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
19页2022学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温州新力量联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四部分,全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题材料一:最近三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攀升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1076万,创出历史新高同时,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就业情况受到冲击,找一份专业匹配且待遇尚可的工作,肉眼可见变得越来越难即使找到工作,也要为收入下降等不确定性焦虑在一些人看来,学历没有兑现利好,而是成了身上难以脱下的“孔乙己长衫”:自己受过高等教育,曾经意气风发,步入社会后发现如此“内卷”,象牙塔的知识无法满足工作所需,骨感的现实已经支撑不起丰满的理想巨大的反差,让一些人情绪消沉,不愿意从事比自己预期低的工作,尽管这个工作可能是自己喜欢的这种不上不下的“悬浮”状态,让他们感觉自己像极了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近年来,互联网上颇为流行“XX文学”,比如之前的“废话文学”“林黛玉文学”“鼠鼠文学”,都属于网络时代的新玩法。
网友们用带有调侃意味的文字展示个性,寻求点赞,识别圈层这种玩法互动性强,手法略显夸张,有时候显得非常“丧”但自我调侃只是自娱自乐,情绪宣泄,不是洪水猛兽,不必过于大惊小怪,上纲上线,更不要一味地站在高处批判如今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在求职和生活中面临较大的压力,很不容易孔乙己文学”背后的焦虑,是生活状态一种正常的情绪性反映如今早已不是“咸亨酒店”的天下,全社会不会对年轻人的困境袖手旁观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为破解年轻人的难题纷纷建言献策建立公平的就业环境,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一步全国人大代表刘希娅提出建议,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不得随意拔高用人学历要求,在用人上不唯学历,不拔高学历,不得设置对同等职业教育学历的歧视性门槛当代青年正处于人生中最丰富、最具活力、最有冲劲的阶段,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情绪图谱中,“焦虑—羞耻—绝望”是一个闭环全社会应该协同发力,协助他们走出暂时的困境,走上“焦虑—勇气—希望”的正循环道路话又说回来,“孔乙己的长衫”就是现代青年的学历吗?也未必长衫是古代社会知识分子进入士绅阶层的常服久而久之,长衫被当作知识分子的标志性符号,用来区别身份落魄的孔乙己穿着又脏又破的长衫被人嘲笑,固执地将读书人的身份进行到底。
长衫很好地展示了这位50多岁的落第文人的迂腐这和当代年轻人的整体形象相去甚远根据信号理论,学历是个体能力和潜力的识别信号获得学历者只能表明个体在某一阶段完成某项能力测试,和身份并无明显关联学历的价值,只有在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掘自身潜力的情况下才能得以体现孔乙己之所以陷入生活的困境,不是因为读过书,而是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不愿意靠劳动改变自身的处境长衫是衣服,更是心头枷锁读书获取学历,可以丰富我们的灵魂,提升我们的能力,扩充我们的格局,让我们以书本知识为起点,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而不是把人分为三六九等,给自己设置条条框框,让学历成为束缚手脚的“长衫”——选自《央视网谈“孔乙己文学”:正视其背后的焦虑》(有删改)材料二:近段时间,“孔乙己文学”火了学历是我下不来的高台,孔乙己脱不掉的长衫”“如果没有读过书,我一定心甘情愿地去工厂里拧螺丝,可是没有如果”这样的话术在网上引起许多网友模仿,话题也在各大新媒体社交平台上引起热烈讨论,频繁登上热搜,甚至有很多网友感叹自己成了“现代版孔乙己”正值当下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困境,这一话题带动青年的就业压力和关于成功的标准问题再次受到热议,“读书无用论”观点又甚嚣尘上,又一次在青年网民中成功引起了一波共鸣。
笔者清晰记得,鲁迅的原文里,孔乙己的确是一位除了读书写字没其他本事的人,是可笑的,也是可怜的穿长衫”却生活窘迫“站着喝酒”,长衫是他作为文人的清高,也是他挣脱不了的枷锁,可能这个知识分子形象,击中了少部分当代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但我们不能忽视小说中的一个真相:酿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文中写得明明白白——“好喝懒做”“总是偷”……笔者认为,所谓的“孔乙己文学”,是对安分守己寒窗苦读年轻人莫须有的侮辱,并不是每个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内心都住着一个自甘堕落的孔乙己诚然,大学生就业是很长一段时间来网友关切的热点话题,特别是今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预计毕业的大学生规模是1158万人对大部分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现实生活中难免会出现“现实配不上期望”的困境尤其在疫情中上了三年大学的这一批毕业生,刚出校门就遭遇了“史上最难就业季”,难怪有网友形容这是“雪上加霜”就业市场存在差异,找工作的年轻人各自有不同预期,加上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等各种因素,很多年轻人可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但我们不得不认清一个现实,社会是丰富多彩的,就业市场更是竞争激烈,作为求职者不管是低学历还是高学历,都要经过市场历练,不能因找工作难而不愿踏入社会,因恐惧“内卷”而选择“躺平”。
只要出来工作,不管干什么,都无贵贱之分,何谈“如果没有读过书,我一定心甘情愿地去工厂里拧螺丝,可是没有如果”?更何谈“学历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我们还应该警惕,当下在一些网络热门议题背后,“读书无用论”仍有市场,一些人通过短视的计算,认为长时间读书、受教育与眼前短期回报不成正比但现实情况是,教育始终是保证个体完成身份转变的最佳“赛道”,也是所谓“逆袭”最现实的基础只有明白教育本义的人,才知道如何在“赛道”上蓄力前行,在逆境中为自己翻盘读书受教育的意义绝不能被低估,“读书有用论”应该是一个社会颠扑不破的价值理念刚刚过去的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代表团参加审议时,返乡创业的魏巧代表向总书记讲述了自己的“新农人”故事:种植了2万多亩水稻,亩产达1100斤,通过数字化管理,大大提高劳动效率,还有效带动了周边农民致富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跨界来到农村,成为“新农人”他们的出现,让农村有了新气象,也为中国的乡村振兴战略增添了新动力乡村、现代农村农业发展的空间仍然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对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魏巧始终记忆犹新如果我们思想上还有所谓“脱不掉的长衫”的包袱,被“长衫”束缚住自己的个人发展,恐怕无法弯下腰来听呼声、挽起裤腿下田地,可能会错过在广阔天地中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必然出路。
