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8课黔之驴同步练习苏教版.doc
8页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8课黔之驴同步练习苏教版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黔无驴 好事者 远遁 窥之 稍近益狎 以为且噬己也 答案:qián|hào|dùn|kuī|xiá|shì解析:注意“黔”字的声母是q不是j,“好”读第四声,“窥”的声母是k不是g狎”字的声母是x不是j,“噬”的声母是翘舌间点评:给汉字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注音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正确拼读拼音,再根据语正确判断,注意形似同音字,不要写错别字2.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义庞然大物 憖憖然 他日 虎大骇 益习其声 驴不胜怒 计之曰 技止此耳 答案:巨大的样子|小心谨慎|另外|害怕|渐渐|忍受|考虑|本领 解析:本题各词都选自本文,根据所学所记,解释词义即可。
注意“益”意为“渐渐”不是“更加”,“计”是“考虑”不是“计算”,“胜”是“忍受”不是“战胜”点评:本题不难,各项中的词义明确,易于判断古汉语中多义词很多,平时学习要注意举一反三,注意辨析词的多义,弄清楚不同的意义不同的用法3.《黔之驴》选自 ,作者 ,字 , 代文学家黔,地名,包括现 、 等省的部分地区答案:《柳河东集》|柳宗元|子厚|唐|四川|贵州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按要求填答,注意不要将作者原名与字填写错位,不要写错别字点评:古文中的文学常识学习中要注意记忆4.古代散文,简称古文,是和______相对的文体唐朝__ ____、_____等人提倡古文运动,在文学史上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代表的唐宋八大家答案:骈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 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解析:根据学习中知识积累按要求作答,注意易错字“骈”“愈”“柳”“洵”“辙”的写法本题中“唐宋八大家”不容易答全,知道几个就答几个点评:古文中的文学常识学习中要注意记忆。
5.选出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B、孔子云:“何陋之有”?C、虎因喜,计之曰D、稍出近之答案:B解析:ACD句中“之”皆有实义,作代词,B句无义,是宾语前置的标志点评:古文学习中,对常用文言词语要注意分类理解记忆6.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的意思,这个成语是 它的含义是 答案:黔驴技穷|比喻仅有的一点本领都用完了解析:根据本文内容即可概括出成语“黔驴技穷”,直接解释其意即可点评:平时学习中对出自古文中的成语要注意记忆本题不难,成语及含义都很熟悉7.翻译下列句子①虎见之,宠然大物也,以为神②稍近,益狎,荡倚冲冒③驴不胜怒,蹄之④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答案:①老虎见了它,是巨大的样子,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了②虎又渐渐靠近驴子,进一步戏弄它,碰闯、依靠、冲撞、冒犯它③驴禁不住发起怒来,用蹄子踢老虎④于是跳起来大声吼着,咬断驴的喉咙,吃光它的肉,然后才离开解析:将关键字解释清楚:“以为”是一个短语,意为“把……当作”;“稍”为“渐渐”;“狎”意为“戏弄”;“胜”意为“忍受”;“蹄”为动词“踢”;“阚”意为“吼叫”,“尽”为动词“吃尽”,“去”意为“离开”。
点评:翻译句子,要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翻译后要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8.仔细阅读课文,注意文中是怎样表现虎的心理变化的,写出表明虎的心理的词语答案: ①以为神 ②莫相知 ③以为且噬己也 ④觉无异能者 ⑤终不敢搏 ⑥技止此耳 解析:抓住题目的答点“虎的心理变化”,根据所学所记,梳理文章内容,找到相关语句概括即可点评:此类问题并不难,熟悉课文,根据问题要点搜寻语句即可9.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贵州这个地方本没有驴,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进一头驴来B、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慢慢学习它的叫声,又试探地靠近它,在它周围走动,但终究不敢向驴进攻C、技止此耳它的本事不过如此罢了D、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咬断驴的喉咙,吃光它的肉,然后才离开答案:B解析:了解各句的意思,对照译句,注意关键词的释义B错,“习”不是“学习”,是“习惯”的意思点评:翻译句子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手段,翻译句子尤其是注意文言字词古今义的不同10.“庞然大物”“黔驴技穷”“黔驴之技”均可比喻本领不过如此,被人看穿,多用于贬义,讽刺人的技能低劣,遭遇无法解决的窘境等等。
请同学们试用这几个成语分别造句答案:例①:帝国主义看起来是庞然大物,实际上外强中干,没有什么可怕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不就证明了这一点吗? 例②:囚犯想了个越狱的办法,但黔驴之技,怎能逃得出保卫人员的眼睛!例③:小明夸下海口,说他会修理电视,等到他家的电视真的坏了,他却黔驴技穷,束手无策了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这三个成语的含义,据其意义造句,语句要通顺,注意运用成语时的情感色彩点评:本题不难,三个成语都是学生熟悉的成语,选择生活中的现象为材料造句即可二、问题理解11.本文告诉人们什么道理?答案: 看问题不能只看重表面而不注重实质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故事内容,从“黔之驴”前后的表现及其下场来分析概括故事所讲的道理点评:学习文言文,不仅要学习其语言的写作方法,对思想内容也要充分了解12.本文用“黔之驴”为题目,有什么含义和寓意?答案:讽刺无德无能、仗势欺人、外强中干、徒有其表的人,并指出其可悲的结局寓意: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故事内容,根据“黔之驴”前后的表现分析其形象特点联系现实生活来理解所比喻的某一类人再从虎的行为变化来理解寓意。
