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东莞市樟木头镇总体规划(2016-2030年).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亦***
  • 文档编号:199863049
  • 上传时间:2021-10-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2.91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东莞市樟木头镇总体规划(2016-2030年)【条文•图集】目录第一章总则第1条编制目的第2条规划范围第3条规划期限第4条地位和作用第5条规划依据第二章城镇发展目标第6条城镇发展目标第7条城镇性质与职能第8条人口规模第9条用地规模第三章产业发展规划第10条产业发展目标第11条产业发展重点第12条现代制造业发展策略第13条商贸服务业发展策略第14条文化旅游业发展策略第四章空间管制规划第15条空间规划思路第16条空间管制要素第17条三区划定第18条生态控制线第19条“绿线”范围和管控要求第20条“蓝线”范围和管控要求 第21条“黄线”范围和管控要求 第22条“紫线”范围和管控要求 第23条城市开发边界管制 第五章空间布局与土地利用 第24条空间发展战略第25条空间结构第26条重点片区规划指引第27条建设用地布局第28条土地兼容性指引第29条居住用地规划第30条保障性住房第31条工业用地规划第32条仓储用地规划第六章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第33条公共服务体系第34条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第七章绿地系统规划第35条规划目标第36条绿地系统结构第37条绿地系统布局第八章总体城市设计第38条城市设计目标第39条整体风貌特色第40条密度分区第41条重点地区城市设计指引第九章综合交通规划第42条发展目标及策略第43条对外交通第44条公共交通第45条道路交通第46条慢行交通第47条静态交通第十章市政工程规划第48条给水工程第49条污水工程第50条雨水工程第51条电力工程第52条通信工程第53条燃气工程第54条环境卫生工程第55条市政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及地下管线综合管廊规划第十一章综合防灾工程规划第56条综合防灾目标与原则第57条消防工程第58条防洪排涝工程第59条防震减灾工程第60条人防工程第61条避难疏散规划第十二章环境保护规划第62条水环境功能区划第63条大气环境功能区划第64条声环境功能区划第65条饮用水源保护区划第66条环境影响评价第十三章城市更新规划第67条总体策略第68条改造规模第69条重点更新地区第70条改造政策分区和管控要求第十四章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第71条历史文化保护目标第72条历史文化保护措施第73条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第十五章旅游发展规划第74条旅游发展定位第75条旅游发展战略第76条旅游发展空间布局第77条旅游线路发展规划第十六章规划实施第一节近期建设规划第78条近期建设目标第79条规划年限第80条近期建设规模第81条近期建设综合计划第二节规划实施与保障第82条生态控制线调整指引第83条完善规划管控机制第84条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及调整指引第85条已批建设项目处理规定第86条完善动态维护机制第87条完善规划决策机制第十七章附则附表1:镇域空间管制要素一览表附表2:城乡用地汇总表附表3:建设用地平衡表附表4: “四线”管制要素一览表附表5:主要公共服务设施一览表附表6:主要市政公用设施一览表附表7:樟木头镇综合交通枢纽一览表附表8:樟木头镇规划道路一览表附表9:樟木头镇交通要素管控一览表附表10:樟木头镇未定级不可移动建筑一览表附表11:樟木头镇未定级重要传统村落一览表附表12:樟木头镇镇级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附表13:近期实施项目一览表第一章总则第1条编制目的为指导樟木头镇的城市建设和发展,贯彻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 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 范,编制《东莞市樟木头镇总体规划(2016-2030年)》(以下简 称为“本规划”)o第2条规划范月本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为樟木头镇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 11834平方公里。

      第3条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6-2030年,近期至2020年第4条地位和作用本规划是指导樟木头镇建设和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法 定文件,是城市建设和规划管理的基本依据编制下层次控制性详细 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以及规划区内的各项建设活动,应符合本规划 涉及空间布局和城市建设的相关规划,均应与本规划相协调第5条规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4)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6) 《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2002)(7)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8)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9) 《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10) 《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2012)(11)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12)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新型城镇化发 展的意见》(13) 《珠江三角洲城乡规划一体化规划(2009—2020年)》(14)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年)》(15) 《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5)(16) 《东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17) 《东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5-2020年)》(18) 《东莞市轨道交通规划(2012-2040年)》(19)《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编制中)(21)《樟木头镇总体规划(2002—2020)》(2004)(22)《樟木头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2010)(23)其他相关规划及其它国家和地方政策法规等。

