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二:2、中国古代的艺术(每课名题4)(教师版).doc
22页必修三专题二:必修三专题二:2、中国古代的艺术(每课名题、中国古代的艺术(每课名题 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3 小题,共小题,共 0 分)分)1. (2011 年 3 月忻州市联考 8 题)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解释文人画时讲“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说明了文人画所具有的文学性.哲学性.抒情性下列绘画作品中,最能体现文人画风貌的( )【答案】A【点拨】A 项是文人画,B 项是制陶艺术,C 项是年画,D 项应是反映农业生产的图画结束】2. (2011 年 1 月三明市三校联考 3 题)2010 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 这种艺术形式是( )A.绘画艺术 B.戏剧表演 C.篆刻艺术 D.书法艺术【答案】D【点拨】【结束】3. (2011 年 1 月福州市质检6题)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绵延了三千多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楷书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B.东晋王羲之擅长草书、行书,被称为“书圣”C.唐代颜真卿、柳公权推陈出新,分别创立了颜体和柳体D.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答案】A【点拨】楷书特点是字形方正,规矩严整。
草书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故 A 错误结束】4. (2011 年 5 月北京西城区二模 13 题)美学家指出:“汉末魏晋六朝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时代 ”这种精神在文学艺术上的体现是【答案】D【点拨】A 是宋代的,BC 是清代的,D 是东晋王羲之的,只有 D 的时间与题意要求相符合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飘逸潇洒,浸透了晋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神韵,达到了当时士大夫追求的美的极致,故从精神追求上讲 D 符合题意要求ABC 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体现出平民化、世俗化的特点,与引文精神追求不符结束】5. (2011 年西安八校联考 25 题)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壁画则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 )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中西文化的交融性C.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答案】D【点拨】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在观念上的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宋代,城市经济发展,市民生活日益丰富。
因而不同时期敦煌壁画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故选 D其它选项都无法体现艺术与当时政治经济的关系结束】6. (2011 年 1 月河南郑州高三质检 3 题) “含毫势若斩蛟龙,挫(握)管还同断犀象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一点三峰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叫瞰(喊)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 ”诗句描述的书法形式与下列人物的作品风格相似的是( )A.钟繇的《宣示表》 B.王羲之的《兰亭序》C.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 D.王献之的《中秋帖》【答案】D【点拨】本题稍难,从诗句中可以判断出描述的是草书的特点,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魏晋以来,草书盛行不衰,名家辈出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唐朝的张旭、怀素等,都是草书大家据相关资料本诗选自马云奇《怀素师草书歌》 ,对唐代著名书法家怀素进行赞颂,开头几句为“怀素才年三十余,不出湖南学草书大夸羲献将齐德,切比锺繇也不如 ”各选项中 A 项是楷书;B 项是行书,人称“天下第一行书” ;C 项是楷书,本题选 D 项, 《中秋帖》草书,是著名的古代书法作品,曾被清乾隆皇帝誉为“三希”之一,意即希世珍宝。
结束】7. (2011 年 5 月北京朝阳区二模 23 题)对下列两幅作品的相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表现万物“瞬间”微妙色彩变化 B.文化交流促使绘画风格交融C.相似的社会环境使作品主题趋同 D.注重对现实情境的自我感受【答案】D【点拨】比较分析中西绘画作品的共同点, 《潇湘八景图》是中国画,写实, 《日出·印象》印象主义画派,AB 项错误,两幅作品的社会环境不同,中国封建社会,而《日出·印象》是 19世纪法国答案为 D结束】8. (2011 年 4 月河南省统测 45 题) (15 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王国维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贡献,是从研究王亥之名始……王国维将“王亥”二字定为人名,这个人名为不少古书所传写,且有不同写法,经发现了甲骨文已有的写法,就可以用之校定古书了再深入一步,王国维又考定《史记》关于殷商世系的文字,不过是“传闻”或“假想” ,这次却得到了证明这不但说明了甲骨文的发现“使世人知殷墟遗物之有裨于经史二学者有如斯也” ,反过来又证明了《史记》关于这问题记载的科学性——摘自《国学大师丛书 国学研究的历史性贡献》材料二 自昔大师巨子,其关系于民族盛衰学术兴废者,不仅在能承续先哲将坠之业,为其托命之人,而尤在能开拓学术之区宇,补前修所未逮。
