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apter3-identification剖析.ppt
132页第三章 生药的鉴定,对生药作真实性、纯度及品质优良度的鉴定第一节 生药鉴定的意义,必要性 1)中药的同名异物现象普通存在,影响到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研究的科学性和制剂生产的正确性及临床疗效例如:各地商品生药,如“白头翁”有多达20种以上不同的植物来源,分属于毛茛科、蔷薇科、石竹科、菊科等;正品应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 (Bunge)Regel的根正品含皂苷,有抑制阿米巴原虫生长的作用,临床治疗阿米巴痢疾有效,而属于石竹科及菊科的一些同名异物白头翁则均无抑制阿米巴原虫的作用王不留行”有12种,“独活”有15种以上,“贯众”有50余种,“金银花”有20种,“沙参”有36种,“石斛”有48种植物来源现今各地所用“贯众”分属于多个不同的科,其中鳞毛蕨属绵马鳞毛蕨 D.crassirhizoma Nakai、欧鳞毛蕨 D. filix-masschott等同属植物的根茎及叶柄基部有间隙腺毛,王不留行,独活,沙参,2)中药同物异名的现象也很常见 如:益母草,在东北称坤草,又叫楞子棵;在江苏称天芝麻或田芝麻,浙江叫三角胡麻,青海叫千层塔,四川叫血母草等 大血藤科植物大血藤的茎,有的地方称“红藤”,有的称“鸡血藤”,而豆科植物鸡血藤在某些地区又称“大血藤”。
益母草,大血藤,因此,有必要对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生药,通过调查研究,加以科学鉴定,澄清品名,尽量做到一药一名,互不混淆,保证生药的真实性,以及疗效和用药安全3)在生药商品流通中,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特别是一些贵重生药,时有发现伪品或掺假现象贵重生药,如麝香、血竭、熊胆、羚羊角、番红花、冬虫夏草等血竭,熊胆,羚羊角,番红花,非正品砂仁混入市场,造成品种混乱,影响疗效; 以亚香棒虫草、香棒虫草、地蚕、人工伪制虫草及用白僵蚕冒充冬虫夏草等香棒虫草,僵蚕,冬虫夏草,地蚕,砂仁,4)开展生药的鉴定研究,在发掘新药源和寻找进口生药的代用品 血竭,产于印度尼西亚等地,进口生药经考查发现,剑叶龙血树(D.Cochinchinensis)在我国云南应用迄今已有500余年历史,经鉴定研究以“广西血竭”为名入药剑叶龙血树,第二节 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 和方法,生药的取样,生药在取样前,应注意品名、产地、包装、等级及包装式样是否一致,检查包装的完整性、清洁程度及有无水迹、霉变或污染情况并记录抽样原则 总包件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5~90件的,取5件;100~1000取样5%;超过1000件的,1%取样 大小在1cm以下的生药,用采样器采样;每一包件在不同部位取2~3件样品;如包件大的,从10cm以下深部不同部位取样。
一般生药取样100~500 g;粉末生药25g;贵重生药5~10g. 将样品混匀,即为总的供试样品1/3实验用,1/3复核;1/3留样保存生药的常规检查,杂质检查,水分测定,生药中的水分以8%~11%为宜,含水量大一方面影响药效,另一方面容易发霉、生虫 烘干法:适合不含挥发油的生药 甲苯法:适合含挥发油的生药 减压干燥法:适合贵重又含挥发油的生药水分测定仪,红花,金银花,金银花,甲苯,减压干燥器,麝香,灰分测定,总灰分测定 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浸出物测定,水溶性浸出物测定:分冷浸法和热浸法 醇溶性浸出物测定 醚溶性进出物测定,挥发油的测定,水蒸气蒸馏法 甲法:相对密度小于1.0 的挥发油 乙法:相对密度大于1.0 的挥发油水,生药的限量检查,1. 砷盐的检查:砷是公认的对人体极有害的元素,砷盐的测定是用古蔡氏法或二乙基硫代氨基甲酸银法,将受试液与标准砷溶液(1μg/ml)比色砷盐限度不得超过百万分之十2.重金属的检查:采用硫代乙酰胺或硫代钠显色反应将受试液与标准铅溶液(10 μg/ml)比色 重金属限度不得超过百万分之二十3. 农药残留量的检查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有机氯类农药的残留量 2005年《中国药典》规定六六六和DDT不得超过百万分之零点二,五氯硝基苯不得超过百万分之零点一。