点评:此类问题在学习中老师会重点讲解,要注意记忆13.课文写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可分为几个层次?各层次中表现虎的心理及行为动作的词语分别有哪些?它们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案:可分为六个层次各层次中表现虎的心理的语句分别是“以为神”、“觉无异能者”、“莫相知”、“终不敢搏”、“以为且噬己也”、“技止此耳”等作用:这些语句生动逼真地描绘了虎对驴的认识的全过程,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且使其波澜起伏,引人入胜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故事情节发展过程,根据情节发展过程分别找到描写虎心理的词语,分析层次,从推动情节这个角度来说明其作用点评:本题有三小问,解答时不要遗漏分析问题的要点,回顾课文内容,找到相关的信息解答14.黔驴之技有哪些?驴的如此本领可用一个什么成语表示? -“呜”一“蹄”这两个词生动传神地写出驴在“庞然”的形体掩盖下的平庸技能驴的这种本领可用成语“黔驴技穷”(或“黔驴之技”)来表示答案:可分为六个层次各层次中表现虎的心理的语句分别是“以为神”、“觉无异能者”、“莫相知”、“终不敢搏”、“以为且噬己也”、“技止此耳”等作用:这些语句生动逼真地描绘了虎对驴的认识的全过程,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且使其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故事情节发展过程,根据情节发展过程分别找到描写驴行为的词语,结合故事中驴的下场,即可了解成语点评:本题不难,了解课文内容即可作答,关键是在学习时要多阅读课文,熟悉内容15.虎开始为什么害怕驴?虎后来又为什么吃掉驴?答案:虎见到驴形体大,是个“庞然大物”,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所以非常害怕驴;又因为虎通过多次观察,知道驴的本领只不过“鸣”和“蹄”,“技止此耳!”没有什么别的能耐,才吃掉它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故事情节发展过程,根据情节发展过程分别找到描写驴和行为和虎心理的词语,进行比较,了解虎是怎么识破驴的伎俩的点评:本题不难,了解课文内容即可作答,关键是在学习时要多阅读课文,熟悉内容16.解释“庞然大物”“黔驴技穷”“黔驴之技”这三个成语,并用这三个成语简略概括《黔之驴》的故事,再用这三个成语连成一段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答案:庞然大物:形容体积大面笨重的东西后多用来形容表面上强大而实际上很虚弱的东西庞然:庞大的样子黔驴技穷:比喻仅有的一点会俩也用完了黔,现在贵州省黔驴之技:比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不能全文翻译貌似庞然大物的恐怖组织,施展出黔驴之技,四处搞枪杀、绑架、劫杨等恐怖活动。
在这些恐怖活动难以得逞之后,恐怖分子又丧心病狂地搞臬杀性爆炸,可见其黔驴技穷解析:根据所学所记,直接解释成语即可根据成语与本文故事情节的联系,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即可点评:本题不难,了解课文内容即可作答注意不要死板的翻译课文内容,要用概述的方法来叙述,并使用这三个成语17.怎样概括驴、虎两个寓言形象的特点?答案:黔驴:庞然大物,善于怪叫,蹄踢,装腔作势,借以骇人,虚有其表、实际无能外强中干,蠢笨无能,不善于研究对方)老虎:在没有弄清对方底细之前,存有恐惧心理;它反应迅速,行动灵活,谨慎小心,善于观察,反复试探,在摸清驴子的底细以后,大胆果断地攻击对方要害,立即致敌于死命,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形象解析:根据所学所记,抓住文中驴与老虎的行为描写来分析,以拟人化的方式来概括其形象特点点评:本题不难,文中驴与虎的行为所表现出的其形象特点是明显的,易于理解18.本文的寓意可从多个角度进行理解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任选角度(至少从两个方面)谈谈你的感受答案:(1)从“驴被虎吃掉”的角度谈:讽刺那些无能而又肆意逞志的人(讽刺那些毫无自知之明而自招祸患的人);(2)联系作者的政治遭遇谈,本文所讽刺的是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又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3)从“虎吃掉驴”这一角度理解本文寓意: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
对于任何事物,不应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只要弄清其本质,认真对待,就一定能战胜它解析:本题可以从故事的寓意、文中驴与虎的形象、作品的写作背景等方面选一角度来谈学习的感想点评:本题是开放题,关键是要选好角度,根据自己对某一点问题的理解来谈感想19.这则寓言写了一头驴子被老虎吃掉的故事有人认为,驴子的悲剧不可避免;也有人认为,驴子的悲剧完全可以避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出你的观点及理由答案:能写出自己的观点并持之以据即可驴子不能避免自己的悲剧,因为驴子没有什么对付老虎的真本领从好事者来说,驴子能避免悲剧,因为他是受害者,而且是被“好事者”用船把它装到它不熟悉的地方后发生的悲剧!言下之意,如果驴不被好事者弄到黔,它可能就不会遇到虎,也就不会被吃掉!从驴本身来说,如果驴不鸣不蹄,不让老虎了解自己的真实本领,它也可以避免其悲剧解析:首先要了解题目中所示的观点,针对观点结合文中内容谈自己的认识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