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上6-2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说课.pdf
5页WORD格式 -可编辑 -专业资料 -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说课稿青岛市崂山区华楼海尔希望小学蓝彩艳这节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 (青岛版)六年制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信息窗2 的内容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 、 “教法、学法设计” 、 “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部分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今后继续学习百分数、比和比例等知识的重要基础因此,这节课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教材通过最早发现的3 个秦兵马俑坑的情境,引入对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学习教学对象是六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知识储备上,已经掌握了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四则运算根据上述分析,结合课程标准,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1知识与技能:借助画线段图的方法分析分数乘法(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数量关系的过程中,掌握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完整的思维和清晰的语言表达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略中国的古老与文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交流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借助线段图理解掌握稍复杂的有关分数乘法(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理解掌握稍复杂的有关分数乘法(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准备:直尺、学习纸二、教法、学法本节课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WORD格式 -可编辑 -专业资料 -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师生、生生不断对话交流的过程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特点,注重运用引导、观察、比较、讨论法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过程这节课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为教学指导思想,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成预设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课前通过播放世界“八大奇迹”的视频资料,激发学生对“八大奇迹”的探索欲望上课伊始,我顺势引导: “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了解了世界的八大奇迹,其中我国的秦兵马俑还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看看我们能用数学知识解决哪些问题学生根据情境获得信息、提出“2 号坑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从而引入下环节的教学二)探究方法,建立模型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如下几个环节:1. 分析理解题意为了帮助学生弄清题意,在这一环节,我主要引导学生弄清楚“是把谁看作了单位1 ”?为下面学生的自主探索做好铺垫2独立尝试,探索问题在这一环节中,我先引导学生独立画线段图展示思考过程,然后再解决问题通过教师巡视发现不同方法,有助于在下一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与交流3组间交流,建立模型通过巡视展示不同的方法,方法1:20000-20000107=20000-14000 =6000(平方米)-WORD格式 -可编辑 -专业资料 -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在方法 1 的展示中,我先引导学生“你能说一说你们的线段图是怎么画的吗?”,并根据学生的叙述,演示线段图画法,规范线段图的画法学生充分的理解题意后,再追问“为什么这样列式?” ,这样学生就能清楚的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最后同桌借助线段图再交流解题思路,这样就为方法2 的交流做好了知识上的铺垫与准备。
学生充分的理解方法1 之后,我再进行方法2 的展示交流:20000(1-107)=20000103=6000(平方米)有了方法 1 的铺垫,在方法2 的交流时,我则重点追问“为什么这样列式?”引导学生弄清楚与方法1 不同的解题思路,同时为下面的“对比方法,沟通联系”做好铺垫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线段图的画法,在介绍了前两种方法后,我将学生画线段图可能出现的错误进行展示:展示后,重点追问: “比较这种画线段图的方法和前两种有什么不同?”“哪种方法更合适?为什么?”两个有层次的追问,能使学生认识到“这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所以只用一条线段表示 ”也为信息窗 3 两部分的关系做好了铺垫4对比方法,沟通联系这一环节,我主要是引导学生思考“第一、二种方法有什么不同点、相同点?”通过对比使学生认识到两种方法虽然在解题思路上有所不同,都是把3 个坑的总面积看作单位 1,都需要用乘法解决都利用了我们前面学习的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需要用乘法解决,进而揭示本节课的课题这样的对比沟通,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20000 平方米1 号坑和 3 号坑:2 号坑:?平方米-WORD格式 -可编辑 -专业资料 -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解题思路,同时帮助学生养成对比、联系地看问题的习惯。
三)应用模型,解决问题巩固练习是学生深化知识,掌握技能的重要途径本课我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围绕重点、难点设计了多层次的练习1还剩多少页没有读?我先让学生独立画线段图思考,再组织交流这一题是基本练习,能够检查、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2一瓶 1000 毫升的饮料,倒出它的52,瓶中还剩下多少毫升?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我重点根据学生不同的列式追问“两种解答方法的异同”,沟通方法之间的联系“都是把整瓶饮料看作单位1,都需要用乘法解决”3对比练习看图列式通过这两个新旧问题的对比练习,既可以帮助学生回顾旧知,又能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学生对比看问题的习惯4变式练习六年级一班有 48 名同学,其中41的人参加篮球训练,31的人参加足球训练,剩下的参加棋类活动参加棋类活动的有多少人?这一问题较前面的练习增加了一个信息量,学生有能力自主尝试解决所以我先让学生自主尝试,再在全班交流这一变式练习目的是改变学生定式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5发展练习我已经读了这本书的共80页53我们五年级折了其中的31我 们 六 年 级 折了其中的103WORD格式 -可编辑 -专业资料 -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两个年级一共折了多少只?在展示学生不同的解题方法后,我重点提问“观察这两种方法你发现了什么?哪种方法计算更简单?”使学生认识到“应用了乘法分配律,把这两种方法进行巧妙的转化,会使我们的计算更加简便,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合理的选择合适的方法。
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整个练习设计层次清晰,既有基础练习,又有拓展练习,并注重让学生在练习中有新的思考,新的感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为后续深入学习做好孕伏四)引导总结,构建网络我这一环节,我借助教材中的丰收园,并在果篮外增加了3 个生成性的绿苹果,直面课堂生成,灵活地引领学生从“积极”“合作”“会问” “会想”“会用”等我方面全面回顾梳理,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培养学生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四、板书设计这是我的板书,这样设计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有利于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一共90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