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语文教材一纲多本.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凯和****啦
  • 文档编号:196432308
  • 上传时间:2021-09-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72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语文教材一纲多本 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语文教材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有人欣喜地看到语文教材从“一纲一本”走向“一纲多本”,欢呼教材改革最终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作为一名一线的中学语文老师,笔者觉得这样的赞唱歌得为时过早 首先,新编语文读本难以真正进入语文必修课课堂 目前,绝大部分中学的语文课本都是一样的面孔,尤其是高中我省除南京外国语学校、南师大附中等4所重点中学外,全部高中语文教材都是20XX年开头发行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试验修订本)广西训练出版社出版的《新语文读本》以及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青春读书课》语文读本,尽管在专家学者和语文老师中都获得了赞誉,但绝大部分中学还是持观望态度 《青春阅读课》的编写者严凌君老师就职于深圳育才中学,钱理群教授曾特地撰文赞扬这套语文读本据《中国青年报》介绍,在育才中学,《青春阅读课》也只是选修课,且选修同学只占同学总数的1/10,唱不了语文课堂的主角笔者无意指责对教材使用有决策权的领导们,一套教材是否编写得胜利,取决于教学实践的检验,即使以小循环来试用,也要用3学年的时间,换新教材究竟不是简洁如吃螃蟹者的英勇,它关系到这一届同学的学习成果和命运,关系到这一轮老师的业绩和毁誉。

      进一步设想,学校打算使用新编教材,也会面临上级或家长的质疑和压力几年前,笔者所在的学校经过反复论证,广泛征求师生意见,高中部开头使用周正逵先生主编的人教版语文试验课本,语文老师们至今还经常遭受家长的诘问,家长们内心肯定不同意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教材的试用者,即使事后证明是受益者 其次,新编语文教材在传统教学法中难以突围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滞后会导致穿新鞋走老路,画虎不成反类犬 叶圣陶先生关于教材有两段名言:“语文教材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者将来需要读的同类书中举出来的例子”“学问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需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课本这就是叶老的“例子说”和“凭借说”但是在多年来的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却形成了一种不言而喻的视课文为神圣的职业意识,追求课文至上,上课的任务就是让同学不留任何缝隙地吃透课文,把握课文的每处细节因此在课堂上用各种方法重复课文,在课外布置繁重的作业消化课文在20XX年使用人教版试验教材时,许多语文老师就叫苦时间不够用,在上海的一期课改中,很多语文老师也喊新编教材来不及教尽管现在新编的语文教材以人为本,贯穿了语文教学的新理念,但禁得住这种教法下的分尸式肢解吗?更有甚者,我们还有一批离开了教参书就不能教书的先生,偏偏新教材编写者们对教参不屑为之,新编教材自然就更加难以得到这部分老师的欢迎了! 第三,新编语文教材在高考成果这位婆婆面前是永久的小媳妇,再热血沸腾豪情万丈,在婆婆面前也得忍气吞声,低眉顺眼。

      作为一名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准绳的老师,你可以勇于创新,大胆实践,但是你却无法藐视高考 新编语文教材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缺少配套练习,由于题海战术不符合课改精神,但是老师不放心,同学不信任,家长不答应以20XX年开头使用的人教版试验教材为例,新华书店配套的各种指导用书、同步练习不下几十种,其宗旨就是要搭起教材与高考试题之间的桥梁新编语文教材是听从新课程标准还是听从《高考说明》,在这二者尚没有完全合拍之前,教者和学者必定会屈服于高考笔者使用的周正逵先生主编的试验语文教材,其编写理念和思路在当时都极具前瞻性,但是在教学中仍不时遇到同学和家长的质疑,怎么找不到同步的资料?这套试验教材是否与高考考试大纲脱节?因此,新编语文教材教学实施当中还受到中、高考考试内容与形式的瓶颈制约 那毕竟如何才能打破坚冰,将“一纲多本”的理念真正落实到课程改革中呢? 首先,人们的头脑要解放思想、澄清概念 早在1993年,钟启泉先生在陕西人民训练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学科训练论析》中就指出,“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但它不过是一种成分”王荣生先生在他的博士论文《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一书中也说,语文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详细形态层面的概念……它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教科书被列为几十种课程资源的一种那种把教材视为教学的惟一打算因素,忽视老师的建构作用,是学问再现性教学模式的遗留观念 我们当然要充分熟悉教科书尤其是必修课课本的重要性,但同时,我们肯定要糊涂地熟悉到,教科书的使用关键在“人”,要破除对教科书的迷信在从事课程改革理论讨论的专家学者那里,新的教材观已逐步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在训练管理者尤其是那些教材使用决策者的头脑里,以及千千万万个同学家长的头脑里,他们是否对教科书有了新的熟悉,在教材观上与时俱进了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教材改革不仅仅是编写者的事,也不仅仅是语文老师的事,而是需要在训练领导者以及整个社会层面的人们头脑中进行一次教学观念的革命 此外,肯定要把教材的选择权交给语文老师和同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生本训练”的观念已深化人心,但在课改中面临实际问题时,很多人还是心存顾虑在学校语文中,对教科书的学习是一种特别的阅读活动,是同学、老师、教材编写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维碰撞和心灵沟通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个体与教材作品中的进行直接对话应当是中心,这才能体现一切为了同学进展的课改宗旨。

      选择教科书的动身点,应当取决于什么样的教科书才适合同学,而不是什么样的同学才适应教科书 语文老师则应当拥有选择教科书的其次发言权,教科书在赢得同学的宠爱之外,还必需能让老师充分拥有建构和发挥的空间,有利于老师在教学中形成共性化风格,有利于老师引导和促进同学和教科书之间的对话 “一纲多本”是语文课程改革进程中必不行少的一环,教材编写者们在新课改的旗帜下已经迈出了英勇的第一步,而要真正进入“一纲多本”的百花园,尚有待于我们每一个训练工做出英勇的探究、不懈的努力 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