4. 其他毒素检测:黄曲霉素、马兜铃酸,第三节 原植物鉴定,生药的原植(动)物鉴定(identification of original plant),又称分类学鉴定 应用植(动)物的分类学知识,对生药的来源进行鉴定研究,确定其正确的学名,以保证应用品种的准确无误是生药鉴定的根本和基础一、观察植物形态,对具有较完整植物的标本,应注意其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的观察,对繁殖器官(花、果、孢子囊、子实体等)应特别仔细,可借助放大镜或解剖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特征,如毛茸、腺点的形态构造 同时注意对药用部位进行观察二、核对文献,根据检品的形态特征及其产地、别名、效用等线索,可查阅《中国药典》、相关的中草药书籍和图鉴,加以分析对照重要参考文献、著作:,《中国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新华本草纲要》、《中国中药资源丛书》; 《中药志》、《中华本草》、《中国药材学》、《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鉴定学》等三、核对标本,当确定未知种是什么科属时,可以到有关植物标本馆核对已定学名的该科属标本 要得到正确的鉴定,必须要求标本馆中已定学名的标本正确可靠第四节 性状鉴定,性状鉴定(macroscopical identification)即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是以性状,包括形态、大小、色泽、表面、质地、断面、气味等特征为依据对生药进行鉴别的方法。
一、形状(shape,form),生药的形状与药用部位有关 如根类生药有圆柱形、圆锥形、纺锤形等; 皮类生药有卷筒状、板片状等; 种子类生药有圆球形、扁圆形等甘草,黄柏,马钱子,老药工们常以简单、生动的语言加以概括,易懂易记: 如防风的根茎部分称“蚯蚓头”“凤眼圈”; 山参的主要特征被形象地描述为“芦长碗密枣核艼,紧皮细纹珍珠须”; 海马的外形为“马头蛇尾瓦楞身”防风,山参,海马,在观察外形时,对皱缩的商品生药如叶和花类,鉴定时须先用热水浸泡,展平后观察; 在观察某些果实种子类生药时,亦可用热水浸软,以便剥去果皮或种皮,观察内部特征金银花,番泻叶,枳实,二、大小(size),生药的大小指长短、粗细、厚薄 有些很小的种子类生药,如葶苈子、车前子、菟丝子等,应在放大镜下测量 葶苈子、车前子都具有祛痰平喘功效菟丝子是是平补肝肾脾三脏之要药,葶苈子,车前子,菟丝子,三、色泽(color),各种生药的颜色是不相同的,而同一生药的色泽变化与生药质量有关 玄参要黑,丹参要紫,茜草要红,黄连要黄 如加工条件变化、贮藏时间不同或灭菌不当等,就会改变生药的固有色泽,甚至引起内在质量的变化黄连,丹参,,茜草,玄参,黄芩苷,,酶,水解,黄芩素+葡萄糖醛酸,,具3个邻位酚羟基,,氧化,醌类(绿色),例如:黄芩,在观察生药的色泽时,生药应干燥,并应在日光下观察。
色泽的描述包括表面和断面色泽的内容一般把质量好的色泽放在前面,二种色调组成描写的应以后一种色为主,如黄棕色,即以棕色为主四、表面特征(surface character),生药表面特征:有光滑、粗糙、皱纹、皮孔、毛茸等 双子叶植物的根类生药顶部,有的带有根茎; 单子叶植物根茎,有的具膜质鳞叶; 蕨类植物的根茎,常带有叶柄残基和鳞片例如:白花前胡头部有叶鞘残存的纤维毛状物,是区别紫花前胡根的重要特征; 植物香圆未成熟果实或幼果作枳壳或枳实时,果顶俗称“金钱环”,这一特征是鉴别该种的重要依据白花前胡,紫花前胡,,枳实,五、质地(texture),生药质地可分为:软硬、坚韧、疏松、致密、黏性或粉性等 形容生药质地的术语很多: 