我们都应意识到,不管身处怎样的时代环境,一个人总会遇到困难,但面对困难是放松要求、绕道而行,是自暴自弃、直接“躺平”,还是迎难而上、战胜自我,考验着每个年轻人抉择的勇气和坚持的毅力我们只有脱掉了思想上的“长衫”,才能真正跑起来,真正矢志接力奋斗,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更加美好的生活!——选自《萧剑:脱不掉的长衫?我为什么不喜欢“孔乙己文学”》(有删改)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近年来,由于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攀升,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创出历史新高同时,同时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就业情况受到冲击,找一份专业匹配且待遇尚可的工作,已经变得越来越难B. 互联网上颇为流行的“XX文学”属于网络时代的新玩法,是网友们的自娱自乐,情绪宣泄,不是洪水猛兽,不必过于大惊小怪,上纲上线,更不要一味地站在高处批判,因此它是生活状态一种正常的情绪性反映C. 学历是个体能力和潜力的识别信号,和身份并无明显关联,学历的高低,对我们来说并不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价值D. 鲁迅先生原著里的孔乙己“穿长衫”却生活窘迫“站着喝酒”,“好喝懒做”“总是偷”,这个知识分子形象,是对安分守己寒窗苦读年轻人莫须有的侮辱。
2. 根据这二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今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在求职和生活中面临较大的压力,全社会协助他们走出暂时的困境,建立公平的就业环境,年轻人自己也应该脱掉“长衫”,多元就业B. 现代社会的年轻人,应该努力读书获取学历,丰富灵魂,提升能力,扩充格局,通过书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为自己的成功获取更多的机会C. 在当前,各种原因导致很多大学毕业生可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种现实为“读书无用论”提供了市场,也表明“读书有用论”的价值理念在新时期的正确性有待商榷D. 我们既要正视“孔乙己文学”背后的焦虑,也要有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的勇气和行动3. 根据这两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曾经的“咸亨酒店”,喻指对年轻人的困境冷眼旁观的社会B. 全社会应该协同发力,协助他们走出暂时的困境,走上“焦虑-勇气-希望”的正循环道路,这是解决年轻人就业问题的主要一环C. “长衫”是孔乙己之类文人的清高,也是他们挣脱不了的枷锁,“脱不掉的长衫”终将制约个人的发展D. 材料二用魏巧的事例证明了学历不是高台,“长衫”可以脱得下来,新时期的高校毕业生也可以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更加美好的生活。
4. 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作者“不喜欢‘孔乙己文学’”的原因5. 有句话这样说:“要让事情改变,先改变自己;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更强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和生活实际,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案】1. A 2. C 3. B 4. ①对孔乙己形象的错误认识②引导形成错误的就业观念③宣扬“读书无用论”这一错误价值理念④不符合当前国家和社会发展形式 5. ①对自我的正确判断与评价,改变固有认识,脱下“长衫”,放下架子②坚信“读书有用”,读书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增强竞争力,努力学习是成功的最好捷径③当遭遇困境和压力时,根本在自身努力,而不是怨天尤人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B.“因此它是生活状态一种正常的情绪性反映”错误,原文是“互联网上颇为流行‘XX文学’,……都属于网络时代的新玩法网友们用带有调侃意味的文字展示个性,寻求点赞,识别圈层这种玩法互动性强,手法略显夸张,有时候显得非常‘丧’但自我调侃只是自娱自乐,情绪宣泄,不是洪水猛兽,不必过于大惊小怪,上纲上线,更不要一味地站在高处批判……‘孔乙己文学’背后的焦虑,是生活状态一种正常的情绪性反映”,选项强加因果。
C.“学历的高低,对我们来说并不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价值”错误,原文是“根据信号理论,学历是个体能力和潜力的识别信号获得学历者只能表明个体在某一阶段完成某项能力测试,和身份并无明显关联学历的价值,只有在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掘自身潜力的情况下才能得以体现”,于文无据D.“是对安分守己寒窗苦读年轻人莫须有的侮辱”错误,“穿长衫”却生活窘迫“站着喝酒”不是侮辱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在新时期的正确性有待商榷”错误,“读书有用论”应该是一个社会颠扑不破的价值理念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 “主要一环”错误,原文“是解决问题的重要一步”,不是“主要一环”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但我们不能忽视小说中的一个真相:酿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文中写得明明白白——‘好喝懒做’‘总是偷’……”可知,对孔乙己形象的错误认识;根据“但我们不得不认清一个现实,社会是丰富多彩的,就业市场更是竞争激烈,作为求职者不管是低学历还是高学历,都要经过市场历练,不能因找工作难而不愿踏入社会,因恐惧‘内卷’而选择‘躺平’。
只要出来工作,不管干什么,都无贵贱之分……”可知,引导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