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导学案高效教学的重.doc
3页政治导学案高效教学的重、难点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形势下,各地各校都在探索实践科学有效的课改模式经过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综合课改实验学校的经验,形成适合学校教情、学情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其中,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成为普遍现象,但是具体到初中思品学科的导学案如何编写和使用,各地各校做法不一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探究这一问题,我的体会是:一、导学案基本结构:导学案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编写时间、科目、课时、编写人、学生姓名、使用说明等常项第二部分:学生预习:包括知识体系、导学提纲、重难点阐释、导学检测、合作探究等第三部分:精讲点拨、合作教学:包括重难点的处理、小步强化、师生互动、知识链接、知识记忆、合作探究等第四部分:巩固提升,当堂检测,反思等 二、导学案下发及完成形式:1、上课前一天,将“导学案”发给学生,正式上课前收齐后适度批阅,上课时再发给学生任课老师可以对“导学案”进行补充完善,即二次备课 2、课上将“导学案”发给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一环节复习+预习) 三、导学案的使用: (一)课前: 1、上课前一天,教师将“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本预习预习过程中要求勾画出课本的知识点并写上标注,梳理基础知识脉络,并将生疏和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导学案上做好标记。
要求所有的学生必须自行解决“导学检测”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做拓展题 正式上课前收齐后适度批阅,任课老师针对“导学案”了解学清,进行补充完善 2、如果是课上发导学案,学生完成后可当堂展示成果,也可边讲新课边反馈矫正但要注意完成的时间,不能太长也可以小步分知识块进行解决,可能效果更好二)课堂: 课堂一般分四个部分:基础知识处理(知识归纳形成系统)、重难点处理(精讲精练、合作探究)、记忆与巩固、当堂检测 1、指导学生搞好课堂学习良好的课前准备,注意力集中,及时弄清教材思路和教师讲课思路,有选择地做好笔记,较强的参与意识注重教材内容:A.泛读法,即广泛阅读,以扩大知识面,促进知识迁移;同时,要有鉴别地读,必须安排好时间,不能单从兴趣出发B.精读法,即对某些能直接提高功课水平的知识点抓住不放,认真钻研,以求深知C.深思法,无思则无获,深思则深得要善于多角度思考和独立思考,敢于质疑问难给学生适量的时间记忆预习过的教材基础知识记忆结束进行“记忆检测”和“知识链接”以上属于基础知识部分2、基础知识完成后,进行重难点的处理,方法是“精讲精练”“合作探究”或二者融合合作探究穿插于精讲精练之中也可在处理基础知识的过程中进行重难点的解决)实施“精讲精练”策略,它是一种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教学策略。
它是一种有效呈现知识和有效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所谓“精讲”就是指教师对基础知识用少而精的语言,抓住中心,揭示教材中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以讲促思,以讲解惑,讲清知识的纵横联系,讲清知识发生和发展过程,讲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等通过“精讲”可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多动,即动脑、动手、动口等因为学生注意力集中听课,时间是有限的,讲多了影响教学效果要精讲就要突出“重点”,所谓突出重点指: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分析,学懂重点;组织讲评,突出重点;练习设计,紧扣重点;板书设计,标出重点;直观演示,体现重点;课堂提问,问在重点;归纳小结,点出重点等重点知识解决了,一堂课的任务基本完成所谓“精练”,是指练习要少而精,虽然练习对技能学习有促进作用,但是过量的练习,会产生两个消极作用:一是阻碍技能的掌握;二是导致技能的退化所以向学生提供的练习,要有目的性、层次性、递进性、探究性、典型性和综合性,练习方法要多样化,提高学生练习的成功率,使学生在“精练”中提升学习效果合作探究:将合作探究的题目的思路在组内进行交流、讨论,形成组内共识;然后每个小组将本组的答案展示,由同学和老师给予点评 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理论指导的同时,指导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实际学习行动,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形成一种学习能力。
督导时要注意对课堂中的调控,不一定都是对“问题生”的调控首先是目标调控,即要考察三维目标的贯彻度和达标度;其次是“度”的控制,即控制思维的密度,内容的深广度,教学的进度,训练的程度,使师生处于“共振”状态最后是对课堂问题行为的调控同时,还提倡“同步反馈”,其中“同步”指:与学习内容同步;与学习进程同步;与练习过程同步;与学生心理兴奋点同步等3、最后完成“当堂检测”进一步巩固课堂学习成果 首先习题的设计非常重要,当堂检测的习题要少而精,必须紧扣当堂检测的知识点,这样既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又能训练学生的思维,检测学生是否对知识理解,并学以致用第二,当堂检测的问题英面向全体学生,要注意难易程度的把握在题的设计上要有基础知识的训练和综合能力提高的分类练习题潜能生做的基础训练,优等生在做完基础训练同时做综合能力训练加大训练量第三,当堂检测必须要有计划性:课堂检测应遵从多层次,小循环,勤反馈的原则,重点反馈学生对知识难点的掌握情况,可采取书写的方法,此阶段题不易过多,仅限于为教学环节服务第四,当堂检测的方式必须灵活可采用“一张纸”的方式,利用下课前5分钟进行限时练习,做完后当堂订正或带走批改第五,当堂检测必须要落到实处。
当堂检测后要及时从数量和内容上做好统计,一方面不可不问不闻或加大指责,对出现问题应归纳后用黄色的粉笔,讲倾向性错误写在黑板相应位置,引导学生讨论错误原因,并说出错因和更正理由,在此时间同时要给予学生以肯定和鼓励,然后再引导学生归纳并上升为方法和理论并能举一反三对于本次检测未过关的学生必须做到公示,如果条件允许,可有针对性地进行一对一讲解后再检测,由学生定时间,教师重检测,加强学生对检测知识的认识,形成压力,产生动力,促使其上课认真听讲,正确地对待第六,当堂检测必须纠错,补错要及时检测就是为了发现问题,发现了问题并解决了问题才是关键因此最后必须让同学补错,整理错误的题,并记在记错本上,这样有助于巩固知识,做到心中有数总之,只要把握好了课堂检测,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课后: 1、上完课后,要求老师和学生分别在“导学案”的空白处写教后记和学后记 2、每隔一周,将“导学案”进行整理,装订 说明:教师工作:⑴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形成有本班特色的预习提纲 ⑵设计出课堂教学的互动方案 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导学案,教师设计出“导学”,通过诱导质疑自学,唤起求知欲望,导学案的优势在于:它能把一节课的内容浓缩到一张纸上,而且学习目标、重点难点、预习问题、反馈练习、课外资料拓展等等都体现在上面。
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重点内容,复习巩固时手里有个路标学生工作:通过预习解决识记级、理解级问题,对应用级、拓展级问题形成初步困惑,以便带入课堂 导入新课时可以进行课前复习,结合学科特点,对上节课出现的遗漏点、重要知识点或与本课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巩固也可创设教学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陶冶情操,大约时间3分钟) 在展示环节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敢想、说、问、演、答,张扬个性,释放潜能基本原则:预习先到,学为主体,全员参与,师生互动,易讲难引,少讲多练,展示为主,当堂消化,减少作业,前后衔接 以上是对初中文综学科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的一些见解,广大教师只要能认真钻研、集思广益、不断探索,一定能设计出更科学、更实用、更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的优秀导学案来 这是我对初中思品学科高效课堂教学的粗浅认识,还需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我会认真学习专家讲座,努力钻研,力争在初中思品教学的研究中与大家一起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