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题库及参考答案【黄金题型】.pdf
36页2023年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题库第 一 部 分 单 选 题(5 0 题)1、师德修养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是()A.提高师德认识B.锻炼师德意志C.坚定师德信念D.培养师德行为习惯【答案】:D2、“人类创造了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超出了人们的控制能力,技术成了一种无政府状态,成了一种破坏力量以上观点属于()OA.技术决定论者B.技术价值中性论者C.技术乐观主义D.技术悲观主义【答案】:D3、道德的目的是按照()的规则去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和人自身的存在A.善恶B.法律C.善D.阶级【答案】:C4、体现在教师道德规范体系他律上的教师个体道德核心范畴是()OA.道德义务B.道德权利C.道德价值目标D.道德良心【答案】:A5、“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出自()A.柳宗元B.韩愈C.欧阳修D.苏轼【答案】:B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常被用来生动比喻教师()的重要意义A.教书育人B.为人师表C.以人为本D.德识统一【答案】:B7、道德是从()上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之一A.精神B.实践C.信念D.实践一精神【答案】:D8、指 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的教育家是()A.梁启超B.陈独秀C.梅贻琦D.罗家伦【答案】:C9、“科学知识要经受检测与批判,绝不轻信盲从。
以上描述属于下列哪一种科学规范()A.普遍主义B.公有主义C.无偏见性D.有条理的怀疑精神【答案】:D10、教师为社会做出贡献而受到社会的肯定和鼓励,从而意识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并感到由衷喜悦和自我安慰的道德情感是()A.荣誉感B.成就感C.幸福感D.自豪感【答案】:A1 1、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特殊的()A.利益关系B.权力意志C.意识形态D.管理手段【答案】:C1 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A.为人民服务B.责权利统一C.集体主义D.按劳分配【答案】:A1 3、师德修养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是()A.提高师德认识B.磨炼师德意志C.坚定师德信念D.培养师德行为习惯【答案】:D1 4、倡导并践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民教育家是()OA.陶行知B.蔡元培C.徐特立D.竺可桢【答案】:A1 5,2 0 1 1 年 1 2 月 2 3 日,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颁布了(),并就其落实工作发出通知A.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B.高校教师专业标准大纲C.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D.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答案】:D1 6、关于虚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虚荣是荣誉向耻辱转化的中介B.虚荣是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C.虚荣是个人荣誉感在内心的正常反映之一D.虚荣往往伴随着嫉妒【答案】:C1 7、提出要“以其昭昭,使人昭昭”,而不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强 调“教者必以正”,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愈【答案】:B1 8、以下关于教师道德活动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根据一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原则,处理各种伦理关系的实践活动B.不是所有的师德活动都是教师有意识的、自觉的言行C.应当具体区分教师道德活动的不同类型和层次D.师德活动是师德意识和师德规范的来源之一【答案】:B1 9、师德教育首先应从公民道德谈起,其原因的表述错误的是()OA.公民道德符合当前师德的实际情况B.公民道德契合一般教师的道德心理C.公民道德是学校对学生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基础和前提D.公民道德是教师道德的决定性因素【答案】:D20、“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出 自()A.论语B.礼记C.中庸D.孟子【答案】:B21、西汉时期,董仲舒认为教师的道德在于()A.诲人不倦B.有教无类C.化民成性D.因材施教【答案】:C22、以下关于教师道德的社会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教师道德的社会作用是教师道德一般功能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实现B.教师道德的最基本作用是指导教师在教育工作过程中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处理协调好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保证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和教育任务的完成C.教师的道德水平不仅影响学生的道德成长,还影响学生的智能发展D.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影响对象是学生,对社会难以产生影响【答案】:D23、雅斯贝尔斯认为:”技术仅是一种手段,它本身并无善恶,一切取决于人从中造出什么,它为什么目的而服务于人,人将置于什么条件下雅斯贝尔斯的这段话表明他属于()A.技术决定论者B.技术价值中性论者C.技术乐观主义D.技术悲观主义【答案】:B24、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对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孔孟的主张属于()A.重利轻义观B.重义轻利观C.义利并重观D.以上都不是【答案】:B25、师生关系的基础是()A.教学工作关系B.心理情感关系C.个人交往关系D.道德责任关系【答案】:A26、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原则有目的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OA.质的分析原则B.质量并重原则C.主客体双重性原则D.全面要求原则【答案】:A2 7、()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最高标准。