如质轻而松、断面多裂隙,谓之“松泡”,如南沙参; 生药富含淀粉,折断时有粉尘散落,谓之“粉性”,如山药;,木香,,质地柔软,含油而润泽,谓之“油润”,如当归; 质地坚硬,断面半透明状或有光泽,谓之“角质”,如郁金等虎杖,六、断面(fracture),断面:一是指生药自然折断面,二是指用刀横切(或削)成的断面 对于根及根茎、茎和皮类生药的鉴别折断面观察很重要 如茅苍术易折断,断面放置能“起霜”(析出白毛状结晶),白术不易折断,断面放置不“起霜”;,,甘草折断时有粉尘散落(淀粉); 杜仲折断时有胶丝相连; 黄柏折断面,呈纤维性; 苦楝皮的折断面,裂片状分层; 厚朴折断面可见亮星。
生药断面特征(cut surface character)非常重要,可通过观察皮部与木部的比例、维管束的排列方式、射线的分布、油点的多少等特征区别易混品生药 对于横切面特征的描述,经验鉴别有很多术语,如:,黄芪有“菊花心”; 粉防已有“车轮纹”; 茅苍术有“朱砂点”; 大黄根茎可见“星点”; 何首乌有“云锦纹”; 商陆有“罗盘纹”等大黄,何首乌,黄芪,防己,茅苍术,商路,七、气(odour),有些生药有特殊的香气或臭气,这是由于生药中含有挥发性物质的缘故,也成为鉴别该生药主要依据之一 如檀香、阿魏、麝香、肉桂、牡丹皮等阿魏,肉桂,八、味(taste),味是鉴别生药时口尝的实际滋味 生药的味与其含有的成分有关,每种生药的味感是比较固定的,生药的味感也是衡量生药品质的标准之一如乌梅、木瓜、山楂均以味酸为好; 黄连、黄柏以味越苦越好; 甘草、党参以味甜为好黄连,甘草,黄柏,九、水试,水试法是利用生药在水中或遇水发生沉浮、溶解、颜色变化、透明度、膨胀性、旋转性、粘性、酸碱变化等特殊现象进行鉴别生药的方法 如西红花加水浸泡后,水液染成金黄色;,秦皮水浸,浸出液在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 葶苈子、车前子等加水浸泡,则种子变黏滑,且体积膨胀; 熊胆粉末投入清水杯中,即在水面旋转并呈黄色线状下沉而不扩散。
秦皮,葶苈子,车前子,十、火试,有些生药用火烧之,能产生特殊的气味、颜色、烟雾、闪光和响声等现象,作为鉴别手段之一 如降香微有香气,点燃则香气浓烈,有油流出,烧后留有白灰;,麝香少许用火烧时有轻微爆鸣声,起油点如珠,似烧毛发但无臭气,灰为白色; 海金沙易点燃而产生爆鸣声及闪光,而松花粉及蒲黄无此现象,可资鉴别第五节 显微鉴定,显微鉴定(microscopical idenifi-ction)是利用显微镜来观察生药的组织构造、细胞形状以及内含物,描述显微特征,进行生药的真实性鉴定的方法后含物(ergastic substance) 细胞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无生命的物质,统称为细胞后含物 . 包括淀粉粒、菊糖、糊粉粒、脂肪油和各种结晶体,一、显微鉴定的常用方法,显微鉴定 组织鉴定:观察药材的切片或磨片,鉴别其组织特征,适合于完整的药材或粉末特征相似的同属药材的鉴别; 粉末鉴定:观察药材的粉末制片或解离片鉴别其细胞分子及内含物的特征,适合于破碎、粉末状药材或中成药的鉴别植物性生药,根、根茎、茎藤、皮、叶等类,制作横切片观察,必要时制纵切片; 果实、种子类须作横切片及纵切片观察; 木类须观察横切、径向纵切及切向纵切三个面。
横切面,切向切面,径向切面,鉴定叶、花、果实、种子、全草等类生药,可取叶片、萼片、花冠、果皮、种皮制表面片,以观察各部位的表面(皮)特征 可将生药作粉末片进行观察可制解离组织片,以观察某些细胞组织,如纤维、石细胞、导管等 对于中成药,可直接取目的物,选用不同试液制片,观察粉末的具有鉴别意义的组织、细胞及细胞后含物显微特征切片类型,横切片或纵切片 切片方法 徒手切片:10~20µm,最为简便、快速,较为常用 石蜡切片:便于教学用 滑走切片:有专用机器切制 冰冻切片:宜于科研,不利于教学,无法染色解离组织片:可用氢氧化钾法,使细胞间质溶解,细胞分离后观察目的物 表面片:叶、花、果实、种皮等多用,可观察各部位的表皮特征粉末片: 水合氯醛透化片; 水合氯醛不透化片; 醋酸甘油片或稀甘油片或水装片 磨片:观察矿物药,相当于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