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线段图巧解年龄问题(微课)设计说明.docx
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利用线段图巧解年龄问题(微课)设计说明 利用线段图巧解年龄问题(微课)设计说明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仇集中学 徐忠诚 一、教学指导思想和设计思想 1、指导思想 日常生活中四处存在着数学,一些关于年龄的数学趣题,生动好玩,令人着迷这类问题,往往又涉及和倍、差倍等数学学识 ,因此有确定的难度,需要生动地解决在教学中,让学生察觉这类问题的共性,能高明地应用线段图生动地解决此类题目,让学生能享受到数学带来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设计思路 本课通过首先对年龄问题的主要特征举行分析通过查看表格察觉年龄问题的特点是:两人的年龄之差是永远不变的,这往往是解题的关键所在;两人的年龄问题同时都增加或裁减同样的自然数量;两人年龄之间的倍数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在发生着变化 然后通过两道典型的例题举行讲解,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年龄问题可能利用线段图举行高明的求解 二、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知道年龄问题的一般特征 2、才能目标:通过学习和领悟,能利用线段图解决一些年龄问题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能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 教学重、难点 1、年龄问题的一般特征 2、正确画出相应的线段图,高明解决年龄问题 四、 教学方法 讲解与示范 五、教学过程: 1、查看一下这个表格,有什么规律呢? 儿子年龄 1岁 4岁 6岁 8岁 爸爸年龄 25岁 28岁 30岁 32岁 年龄差 24岁 24岁 24岁 24岁 年龄倍数 25倍 7倍 5倍 4倍 2、总结年龄问题三条规律: (1).无论是哪一年,两人的年龄差总是不变的,这往往是解题的关键,也是画线段图的主要依据 (2).随着时间的向前或向后推移,几个人的年龄总是在裁减或增加相等的数量你长我也长) (3).随着时间的变化,两人的年龄之间的倍数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典型例题讲解 例1、爸爸今年43岁,儿子今年11岁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3倍? 例2、一名学生问老师:“您今年多大?”老师诙谐地说:“我像您这 样大时,您才3岁;您到我这么大时,我已经39岁了.”请问老师、学生今年多大年龄了呢? 4、总结: (1)、年龄差不变是解决年龄问题的关键 (2)、画好线段图能高明地解决年龄问题。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