弥笃夜来幽梦忽还乡,晓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下片记述梦境,抒写了诗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

      而这次梦中的夫妻相会,却清楚地打上了生死之别的烙印梦中的王弗“小轩窗,正梳妆”,犹如结婚未久的少妇,形象很美,带出苏轼当年的闺房之乐但是十年来的人世变故尤其是心理上的创伤在双方都很显然苏轼由于宦海浮沉,南北奔走,“尘满面,鬓如霜”,心情十分苍老王弗见了苏轼,也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似乎在倾诉生离死别后的无限哀痛生活的磨难,对于无意识的梦境,同样起着潜在而深该的影响末了三句设想亡妻长眠于地下的孤独与哀伤,实际上两心相通,生者对死者的思念更是惓惓不已林觉民烈士居室,1.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3、课文中所用典故的意义解释词语:,1)“司马春衫” 语出白居易《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诗中写白居易听琵琶女弹奏琵琶曲,深受乐曲的感染,联想到自己被贬的不幸遭遇,十分感伤,落下的泪水打湿了青布衫林觉民用“司马春衫”的典故,表达对“天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春衫”,当为“青衫”之误 (2)“太上之忘情” 原作“圣人忘情”。

      语出《世说新语·伤逝》:“王戌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圣人忘情”,后世多作“太上忘情”,意思是“圣明的人忘记了喜怒哀乐之情”林觉民说“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意在表达自己关心民众的痛苦,与人民的感情息息相通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作者用这个典故,意在表示,自己要把爱妻子的感情推广到爱“天下人”,为“天下人”的幸福,宁可牺牲自己的一切掌握活用词的意义和用法:,(1)不能竟书而欲搁笔(2)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3)汝泣告我(4)瓜分之日可以死(5)卒不忍独善其身(6)汝幸而偶我(7)当尽吾意为幸(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在课文中逐一划出各段关键性句子,然后说一说这些句子在各段中的作用,以及怎样和全文的中心保持一致1)“眼成穿” 是“望眼欲穿”的化用。

      意思是极目远望,眼睛都快要破了,形容盼望非常急切语出杜甫《寄越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归好肠堪断,新愁眼欲穿 (2)“骨化石” 事见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武昌北山有望夫石,状若人立古传云: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携弱子饯送北山,立望夫而化为立石林觉民用这个典故,意在说明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夫妻离散,相见无期3)“破镜能重圆?” 作者反用“破镜重圆”的典故,意在说明在反动统治者肆虐的中国,夫妻离散,永无团圆之日破镜重圆”,事见唐·孟棨《本事诗·情感》:“陈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后主叔宝之妹,封乐昌公主,才色冠绝时陈政方乱,德言知不相保……乃破一镜,人执其半,约曰:‘他日必以正月望日卖于都市,我当在,即以是日访之’及陈亡,其妻果入越公杨素之家,宠嬖殊厚德言流离辛苦,仅能至京,遂以正月望日方于都市有苍头(奴仆)卖半镜者,大高其价,人皆笑之德言直引至其居,设食,具言其故,出半镜以合之,乃题诗曰:‘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照明月辉’陈氏得诗,涕泣不食素知之,怆然改容,即召德言,还其妻,仍厚遗之 后来用“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又重新团圆2.为什么说《与妻书》是一曲爱情的颂歌,更是一首正气歌?(,3.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主题五+设计制作动画片(第二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广州版】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七年级上册+.pptx 学习项目三+编织有趣的复调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pptx 四年级语文下语文园地二.pptx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SSS 说课课件 2025--2026学年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pptx 影响健康因素多+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pptx 主题班会课件:不说一个脏字-不大声叫喊——做一名文明的中学生+.pptx 珍爱生命+绽放光彩+班会课件.pptx 确定位置 说课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册.pptx 主题五+设计制作动画片(第一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广州版】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七年级上册+.pptx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pptx 数据解密+课件2025-2026学年浙教版(2023)初中信息科技八年级上册.pptx 展望物联网+课件 2025-2026学年川教版(2024)初中信息科技八年级上册.pptx Unit+3+读说课第1课时(1)课件++2025-2026学年外研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pptx 从“要我做”到“我要做”课件--2025-2026学年上学期班级自主管理主题班会课件.pptx 战胜愤怒远离冲动+主题班会课件.pptx 拒绝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班会课件.pptx 网络安全防范课件+2025-2026学年浙教版(2023)初中信息科技八年级上册.pptx 第6课《散步》说课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x 【班级凝聚力】主题班会: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课件】.pptx 四年级语文7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