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产业深度研究报告.docx
34页新能源产业深度研究报告一、新能源车:电动化时代全面开启,迎接高速增长黄金十年L1全球共振,新能源车销量持续向上1.1.1中国:补贴弱化,优质车型驱动内生消费国内新能源车市场步入快速成长期,2021年销量和渗透率同比双双翻倍复盘国内新能源车行业的发展历史,可以将其主要分成以下三个发展阶段:(1) 2013-2015年,产业孕育期很大程度上依靠政府牵头引导,通过高补贴政策扶持产业发展该阶段新能源车渗透率不足1%O(2) 2016-2019年,产业完善期政策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一年一修,补贴逐步退坡更加侧重技术发展,鼓励高性能车型发展该阶段,产业链供应基本成熟,年销量实现了百万辆的突破,渗透率从1%到4%以上3) 2020年起,产业高速成长期优质爆款车型频出,市场消费需求被进一步激发,对补贴的依赖逐步弱化国内产业链成熟,出现全球龙头公司销量和渗透率的增长步入快车道根据中汽协数据,2021年1-10月国内新能源车合计销量252.6万辆,同比增长182%,已远超2020年全年136万辆的销量渗透率方面,1-10月合计销量的渗透率为12.06%,相比2020全年的5.41%提升6.65pctso根据产业发展规律,一旦10%是导入期和成长期的分界点,一旦突破临界点将迎来质的飞跃。
我21年月销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不断抬高全年预期;Q3淡季销量大超预期,我们预计全年销量330-340万辆从月度销量数据来看,将全面切换成铁锂电池目前,中国销售的Model3和Y已经搭载了磷酸铁锂电池,汽车售价也有所降低Model3/Y的起售价分别下调至23.59/27.6万元今年10月27日,戴姆勒集团CEOOIaKallenius表示,其豪华汽车部门梅赛德斯-奔驰将转向使用磷酸铁锂电池奔驰将从2024和2025年开始在下一代车型中(如EQA和EQB)使用磷酸铁锂电池我们认为磷酸铁锂的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1.2.3负极:行业总产能盈余,核心在于石墨化自供配套能力石墨化高能耗环节,能耗双控下产能紧张石墨化工序为高能耗、高污染的加工环节,单吨能耗最高可达1.4〜1.5万度电,常受到环保监管的限制在能耗双控下,今年以来全国各省市陆续出台了能控的相关政策,用电量管控收严,内蒙古、云南、江苏等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停电限产,石墨化产能受到影响根据鑫锣锂电数据,负极石墨化加工费已经从年初的1.5万元/吨涨到11月中旬的2.45万元/吨,涨幅63%近期限电情况有所缓解,但是受到环保限产的影响较大,因此市场整体开工情况将有所下降,原料价格相对平稳,负极石墨化供不应求,下游市场整体保持较为旺盛的需求,负极材料企业整体生产受限,货源紧张。
生产工艺由垢蜗炉切换成厢式炉增产降本负极材料装炉方式主要分为两种:1) 土甘蜗炉,为主流装炉方式,路线较为成熟,对摆放精度等要求较低由于帝蜗为圆柱体,其密堆积后中间仍会产生缝隙,因此需要在土甘蜗间填充石油焦及保温电阻料以构成电流回路;2)厢式炉:直接将炉芯用石墨板材分割成若干长方体腔室,由于石墨板材具有导电性,各厢体件无需保温电阻料可增大有效容积及使用效率,达到增产降本的目的但由于对厢板拼接精度及装料吸料有技术要求,厢式炉路线有一定的技术壁垒,仅少数头部企业掌握此技术装炉方式切换可使单炉年产能提升50%,并降低单位重量材料加工成本约40%〜50%,降本幅度大1.2.4隔膜:产能扩张竞速下,龙头企业锁定优质设备厂隔膜环节壁垒较高1)产品性能指标要求高,需要有很强的技术研发能力:隔膜产品具有孔径、孔隙率、穿刺强度、厚度等多方面的性能指标要求,企业需要具备稳定高效生产高良品率、高分切收得率的能力;(2)1艺方面,设备参数调试需要长时间know-how积累:需要对机器设备的各项参数进行调整,以得到稳定工艺生产状态,一般需要3年左右时间;(3)认证周期长,客户黏性强:动力电池隔膜需要电池厂和隔膜厂合作研发,国内电池客户需要9-12个月,海外电池客户需要18-24个月的认证周期。
一旦双方确认合作,供应关系稳固,会有很强的客户黏性4)重资产投入,资本开支大,对企业资金要求较高:隔膜属于重资产行业,从固定资产/资产总计来看,隔膜企业固定资产占比在40%以上,显著高于其他中游材料企业,每亿平米基膜固定资产投资在1-1.5亿元以上1.2.5电解液:原材料供给紧张价格上行,产业链一体化布局企业优先受益电解液上游合成产业链较长,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很关键电解液的上游涉及很多化工合成环节,产业链很长,而且部分原材料相对小众,前几年产能不大,目前处于供不应求的情况,涨价幅度较大,对电解液的成本有很大影响向上具有原料自给能力的电解液厂商竞争优势会比较明显六氟磷酸锂的产能约束和价格上涨对电解液影响较大电解液每万吨电解液的资本开支约0.2-0.3亿元,不属于重资产行业,建设周期也相比于其他中游环节更短,10万吨产能建设周期约为1年六氟磷酸锂(6F)在电解液成本中占比最大,为电解液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原材料涨价和行业供需错配的双重因素叠加下,20年下半起年6F价格快速上涨由于环评影响、设备定制和产品认证周期较长等因素,新建产能投产需1-1.5年,短期内产能扩张有限,头部企业或享受业绩与估值的催化效应。
二、光伏:利好政策相继出台,短期博弈不改长期高增趋势2.1国内需求:能源转型有望加速,分布式装机迎来大发展2.1.1长期:政策加速能源转型,电站价值迎来重估能耗双控审查趋严,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消纳为进一步提升各地对于节能减排的重视程度,国家发改委在2021年8月17日正式印发《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在能耗强度降低方面,包含云南、江苏在内的9个省(区)上半年能耗强度不降反升,被评为一级预警,另有10个省上半年能耗强度降低率未达到进度要求,为二级预警,其中对于一级预警地区,除国家规划布局的重大项目外,2021年暂停“两高”项目节能审查;在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方面,包括云南、江苏在内的8个省(区)被评为一级预警,另有5个省(区)被评为二级预警2021年9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在能耗双控趋严的背景下,推动实现能源利用效率以及能源结构等多方面的优化,核心在于控制化石能源消费与鼓励可再生能源使用在能源结构优化方面,方案提出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和绿色电力证书交易等情况,对超额完成激励性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的地区,超出最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的消纳量不纳入该地区年度和五年规划当期能源消费总量考核。
