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倔强的小红教学设计.doc
4页25、 倔强的小红军教材分析: 这是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课文是一组爱国精神的颂歌《倔强的小红军》记叙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过草地时,一位小红军忍受饥饿和疲惫,又不肯接受别人照顾而牺牲的事,赞扬了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学情分析: 课文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较远,四年级的学生由于知识储备较少,因此理解课文有一定的难度为了降低难度,课前我布置学生听家长讲讲长征的故事,或上网查找相关长征资料,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 会认“”倔、惫、稞、嘛、膝、捶”6个生字,会写“倔、顾、饥、薄、段、港、狠”7个生字及生字所在的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过程与方法:1、了解通过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并在以后的习作中加以运用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并受到熏陶和感染学习重点: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了解小红军和陈赓的品质及其感情学习难点:体会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学习准备:1、 有关介绍长征的资料2、 教学课件学习时间:两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 谈话创设情境导入1、 同学们听说过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吗?你对长征了解多少?你能谈谈红军长征中的故事吗?2、 教师简介长征。
1934年10月,红军为了突破敌人的包围,保存革命力量,北上抗日,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从江西革命根据地出发,飞越乌江天险,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跨过草地,突破腊子口,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3、在长征的途中每天有许多感人的故事发生,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讲述长征中发生的故事的课文《倔强的小红军》4、齐读课题读准“倔强”一词二、 自主预习1、 借助课文中的拼音读准生字新词较熟练地朗读课文2、 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找出描写小红军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读一读三、 检查预习1、 指名认读词语,纠正生字的读音,指导书写倔强 忍饥挨饿 回顾 薄嘴唇 一段 香港 疲惫 牛膝骨捶腿 无可奈何 络腮胡子 兄弟 青稞注意:“薄”字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倔强”一词“强”中读“jiãng”,“忍饥挨饿”一词中“挨”读“ái”,“牛膝骨”一词中膝读“xī”,不读“qī”.2、 联系上下文说说“倔强”一词的意思3、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 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四、合作探究,初步感知“倔强”1、长征途中,陈赓在什么情况下和小红军相遇了?遇见小红军后陈赓是怎么做的?小红军又是怎么做的?结果是怎样的?2、哪些语句体现了小红军“倔强”的特点呢?从文中找出有关体现小红军倔强的语句反复读一读。
3、“满不在乎”是什么意思?小红军为什么会满不在乎地回答?4、小红军是分别用了那些理由说服陈赓同志的?5、小红军宁可饿死在长征途中也不肯接受陈赓的帮助,这体现了他的什么精神?五、展示归纳,理解“倔强”1、分小组汇报対合作探究部分问题的理解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陈赓和小红军的对话2、总结:长征的路上,一位筋疲力尽的老红军和一位面黄肌瘦的小红军相遇了,他们互相关心,老红军让小红军骑自己的马走,可小红军说什么都不愿接受这位将军的帮助体现了小红军的什么品质呢?六、 拓展练习1、 多音字组词薄 báo ( ) 强 jiãng ( ) 挨 ái( ) bó ( ) qiáng ( ) āi ( )2、 读一读描写小红军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人物的言行反映小红军的倔强3、 用自己的话讲一讲《倔强的小红军》这个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