A.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B.培养四有新人C.养成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大学生D.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答案】:D2 8、师表精神的核心是()A.人本精神B.奉献精神C.科学精神D.道德精神【答案】:B2 9、世界上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是1 6 8 1 年()的“基督教兄弟会”创办的A.德国B.英国C.法国D.意大利【答案】:C3 0、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具有()的主体A.能动性B.决定性C.承受性D.主导性【答案】:D3 1、创造性地发展了西方社会的大学学术研究功能的里程碑式人物是()OA.英国教育家保罗 纽曼B.美国教育家杜威C.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D.德国教育家洪堡【答案】:D3 2、有关传统美德的认识错误的是()A.是传统道德规范体系的中心B.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精华C.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D.是师德教育的核心【答案】:D3 3、道德的目的是()A.自律和他律的统一B.认识和实践的统一C.权利和义务的统一D.个人和社会的统一【答案】:A3 4、高校教师要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立德”就是立社会主义之德,就 是 把()融入高校的教育教学中A.世界观教育B.人生观教育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D.共产主义教育【答案】:C3 5、在中国倡导并实行学术自由的第一人是()。
A.梁启超B.蔡元培C.梅贻琦D.陶行知【答案】:B3 6、确立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内化性原则的依据是道德的()A.层次性B.自律性C.他律性D.实践性【答案】:B3 7、汉代思想家()认 为“师者,人之模范也”A.杨雄B.董仲舒C.司马相如D.王充【答案】:A3 8、相对于经济、法律、行政规范而言,道德调整社会关系的显著特点 是()A.广泛性B.强制性C.非强制性D.包容性【答案】:C3 9、教师在教学中的师德规范主要体现在()A.热爱学生,诲人不倦B.学为人师,行为示范C.精通业务,学而不厌D.以上都是【答案】:D4 0、尽管不同历史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有所不同但不同历史时期,也存在着共同的教育伦理关系,表现出教师职业道德的()OA.可变性B.差异性C.历史继承性D.多元化【答案】:C41、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知者”,这表明教师在处理爱护学生与严格要求的关系上应该注意的是()A.关注每一位学生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C.关注学生的成长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答案】:B42、确立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性原则的依据是道德的()A.层次性B.自律性C.他律性D.实践性【答案】:C43、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具有()的主体。
A.能动性B.决定性C.被动型D.主导性【答案】:D44、师德规范要求教师“追求创新,注重个性”,以下哪条不属于这一要求的内容()A.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追踪学术前沿,更新教学内容B.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发展C.形成个性化教育模式,鼓励学生创新和冒尖D.保持个性,敢于特立独行【答案】:D45、比较符合师生关系实际的是师生之间关系模式是()A.代际关系模式B.朋友关系模式C.法律关系模式D.代际一朋友关系模式【答案】:D46、从伦理学的角度看,教师要公正地对待学生,首要的是()OA.给学生权利B.教给学生知识C.尊重和信任学生D.尊重学生家长【答案】:C47、人的需要和目的被消融到追求经济增长的技术目标中,人反而成了实现目标的工具这体现的是()A.技术工具化B.技术手段的目的化C.技术社会的自由丧失D.技术异化的显现【答案】:B48、教师道德最基本的作用是()A.指导教师在教育工作过程中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处理协调好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保证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和教育任务的完成B.促进学生品德形成和智能发展C.促进社会道德环境优化D.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答案】:A4 9、教师劳动最具影响力的手段是()。
A.团结协作B.言传身教C.依法从教D.课堂教学【答案】:B5 0、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真实的集体”理论的是()OA.康德B.黑格尔C.马克思D.恩格斯【答案】:C第 二 部 分 多 选 题(7 0 题)1、在学术诚信建设中要逐步建立起()相结合的约束模式A.法律B.规律C.纪律D.自律【答案】:AC D2、科技伦理的现实意义在于()A.可以使科学技术的运用得到明确的道德理性的指导B.最大限度地减少科技成果被随意滥用或出于邪恶目的利用的可能性C.可以弥补单纯的科技理性之不足,增强科技工作者对于科技开发之后果的道德责任意识D.最大限度地消解科技理性在社会消极层面上的负面作用【答案】:AB C D3、与教育职业活动的一般特点相比,高等教育职业活动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体现在()A.其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中高级专门人才B.其对象是趋于社会化的青年学生C.其手段是教师的真才实学、人格品德D.在时空上具有弹性与自由度【答案】:AB C D4、与其他职业良心相比,教师道德良心的特征有()A.感染性强B.内控性强C.示范性强D.层次性高【答案】:C D5、以下属于明末清初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夫之的观点的有()。
A.教师担负着提升“正人心”的任务B.教师应当教人树立理想志向C.教师自身必须勤奋好学掌握渊博的知识D.教师应当关心国家社会的进步事业【答案】:AB C D6、在进行教师道德评价时,应该做到()A.坚持道德目的和手段的一致性B.当道德目的和道德手段不一致时,应该具体分析C.追求好的道德目的D.只要道德手段是合理的,道德目的即可采用【答案】:A B7、有关学习这种师德修养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师德修养的基本方法B.只有加深对教育事业的认识,才能坚定从教的信念c.通过勤奋学习,教师能获得教师道德知识的科学认识D.有助于教师确立科学的是非观、善恶观【答案】:A B C D8、有关教师道德行为善恶的认识正确的是()A.善恶的划分是以动机和效果为依据B.善行是有利于他人和教育事业整体利益的行为C.恶行是不利于或有害于他人和教育事业整体利益的行为D.教师道德行为没有性质之分【答案】:A B C9、下列属于教师非道德行为的是()A.不是自主自愿的行为B.不是涉及他人利益的行为C.不涉及教育事业整体利益的行为D.出于道德意志的行为【答案】:A B C1 0、教师道德公正的作用体现在()A.有利于形成一种和谐的工作环境,激发每个教师的工作热情B.有利于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调动每个学生的成才积极性C.有利于激发学生尊敬和信赖教师之情D.有利于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答案】:A B C D1 1、教师实现人生价值体现在()。
A.人生价值的实现体现在个人与社会和他人的关系中B.从人生价值实现上来讲,个人应注重对社会的创造与贡献C.人生价值体现在个人同自身的关系中D.教师人生价值的实现,需更关注人生的自我价值【答案】:A B C1 2、处于自律机制中的教师,在与教师道德规范体系的关系上,具有的特点是()A.师德规范体系对于教师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