故其著作可以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也先生之学博矣、精矣,几若无涯岸之可望,辙迹之可寻——摘自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材料三 启超以为先生盖情感最丰富而情操最严正之人也于何见之,于其所为诗词及诸文学批评中见之,与其所以处朋友师弟间见之充不屑不洁之量,不愿与虚伪恶浊之流同立于此世,一死焉而清刚之气乃永在天壤夫屈原纵不投泊罗,亦不过更郁邑侘傺(抑郁失意)十数年极矣,屈原自沈,我全民族意识上之屈原,曾沈乎哉?——摘自梁启超《国学论丛王静安先生纪念专号序》(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说明王国维(字静安)的治学思想 (9 分)(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王国维体现的人格特质,试分析这种人格特质形成的原因 (6 分)【答案】(1)使甲骨文研究不再局限于古文字学的范围,进入了着眼于历史上文化制度的研究;提出“二重证据法” ,以考古得出的地下材料与史书记载互证,将两种不同的材料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异同之处,互为佐证,克服了研究的狭隘性、片面性、主观性,从而得出具体的、可信的结论;继承传统,同时吸纳西学的观点和方法,拓宽了学术研究领域 (9 分)(2)人格特质: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忧国忧民;热爱传统文化等。
原因:儒家学说(尤其是宋明理学)倡导的气节精神,知识分子的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西方文化冲击下,对传统文化的钟爱和勇敢地吸纳西学 (6 分)【点拨】王国维是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1)从材料中王国维对甲骨文研究的贡献,对历史史料研究的贡献和中西文化交融的贡献角度思考回答2)从王国维史学研究的态度,陈寅恪和梁启超对王国维的评价角度分析第一问从当时中国知识分子所处的时代特征、个人因素等角度分析“原因” 结束】9. (2011 年 4 月湖南高考仿真 28 题)2009 年底,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抢救性发掘一座东汉大墓获得重大考古发现,经权威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根据古资料现场考证研究,认定这座东汉大墓为文献记载中的曹操高陵其中重要的物证为右图的刻铭“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石牌根据右图的字体,人们得出的评价正确的是右图字体( )A.最早的源头应该是西周的金文B.出现时可能已盛行小篆、隶书、楷书、行书字体C.最能表达书写者的感情D.可能介于隶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答案】D【点拨】成熟汉字的源头应为甲骨文,所以 A 不对;在汉末,行书没有普遍地应用。
直至晋朝王羲之的出现,才使之盛行起来,所以 B 出现时可能已盛行小篆、隶书、楷书、行书字体错误,B 项也不能从右图的字体中表现出来,排除 B;C 不符合题意隶书起源于秦朝,到东汉末年逐渐演变,故 D 正确结束】10.(2011 年 5 月榆林市二模 27 题)《西厢记》中说:“这的堪为字史,当为款识,有柳骨颜筋,张旭张颠,羲之献之对文中的“柳骨颜筋”及其代表字体解释错误的是A.“柳”指柳公权,“颜”指颜真卿B.是书法中楷书的著名字体C.这种字体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D.是宋元时期书法的杰出代表【答案】D【点拨】从材料信息看, “不得重居之”是指对“典史久居其职,肆情为奸”现象而作出的,可见其目的在于防止腐败故 D 项为正确答案结束】11. (2011 年 3 月德州市一模 15 题)下面漫画《进步与退步》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书写工具的进步导致了书写质量的下降B.计算机的应用给传统文化带来严重冲击C.传播手段的进步导致了传统媒体的衰退D.计算机的使用减弱了文字的作用【答案】B【点拨】图片表达的是从毛笔到钢笔再到计算机的变化,既不是书写工具的进步也不是传播手段的进步,排除 AC 两项,而计算机使用的也是文字,故拍虎 D 项,选择 B 项。
结束】12. (2011 年 5 月浙江五校联考 13 题)以下两幅图包含了很多中国文化精神元素这种画风开始出现于( )A.魏晋南北朝 B.唐代 C.宋元 D.明清【答案】B【点拨】题目中的绘画集文学、书法、绘画、篆刻于一体,体现了文人画的特点文人画起源于唐朝的王维,所以选择 B 项A 项时期人物画成就突出;C 项风俗画和文人画成就突出;D项最突出的是文人画中的写意画结束】13. (2011 年 4 月安徽江南十校 14 题)2011 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著名歌手周杰伦深情演唱了一曲《兰亭序》 下列有关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兰亭序》阼者王羲之草、楷、行各体皆精B.中国书法史上有“秦篆” 、 “汉隶” 、 “唐楷”之说C.柳公权的《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D.张旭、怀素之狂草别具艺术魅力【答案】C【点拨】 《祭侄文稿》属于颜真卿的作品结束】14. (2011 年 3 月赣州市摸底 25 题)1930 年和 1972 年,在居延地区(现属于内蒙古西部阿拉善左旗地区)两次发掘出土汉简 30000 余枚(如右图)居延汉简多是西北边塞烽燧亭鄣的文书档案,其最早的纪年简为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 102 年)最晚者为东汉建武七年(公元 31 年)。
对上述信息的认识正确的是( )A.说明当时纸还未发明出来B.当时木简仍是重要的书写载体C.木简上的文字应该都是小篆D.为便于流传,弃纸而用木简【答案】B【点拨】本题考察古代中国的书写材料根据题目主要信息分析,叙述了东汉前逐渐作为主要书写工具的的史实强调的是汉简记载的作用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A项说法错误隶书最早出现在秦朝,成熟于未进时期,因此题干上的时间阶段中还可能存在着隶书,C 项错误D 项说法史实错误,纸比竹简具有很多优势且纸在竹简后出现结束】15. (2011 年 1 月绍兴市高三期末质检 7 题)中国古代文化构成中包括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有( )A.王羲之所擅长的行书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了极致B.苏轼的“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反映了传统文人画注重诗意的特点C.“文而不晦” “俗而不俚” “明白如话”是对元曲浪漫主义风格的表述D.京剧于乾隆年间正式形成,比较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答案】B【点拨】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经分析应该是草书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了极致故应排除 A;“文而不晦” “俗而不俚” “明白如话”说明元曲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百姓,因为元曲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