2020年有14个省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比例高出激励值,18个省可再生能源消纳比例高出激励值展望2021年,在能耗双控政策下,绿证和绿电交易有望加速,减缓各省能耗双控压力碳交易机制逐步完善,CCER有望为电站带来价值增量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上线,配额交易价格在40元/吨以上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上线交易,首批纳入碳排放配额管理的是2225家发电企业和自备电厂,未来随着配额分配方式、行业排放数据逐步完善与成熟,将逐步纳入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等高排放行业开市以来,碳排放配额的交易价格在40-60元/吨区间,截止11月24日,CEA收盘价为42.96元/吨,交易价格相较独立的试点市场更为稳定,也能实现对于配额的公允定价开展绿电交易试点,推动可再生能源社会效益变现开展绿电交易试点,满足绿电消费需求,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加速电力系统向新能源转型根据国家发改委体改司2021年9月7日发布的新闻,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复函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推动开展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开展绿电交易,一方面可以满足在社会责任驱动下,电力用户对于消费绿电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直接交易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同时可以将绿电的环境属性变现,产生的绿电收益进一步支持新能源发展,实现共赢;绿电交易的完善,将加速电力系统向新能源转型。
整县推进带来户用装机需求释放,分布式将迎来加速发展整县推进充分挖掘户用装机空间2021年6月20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下发《关于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方案要求,在县(市、区)一级行政区域内,各类建筑屋顶总面积中,安装光伏的部分需不低于一定比例2021年9月14日,国家能源局公布了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的申报情况,676个试点县全部列入开发试点名单区别于集中式光伏电站布局集中在西部地区,整县推进有望充分挖掘中东部地区的分布式光伏资源,加速推动能源转型通知中明确,2023年底前,达到20%〜50%屋顶光伏安装比例要求的地区,可成为开发示范县,此举有望进一步提升地方政府积极性,加速整县资源开发进程2.1.22021年:存量项目加速装机并网,户用打开成长空间以消纳为导向,健康推进新能源发展2021年5月2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称为《通知》)根据本次《通知》,以后国家将下达各省年度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通过消纳责任权重来引导各地新能源新增装机规模,而2021年新能源建设并网采用保障性并网和市场化并网多元保障机制,其中2021年保障性并网规模不低于90GW,对于保障性并网项目之外的项目,可以采用市场化方式进行并网,通过自建、合建共享或购买服务等市场化方式落实并网条件。
存量项目纳入保障性并网,加快推动存量项目建设本次《通知》明确指出2020年底前已核准且在核准有效期内的风电项目、2019年和2020年平价风电光伏项目、以及竞价光伏项目直接纳入保障性并网项目范围,各省2021年保障性并网规模也主要用于安排存量项目对于存量项目而言,在今年并网可以不用参加竞争性配殆,经济性有所保障,存量项目有望加速在今年完成并网2.2海外需求:减排目标逐步强化,光伏发展迎来全球共振2.2.1美国:拜登新政重申排放目标,2030光伏装机有望接近125GW美国重申2030年将减少一半温室气体,2050年达到净零排放继2月19日美国政府宣布重新加入《巴黎协定》,并重申2035年实现100%清洁电力的目标后,拜登于11月1日在气候峰会上再度申明将在2030年前减少50-52%温室气体排放,并在2050年达到零净排放预期增速提升,2030年光伏年均新增装机量有望达到125GWO拜登政府在气候峰会上重申,到2030年,美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在2005年水平上减少50%~52%根据SEIA估计,为达到该减排目标,光伏发电占比有望在2030年达到30%,该目标要求美国光伏装机量须近850GW,年均新增装机量将从2020年的19.2GW增长到2030年的约125GWO222欧洲:碳中和目标明确,主要各国均将迎来装机快速增长德国重新成为欧洲最大光伏市场,2021年装机量有望达到7.0GWo德国于2020年底通过的新《可再生能源法案2021XEEG2021)设定了到2050年碳中和的目标,以及到2030年100GW太阳能发电能力的目标。
根据SolarPowerEurope的预测,2021年德国光伏装机量将达到7.0GW, 2025年将达到13.5GWo荷兰SDE+补贴项目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