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学习提升课堂:文言文阅读解题技巧之句式(附:解题技巧及实战演练).docx
6页高考语文学习提升课堂:文言文阅读解题技巧之句式(附:解题技巧及实战演练)解题技巧“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一考点在近几年高考中虽未单独设题,但其知识点遍布文章,阅读理解时许多句子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古代汉语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有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包括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谓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固定结构等几类判断句、被动句要从结构特征上去掌握,省略句则要联系上下文去推求省略的部分,倒装句要掌握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状语后置的规律,固定结构要记住它们的习惯用法在文言的阅读过程中,如果对古汉语中一些句式特点,尤其是像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比较特殊的句式不熟悉、不理解,必然会造成阅读的困难和翻译句子的不准确一、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1.“者”和“也”的结构形式由此变形组合的句式主要有:“……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几种这些句式,也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
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劝学》)4.表因果关系的判断句如: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记》)5.无标识的判断句如:陈涉瓮牖绳枢之子《过秦论》)特别提醒: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二、被动句在古代汉语中,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式叫被动句1.从标志词入手,看是否符合被动句的要求当句子中出现了这些标志词时,就可以考虑这个句子是不是被动句1)用“为”或“为所”或“为……所……”表被动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2)用“见”或“见……于……”表被动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3)用“于”或“受……于……”表被动如: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2.从语法入手,看主语是不是受动者因为有些被动句没有标志词,但在意义上含有被动的意思,所以单凭标志词是不行的,还需要考虑一下主语是不是谓语的受动者如: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三、省略句在古代汉语中,省略现象较为普遍同学们要想使翻译后的句子通顺协调,就必须对省略的成分进行必要的补充,这样才能使答案完整1.按照直译要求,补充省略的介词如: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烛之武退秦师》)2.紧扣句子语法确定省略成分同学们可以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成分来确定当前的译文中少了哪些成分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明显可以发现,“再”“三”的后面省略了谓语“鼓”3.瞻前顾后,明确省略内容如: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廉颇)大破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四、倒装句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子顺序而言的常见的文言倒装句式有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1.宾语前置1)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类似的疑问代词还有“谁、奚、胡、何、曷、安、恶、焉”等如: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2)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类似的否定词有“不、未、无、莫、毋、弗”等,类似的代词有“余、吾、尔、自、之、是”等如: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3)用“之”字和“是”字以突出强调宾语这两个字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如: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2.介词结构后置1)介词结构“于……”式,由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常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应该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2)介宾结构“乎……”式,由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有时放在谓语动词后面作补语,这种情况在文言文中并不多见,翻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3)介词结构“以……”式,由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有时放在谓语动词后面作补语,这种情况在文言文中并不多见,翻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鸿门宴》)3.定语后置1)定语放在中心语后,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语+后置定语+者”的格式如: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2)在中心语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上“之”,组成“中心语+之+后置定语”的格式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3)在中心语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再用“者”字結尾,组成“中心语+之+后置定语+者”的格式。
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4)数量词用作定语,大多放在中心语的后面,格式为中心语+数(量)词如: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4.主谓倒装句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应为:汝之不惠,甚矣!模拟演练1.(2019年全国Ⅱ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考查同学们文言文翻译的能力回答此题时,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和特殊句式:(1)苟,如果;法,效法;故,陈规;循,遵守可以(之)强国”“可以(之)利民”都是省略句2)期年,满一年;之,到令行于民”是介词短语后置句答案(1)圣人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不必效法陈规;如果可以使百姓获利,不必遵循旧制。
2)法令在民间实行一年,秦人到国都诉说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2.(2019年高考新课标Ⅲ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与特殊句式的翻译:“所以”,……的原因第一处“乃”,就是第二处“乃”,才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是判断句式答案田文说:“这就是我的职位比您高的原因啊吴起这才明白在这方面不如田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