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现代史总复习.ppt

31页
  • 卖家[上传人]:lcm****801
  • 文档编号:91151345
  • 上传时间:2019-06-2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720.86KB
  • / 3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现代史(1949年至今),,第1-3单元 (时间),第4-6单元 (主题),,,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1949—1953),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1953—1976),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976—2017),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主题:民族、统一),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主题:国防、外交),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和社会生活 (主题:科技、文化、社会),第一单元小结,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2课 抗美援朝,第3课 土地改革,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巩固,建立—,(筹备—,军事上:,经济上:,,,(1949.10.1),(1950.10—1953.7),(1950—1952底),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工业化起步的标志:,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标志:,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1954.9),第5课 三大改造 (1953-1956底),,,,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建立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进入初级阶段,第6课 艰难探索与建设成就,,艰难探索体现在: (失误),,社会主义总路线(1958)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 文化大革命(1966-1976),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探索时期的成就,,工业成就: 模范:,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第二单元小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改革开放,,对内改革:,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第9课 对外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大,十三大,南方谈话,十四大,十五大,中共十六大确立,中共十七大提出,中共十八大确立,中共十九大确立,,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第三单元小结,7. 伟大的历史转折,,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时间 性质 结果 意义,1978年,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思想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 地点 内容 意义,1978年12月,北京,①思想上: ②政治上: ③组织上:,① ②,,拨乱反正,,背景 代表事件 指导思想上完成标志,1980年,刘少奇最大冤案得到平反,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全会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在思想、政治、组织等进行全面的拨乱反正伴随着思想解放的巨大潮流,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展开思想基础,做好准备,8. 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 开始: 内容: 发展: 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1983年,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推行①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农民收入大大提高,带来农村生产力大解放②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一条新路背景: 时间: 会议: 重点: 中心环节: 内容: 作用:,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为城市改革打下基础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国有企业的改革,增强企业活力,①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②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企业责任制③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我国的分配制度,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将经营承包责任制、企业的经济效益、职工的经济收入与企业的经营成果相联系,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提出: 实质: 意义:,1992年,中共十四大,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打下基础,,,促进形成,9. 对外开放,,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迈出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建立经济特区,第一步,,时间: 名称: “特”体现在: 作用:,扩大,,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增设经济特区,建立开发区,内地(纵深开放),1984年,1985年,1988年,1990年,1992年,大连、青岛、天津、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海南岛经济特区,上海浦东开发区,沿江城市,边境城市,内地省会,自治州首府;内陆市县,1980年,深圳(窗口)、珠海、汕头、厦门,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推动国内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对外开放格局,从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间: 意义:,2001年12月,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新的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新的空间一、邓小平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提出实行改革开放,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共十三大,南方讲话,社会主义本质;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说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它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具体: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 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共十六大(2002)提出并确立为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党的问题。

      中共十七大(2007)提出;中共十八大(2012)确立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中共十九大(2017)提出并确立为指导思想,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二、中共十六大——中共十九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49年9月,1954年9月,临时宪法的作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中国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历程,一五计划,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近现代社会性质的变化,鸦片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成立,三大改造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过渡阶段),1840年—1949年,1949年—1956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年—至今,,毛泽东,三大改造后我国土地制度的变化情况,1950—1952年底,1953—1956年底,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地主,个人,集体,,一、比较中共一大、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1921年7月,1935年1月,1978年12月,上海→嘉兴南湖游船,贵州遵义,北京,①党纲(名称;奋斗目标) ②中心工作 ③中央领导机构,①开天辟地的大事 ②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①纠正错误 ②肯定主张 ③选举常委 ④取消指挥权,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②经济建设、改革开放③邓小平二代集体,①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②中共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①深远意义伟大转折 ②改革开放新时期,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经济的发展历程,1950—1952年底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6年底 (三大改造时期),1958年开始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1978年(改革开放新时期),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实行集体经营,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片面强调“一大二公”,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实行国家的公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 (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国家所有制),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巩固人民政权,90%参加农村合作社,激发积极性,提高生产力,挫伤人民积极性,阻碍农村经济发展,调动农民积极性,专业化、商品化,乡镇企业发展,启示,制定政策要符合国情;尊重客观规律;大力发展生产力;党和政府维护人民的利益。

      三、比较中国近、现代的对外开放,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经济特区建立,被迫开放,主动开放,适应列强侵华的需要,引进外资、技术、经验,以发展经济,严重阻碍中国经济发展,使中国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启示,改革开放使我国的强国之路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 (中共七大确立为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邓小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的伟大实践(已完成),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伟大实践(进行中),启示,中国要发展,必须结合中国国情;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枪杆子里出政权”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工农武装割据”,五、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是指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中共十五大,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中共十六大,创造性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中共十八大,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