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2011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学情分析】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doc
1页《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学情分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大多 8-9 岁,心理发展仍然处于行为把握阶段,他们认识事物的特点是需要亲自参与活动或游戏, 亲自动手操作才能明白事物, 把握事理 学生有口算除法和除法竖式的基础,有初步的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经历,但指向、方法不够明确;学生有较强的活动和观察兴趣,但是活动缺乏有序性,观察角度 不够宽泛,概括、归纳水平差距较大;学生有较强的小组合作意识,在交流中有良好的表达意愿,但是倾听意识不强,小组合作学习效率有待提升《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的教学内容,是“笔算”这一内容的起始课,学生在学这一内容之前,已经具备了表内乘除法、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口算除法等知识的基础基于三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心理特点, 考虑到本节教材知识结构特点, 在教学设计上特别关注以下几点:1、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兴趣本节课以植树节为情境素材,让学生自主观察、搜集数学信息、自主提出数学问题,从而引出两个例题进行教学,进而解决数学问题2、加强动手操作,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计算过程和算理的理解。
基于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这一教学观念, 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组织探索笔算的方法例如, 在例 1 的教学中, 学生完全能够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口算, 而且我认为学生会用竖式计算,,但是不理解算理,所以借助几何直观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摆小棒活动中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 学习例 2 有难度,第一次除后有余数学生中可能出现除的顺序和竖式写法的问题因此感受、 内化算理, 理解每求出一位商, 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和每次余下的数要与下一位的数合并起来继续除的道理是本节课的难点 为了突破教学难点, 还是让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棒, 并说出分小棒的过程, 然后再借助课件动态演示分小棒的过程及每一步计算的意义, 实现算理到算法的自然过渡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 借助几何直观凸显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也比较易于接受不仅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 形成计算技能, 对训练学生的思维也是有好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