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下册科学二单元知识点整理.docx
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七年级下册科学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下册科学二单元学识点整理 1. 人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冷觉、热觉、触觉等)等,分别用来感受周边环境的各种信息人们的感觉会受到酒精、药物等的影响酒精会影响人们的回响时间,而有些药物那么会影响人们的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 2. 皮肤和皮肤的感觉: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内的不同感受器能分别感受触觉、痛觉、和冷热觉的等各个部位的皮肤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皮肤除了作为感觉器官感受外界的刺激外,还有好多重要的功能:①防止身体水分散失②排汗散热③养护身体免受细菌入侵等 3. 鼻和嗅觉:人们常用鼻子来感觉各种物体的气味当人呼吸的时候,化学物质进入鼻腔,并溶于鼻腔内的黏液中,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觉感受器)产生信息,信息通过嗅神经传到大脑,产生感觉嗅觉不仅扶助人们文旦噢食物的香味,还能够扶助人们避开危害 4. 舌和味觉::人们常用舌头来感觉食物的味道舌的外观布满了大量小凸点,小凸点里有大量味蕾,味蕾里有大量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更加敏感。
5.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作为声源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是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科学上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声音所具有的能量叫做声能振动面的不断振动,空气中就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声波的传递声音的形式,它有广泛的用途如医疗上运用超声波粉碎内脏中的结石,科学家用声波来探测海水的深度等 6. 耳和听觉:耳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中耳包括听小骨,鼓膜,鼓室,(咽鼓管)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耳蜗 7. 听觉的形成过程:耳廓能收集空气中的声波,声波进入外耳道后便会撞击鼓膜,使其产生振动,鼓膜的振动会带动位于鼓室内的听小骨振动,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后再传入耳蜗耳蜗内的液体也会产生振动,听觉感受器便把这一信息沿听神经传到脑部,形成听觉,我们就能听到声音咽鼓管连通鼓室和咽部,使鼓膜内外空气压力保持平衡,从而使鼓膜能正常振动 8. 耳还有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由于内耳中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感受器过于敏感的人在受到过长或过强的刺激时,会展现头晕,恶心,呕吐,出汗,流涎等病症。
9. 我们把感觉到的声音上下叫做音调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物体振动得越快,频率就越大所以,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我们把高于20000赫的声音叫做超声,低于20赫的声音叫做次声一般人是不能听到超声和次声响度是人们主观上感觉到的声音强弱对于同一声源发出的声音,其响度与声源的振动有关,跟人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声源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距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声音的响度也就越小不同的人对声咅的感觉是不同的声音除了音调和响度这两个特征外还有第三个特征,那就是音色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并不是单一频率和振幅组成的发声体的性质,外形,发声的方法等都 能影响音色 10. 我们把正在发光且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夜光石等;和人造光源:篝火,点燃的蜡烛等 11. 光源发出的光能在空气,水,玻璃等物质中传播,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传播的介质务必是通明的为了形象地表示光的传播处境,我们通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12. 小孔成像: 当孔较小时, 或距离较近远时,不管透光孔的外形如何,光斑总是圆的;当孔较大时,或距离较近时,光斑外形与透光孔的外形一致像”是实际光线所会聚成的倒立缩小的实像,像的外形与物体(光源)外形好像,与孔的外形无关 13. 在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察觉:让太阳光穿过一条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彩带,彩色光带中的颜色是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依次排列的,从而察觉了光的色散现象上述测验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我们把不能在分解的光叫做单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的光叫做复色光 14. 物体的颜色与光有关系通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抉择的不通明物的颜色由它所反射的光抉择的 15. 光从一种物质射到叧外一种物质的外观上时,光会变更传播方向,又返回到原先的物质中这就是光的反射光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线逆着原入射光线方向射岀——光路具有可逆性光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 16. 光的反射有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镜面反射:平行光入射到平面镜上,由于法线平行的,反射光也是平行的漫反射:平行光入射到粗糙外观,由于法线是不平行的,反射光也是不平行的平面镜所成的像没有实际光线通过像点,因此称作虚像虚像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定律是否能呈现在光屏上来区分)平面镜可以变更光的传播方向,也可以成像 17. 光折射时,入射角,折射角,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光从空气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靠拢,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向线上这就是光由空气射向水和玻璃中时折射的规律 18. 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将偏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从上面看水,玻璃等通明介质中的物体,你会感到物体的位置高一些这是光的折射引起的 19. 常见的两种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远视眼镜镜片,中间厚,边缘薄凹透镜:近视眼镜镜片,中间薄,边缘厚 20. 凸透镜能使物体成像这个像能呈现在光屏上,由实际光线集聚而成,这样的像叫做实像我们把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做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做像距。
21. 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垂直)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等距) 像和物的大小一致(等大) 正立的虚像(正立)(虚像) 22. 眼球由眼球壁(包括角膜,巩膜,虹膜,视网膜等)及其内容物(包括晶状体和玻璃体等)组成角膜,晶状体,玻璃体共同组成了眼的折光系统来自物体的光经眼球的折光系统,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经视神经传入大脑,形成视觉 23. 近视的理由主要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来自远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前,使物像模糊不清 24. 近视的理由主要是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来自近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的后面 25. 为什么人在感冒时,嗅觉的灵敏度降低了,味觉的灵敏度有时也会减弱?这说领略说明?因鼻腔内的嗅细胞被笼罩,使带气味的物质很难刺激嗅觉细胞,影响了嗅觉细胞采纳气味刺激的灵敏度 26. 对着山崖高声喊叫,你会听到什么?声音的反射现象,声波遇到障碍物,被障碍物的外观反射——回声 27. 一般的窗玻璃看上去是无色的,为什么?由于它能反射光 初一(2)班 金 心 怡 6 号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