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记汲黯传》原文及翻译.docx
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史记汲黯传》原文及翻译 导语:《史记》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下面和我一起来看看《史记·汲黯传》原文及翻译梦想对大家有所扶助 原文: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其先有宠于古之卫君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黯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黯学黄老之言,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小岁馀,东海大治 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客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然好学,游侠,任气节,内行修洁,好直谏,数犯主之颜色,常慕傅柏、袁盎之为人也 当是时,太后弟武安侯蚡为丞相,中二千石来拜谒,蚡不为礼然黯见蚡未尝拜,常揖之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公卿皆为黯惧上退,谓左右日:“甚矣,汲黯之戆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 汉方征匈奴,招怀四夷。
黯务少事,乘上间,常言与胡和亲,无起兵上方向儒术,尊公孙弘及事益多,吏民巧弄上分别文法,张汤等数奏决谳以幸而黯常毁儒,弘、汤深心疾黯,唯天子亦不说也,欲诛之以事弘为丞相,乃言上曰:“右内史界部中多贵人宗室,难治,非素重臣不能任,请徙黯为右内史为右内史数岁,官事不废 大将军青既益尊,姊为皇后,然黯与亢礼人或说黯曰:“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将军,大将军崇敬益贵,君不成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大将军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过于平生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 译文: 汲黯字长孺,濮阳县人他的祖先曾受古卫国国君恩宠到他已是第七代,代代都在朝中荣任卿、大夫之职靠父亲保举,孝景帝时汲黯当了太子洗马,由于人严正而被人敬畏汲黯崇仰道家学说,治理官府和处理民事,喜好清静少事,把事情都交托自己挑拣出的得力的郡丞和书史去办他治理郡务,不过是督查下属按大原那么行事罢了,并不苛求小节一年多的时间,东海郡便特别清明太平,人们都很称赞他 汲黯与人相处很孤高,不讲究礼数,当面顶撞人,容不得别人的过错与自己心性相投的,他就亲近友善;与自己合不来的,就不耐烦相见,士人也因此不愿依附他。
但是汲黯好学,又好仗义行侠,很提防志气节操他平日居家,品性美好纯洁;入朝,热爱直言劝谏,屡次触犯皇上的面子,时常仰慕傅柏和袁盎的为人 当时,窦太后的弟弟武安侯田蚡做了宰相年俸中二千石的高官来谒见时都行跪拜之礼,田蚡竟然不予还礼而汲黯求见田蚡时从不下拜,经常向他拱手作揖完事这时皇上正在招揽文学之士和崇奉儒学的儒生,说我想要如何如何,汲黯便答道:“陛下心里欲望好多,只在外观上施行仁义,怎么能真正仿效唐尧虞舜的政绩呢!”皇上沉静不语,心中气愤,脸一变就罢朝了,公卿大臣都为汲黯害怕惦记皇上退朝后,对身边的近臣说:“太过分了,汲黯太愚直!”群臣中有人责怪汲黯,汲黯说:“天子设置公卿百官这些辅佐之臣,莫非是让他们一味屈从取容,阿谀奉迎,将君主陷于违背正道的窘境吗?何况我已身居九卿之位,纵然珍爱自己的生命,但要是损害了朝廷大事,那可怎么办!” 汉朝正在征讨匈奴,招抚各地少数民族汲黯力求国家少事,常借向皇上进言的机遇建议与胡人和亲,不要兴兵打仗皇上正倾心于儒家学说,尊用公孙弘,对此不以为意及至国内事端纷起,下层官吏和不法之民都弄巧逞志以逃避法网,皇上这才要分条别律,严明法纪,张汤等人也便不断进奏所审判的要案,以此博取皇上的宠幸。
而汲黯往往诋毁儒学,公孙弘、张汤那么深恨汲黯,就连皇上也不热爱他,想借故杀死他公孙弘做了丞相,向皇上建议说:“右内史管界内多有达官贵人和皇室宗亲居住,很难管理,不是素来有声望的大臣不能当此重任,请调任汲黯为右内史汲黯当了几年右内史,任中从未废弛荒疏过政事 大将军卫青已经加倍地尊贵了,他的姐姐卫子夫做了皇后,但是汲黯仍与他行对等之礼有人劝汲黯说:“从天子那里就想让群臣居于大将军之下,大将军如今受到皇帝的敬爱和器重,地位更加显贵,你不成不行跪拜之礼汲黯答道:“由于大将军有拱手行礼的客人,就反倒使他不受敬重了吗?”大将军听到他这么说,更加认为汲黯贤良,屡屡向他请教国家与朝中的疑难之事,对付他好过平素所结交的人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