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外文言文练习.doc
4页课外文言文阅读解题策略一、字词解释迁移法——联系课内文言文词义推断法——依据上下文语境来推断词义组词法——单音节组成双音节二、句子翻译(一)增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没有实际意义,可删去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物名、人名、官职、地名等,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把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替换成现代词或结构文言文翻译口诀(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首览全篇,掌握大意句不离段,词不离句难解句子,前后联系跳跃句子,补出本意人名地名,不必翻译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考查全句领会语气,句子流利对照原文,尽量直译三、课文内容理解1.人物性格品质题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总结2.事件前因后果题注意把握具有因果关系的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理解3.主旨题 注意文题和议论句4.启示题 先理解文章内容,再联系生活实际一、中考链接广东2011年中考题《言默戒》 邻之人有鸡夜鸣,恶其不祥,烹之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
已而谓予日:“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日:“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呜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①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日:“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注】①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时,掌管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或旦而不鸣 或: (2)皆足取祸也 取: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3.作者为什么认为鸡“鸣”与“不鸣”都是“自为不祥”(2分) 4.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3分)二、堂上练习广东2012年中考题《程氏爱鸟》 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室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其上武阳君①恶杀生,儿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鸟雀数年间,皆巢于低枝,其鷇②可俯而窥也又有桐花凤四五百,翔集其间,此皆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闾里间见之,以为异事此无他,不忮③之诚,信于异类也有野老言:鸟雀巢去人太远,则其子有蛇、鼠、狐狸、鸱、鸢之扰。
人既不杀,则自近人者,欲免此患也由是观之,异时鸟雀巢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类也选自苏轼《东坡杂记》)【注释】 ①武阳君:苏轼的母亲②鷇 kòu:初生的小鸟③忮zhì:凶狠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1)信于异类也 ( ) (2)去人太远( )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此皆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3.联系上下文,众鸟“皆巢于低枝”的原因是什么?(2分)4.选文最后“异时鸟雀巢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类也”一句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3分)三、课后作业(一)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反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反,何必见戴!”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选自《世说新语》)1. 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因起彷徨 因:___________ (2)尝暂寄人空宅住 尝:____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反,何必见戴! 3.“何可一日无此君”表达了古人怎样的理想和追求? 4.“雪夜访戴”表现了王子猷怎样的个性? (二)濠州定远县①一弓手②,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
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③,适值偷在市饮酒,势不可避,遂曳矛而斗观者如堵墙久之,各未能进弓手者忽谓偷曰:“尉④至矣,我与汝皆健者,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偷曰:“诺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注释】①濠州定远县:地名,今属安徽②弓手:又称弓兵,宋代地方治安军之一③村步:村埠头步,通“埠”,码头④尉:指县尉,维持本县治安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善用矛 善:____________(2)一举而毙 毙:____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3.根据选文,用自己的话概括弓手在与小偷决斗中取胜的原因 4.谈谈读了本文后你得到什么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