      第二章城镇发展目标第6条城镇发展目标珠江东岸塑胶、粮油商贸重镇,珠三角区域性文化休闲旅居中心, 东莞东南组团山水融城副中心第7条城镇性质与职能城市性质为:珠江东岸塑胶、粮油商贸服务重镇;珠三角麒麟文 化、客家文化特色的休闲旅居中心;东莞东南组团对接深圳现代制造 业基地城市职能为:区域性商贸服务重镇;珠三角文化休闲旅居中心; 东莞东南组团副中心;对接深圳先进制造业城镇第8条人口规模近期(至2020年):樟木头镇常住人口规模为19万人;远期(至2030年):樟木头镇常住人口规模为27万人第9条用地规模规划至2030年,全镇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为2940平方公里,其 中城市建设用地规模2847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为 10544平方米/人第三章产业发展规划第10条产业发展目标以现代制造业为基础,现代商贸业为核心,文化旅游为驱动,构 筑综合性新型产业功能体系近期目标:至2020年,樟木头产业发展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长期目标:至2030年,樟木头完成后工业化时期,向技术密集 型产业转变 第11条产业发展重点樟木头镇重点发展高端装备等现代制造业与粮油塑胶等现代商 贸业,推进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智能制造产业与现代商贸物流集群发 展,大力发展高分子材料、数控电子、高端装备等先进制造和高新技 术项目,完善建设塑胶、粮油批发市场,打造辐射东莞乃至全省的批 发商贸专业镇。

      第12条现代制造业发展策略通过“优化存量,引入增量”,推动制造业高端化进程1)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通过“机器换人”和技术改造等手段, 促进传统电子设备、塑料玩具制造业的转型升级2) 以高铁、城际轨道的建设为契机,加快承接深圳外溢制造 业,积极引进局分子材料、数控电子、局端装备等先进制造和iWj新技 术项目,提升樟木头镇制造业的区域竞争力第13条商贸服务业发展策略借助高铁经济强化商贸服务优势,以“互联网+”引领专业市场转型, 打造东南组团商业贸易服务中心1) 以高铁和城际轨道为契机,重新确立樟木头镇商贸服务特 色镇的比较优势2) 通过引入“互联网+”(包括:电子商务、物联网、云平台等), 发展020电子商务专业市场电子平台,重点推动塑胶原料贸易市场 向高端塑胶研发制造、现代物流、综合性展会展贸一体平台的融合发 展,将樟木头打造成为引领周边地区商贸服务的中心第14条文化旅游业发展策略树立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打造“文化+休闲”的旅居小镇1) 文化旅游融合以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以客家文化、观音 文化为引领,整合樟木头镇观音山、旗岭山、银瓶山、宝山等优势旅 游资源,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2) 突出健康养生特色,重点打造保利低碳生态城、天泰健康 产业园区,同时结合房地产开发和商贸服务业,推进“产城旅一体化” 进程,探索全国领先的“旅居城镇化”模式。

      U!第四章空间管制规划第15条空间规划思路结合现有城镇格局、用地适宜性等现状发展限制条件和区域发展 趋势及微增长等政策发展要求,分析樟木头未来的空间拓展方向,逐 步从“交通导向”转向“全域统筹”、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探索 樟木头城乡用地内涵式集约发展的提质增效之路第16条空间管制要素樟木头镇空间管制要素包括森林公园(3处)、饮用水源(4处)、 永久性基本农田/基本农田、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等管制要素和管控 要求详见附表1第17条三区划定1全镇划定禁止建设区7864平方公里,约占规划总面积的 6645%o禁止建设区主要包括市级以上的自然保护区、生态公益林、 自然公园、一级水源保护区和永久性基本农田等生态系统极敏感和高 度敏感区域禁止建设区实行最严格的管控措施,禁止从事与生态保 护无关的开发活动,以及其他可能破坏生态环境的活动2. 全镇划定限制建设区860平方公里,约占规划总面积的727%o 限制建设区主要包括基本农田、重要生态斑块、重要生态廊道、重要 生态节点及其它生态高敏感的区域等限制建设区以生态保护为主, 严格控制有损生态功能的开发建设活动3. 划定规划范围内其余地区为适宜建设区,总面积3110平方 公里,约占规划总面积的2628%0各类城镇建设活动应严格控制在 适宜建设区范围之内,根据资源环境条件与规划要求,科学合理地确 定开发模式、规模和强度。

      第18条生态控制线1. 与“三区”协调,形成统一的空间控制线管制体系生态控制线 实行两级管控,一级管制区为禁止建设区范围;二级管制区包括限制 建设区,以及适宜建设区中的连片农林用地、重要交通市政廊道防护 绿地、大型城市公园绿地和其它需要管控的区域2. 划定樟木头生态控制线8811平方公里,占镇域总面积的 7445% o第19条“绿线”范围和管控要求将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宝山森林公园、旗岭森林公园3处生态 公园和龙仙公园、新村坑公园(暂定)、塘吓埔公园(暂定)、樟木 头村公园(暂定)、南城公园(暂定)、均麻岭公园(暂定)、河岸 公园(暂定)、樟洋公园(暂定)等8处主要社区公园以及广深铁 路、石马河沿线绿地等其它绿地纳入绿线进行“定界”管控其他绿地 作“定量”管控,在保证总量不减少的情况下,具体边界可由下层次规 划调整优化和深化落实城市绿线应严格按照《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管控樟木头镇城市绿线控制范围内划定建设用地规模为174平方公 里第20条“蓝线”范围和管控要求将箭竹排水库、上南水库、仙泉水库、黄泥乙水库4。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