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_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pdf

5页
  • 卖家[上传人]:in****us
  • 文档编号:241744477
  • 上传时间:2022-01-17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85.04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课题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2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3能体会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重点难点】掌握化学探究的步骤和方法课前知识积累】1.在生活中我们同学会遇到停电现象,我们往往用蜡烛来照明,你能描述一下问题吗?一般蜡烛是白 色,形状是圆柱形的,若将蜡烛放入水中它会溶解于水中吗, 这是描述蜡烛的物理性质;当我们将蜡烛点燃后,蜡烛会燃烧并发出光,用来照明,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看到:蜡烛先熔化,然后再燃烧的现象,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蜡烛能燃烧时化学性质2.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学习过程 】一、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阅读】 课本 P1113,并将下列问题中空白补充完整1)化学与实验的关系内 容说明化学与实验的关系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化学实验的发展古代炼丹术和炼金术的作坊就是现代化学实验室的前身,虽然所作所为脱离了实际,但为化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发明化学实验器具;发明物质的有效方法;创造分离 物质的方法(如过滤、 蒸馏等)化学实验途径实验探究观察现象记录现象、数据、结果科学分析得出结论化学实验的作用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

      2)科学探究内 容说明定义科学探究是为了弄明白某个问题所做的一切活动,是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设计实验方案的思路审清题意, 明确实验要求根据实验要求,确定实验原理结合实验原理选择需要的仪器与药品写出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蜡烛及其燃烧的实验探究实验探究步骤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过程、现象结论、解释1. 观察蜡烛的制作材料烛芯:棉线 ,外壳石蜡由 石蜡 和 棉线 制成2. 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气味用小刀切下一小块石蜡,投入水中乳白色 圆柱形固体 、有轻微气味很容易 切开 ,浮在 水面上颜色:乳白色状态:固态硬度 小 ,密度比水小 , 难 溶于水3. 点燃蜡烛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火焰将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 1s 后取出用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火焰为黄白色,分 三 层,外焰最明亮,焰心最暗火柴梗与外焰接触的部位最先变黑,中间没有明显变化烧杯内壁有水雾,石蜡可燃,火焰分三 层, ( 外焰、内焰、焰心 )外层 最亮,内层 最暗 外焰 温度高,蜡烛燃烧生成了水 和 二氧化碳 ;文字表达式:石蜡+氧气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水+二氧化碳4. 熄灭蜡烛将蜡烛熄灭观察现象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有 白烟 产生白烟燃烧蜡烛燃烧时先由固 态变成液态,再汽化 后燃烧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注意:蜡烛燃烧冒的黑烟是石蜡不充分燃烧产生的炭黑 ;化学学习的特点: 关注物质的性质 、变化、变化过程及其实验现象。

      2)蜡烛燃烧实验体现出的化学学习特点关注的问题内容物质的性质如石蜡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等物理性质;石蜡能否燃烧、燃烧产物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化学性质物质的变化如石蜡受热时是否熔化等物理变化;燃烧时是否发光、放热并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等化学 变化物质的变化过程及现象不是孤立地关注物质的某一种性质或 变化,而是对物质在变化前 、变化中、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细致地观察和描述,并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出可靠的结论3)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内容观察的内容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变化中,是否有火焰、光、热、声音等产生变化后,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现象的描述描述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身体感受到的等情况应注意 的问题现象和结论:实验现象是通过我们的视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到的而实验结论仅凭感觉器官无法得出,是通过对实验现象、数据,经过综合分析得出的结果烟:是指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一种现象雾:是指小液滴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一种现象发光和火焰:物质燃烧时,一般伴随着火焰和光,二者要正确区分,发光一般是固体燃烧时产生的现象,是不产生火苗的;火焰是气体燃烧时产生的现象白色和无色:白色是物质对光反射产生的一种视觉现象;无色是光能全部透过的物质所产生的一种视觉现象。

      用词要准确: 描述化学实验现象时,用词不当可能不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自我测评】 :1. 把一根火柴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2s 后取出,能观察到()A.同时变黑 B.与焰心接触部分最先变黑C.与内焰接触部分最先变黑 D.与外焰接触部分最先变黑2. 在蜡烛的探究实验中,观察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珠,迅速向烧杯内注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是()A.蜡烛燃烧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B.蜡烛中含有水C.蜡烛中含有二氧化碳 D.蜡烛中即含有水又含有二氧化碳3.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A.空气 B.水蒸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4. 有关蜡烛性质和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A.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蜡烛燃烧的同时伴有熔化过程C.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放热并产生白烟5. 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A向老师请教 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D认为自己做错了,6. 某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建立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做出结论7. 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1)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小;(2)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所示),约 1s 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a (填a、b 或 c)处最先炭化,结论: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3)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不合适的是()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