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课《纪念白求恩》.doc
4页说课《纪念白求恩》基本信息学科语文年级八年级教学形式教师路长青单位安阳市第六十三中学课题名称纪念白求恩教材版本苏教版说课记录说教材内容Ø 教学内容《纪念白求恩》是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作者是毛泽东本文是一篇结构清晰、论证明了的议论文毛泽东在文中深刻地分析了白求恩的精神品质,并号召全党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精神Ø 教材所处地位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7~9年级的学生能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能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可见本文地位非常重要Ø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初步掌握写作议论文的基本方法2、过程和方法目标:诵读、自主、合作和探究;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共产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Ø 教学重点和难点1、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2、运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对比的作用说教法1、讨论法: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我结合对研究性学习理论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认识及本课的内容特点,本节课主要采用讨论式进行教学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美国教育家布鲁姆也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2、诵读法:“课标”明确指出:应该注意加强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中增强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说学法1、自主、合作、探究法;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强调:“教的最优化必须落实到学的最优化”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通过“问题——探究”教学途径,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分析、比较、思考、讨论、释疑中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2、勾画圈点法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说教学过程(一) 速读课文,筛选信息本环节主要采用诵读法、勾画圈点等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的能力,同时再从独立转向合作探究,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启发,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落实教学重点,完成教学目标问题一:勾画出各段中的中心句,分别用一句最简洁的话概括,并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师明确:要找的这些句子就是作者的观点、态度,即文章的论点大屏幕出示论点示意图)文章从三个方面(三个分论点: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阐述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全党向他学习,在结尾阐述了学习白求恩的深刻意义。
中心论点(在第一段中鲜明提出)是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三个分论点是服从中心论点的,分论点之间既是并列的又是相互联系的板书结构关系,见下图)追问二:作者是根据什么得出这些论点的?请从文中找出依据教师明确:这些证明论点的依据就是论据大屏幕出示论据示意图)论据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类型我为了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这两种论据的特点,便指导学生从文章第一段中心论点前后两段文字的表达方式(前边为记叙,后边为议论)入手,引导学生区分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讨论后找出其它分论点的论据二)精读段落,掌握写法本文最突出的知识点是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和对比论证的方法,而此方法在文章的第二部分表现的最为充分,因此为了提高课堂效率,便采用“以点带面”的方法,让学生精读此段,并设置问题共学生探究思考问题一:结合课文第二段说说文章使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并具体指出教师明确:第二段分三层,每一层都是先叙后议议论文以“议”为主,“叙”是为证明论点提出事实根据,“叙”要扣住论点,“叙”得简明、概括; “议”从“叙”出, “议”得精辟问题二:本段使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并列出图表具体说明教师明确:(大屏幕出示论证示意图)常用的论证方法:①举例论证、②道理论证、③比喻论证、④对比论证这里以对比论证为重点,进行分析。
通过对比,褒贬分明,既赞扬白求恩的高贵品质,又批评党内不良倾向明确了应该克服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更加有力证明了学习白求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三)跳读语句,品味语言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要求是1、使学生能够品味议论文语言概括有力的特点2、在讨论中,能够抓住问题的焦点,能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基于此,我便设置以下几个问题共学生思考1、有感情地朗读“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一段,并分析句式特点教师明确:五个短语由短而稍长;气势越发磅礴,内容五彩缤纷,有如赞美诗一般 2、体会词语的妙处:“只”见过一面的“只”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我“是”很悲痛的“是”去掉后表达效果是否有变化?教师明确:“只”流露出遗憾的心情;“是”有有强调作用,语气很沉重,表达出作者沉痛哀悼的心情3、学生讨论:成语的使用;双重否定句和长句的作用;设问、反问句式特点及作用经过对这几个问题的思考和讨论,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认知和感知的能力四)背读美文,把握主旨课文最后一部分,既是体现文章主旨的地方,又是课后要求背诵的内容,为了很好地实现这一教学思想,我特别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背读此段,并对学生给以朗读指导。
指导前我进行范读)教师讲解:课文最后一段,作者用强烈的感情,向我们发出了向白求恩同志学习的号召因此,我们背读这一段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要感受它的层次;第二个问题是要读出它的情感尤其是“只”、“仅”、“悲痛”几个字词的重音和最后一个排比句的气势要读出来,通过这一段的背读我们要很好地感受文章的主旨,感受作者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五)拓展延伸,提升境界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这个环节的设计就是把课堂教学向生活延伸,从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为此,我针对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空袋子难以直立” 这句话设计出两个问题(1)这句名言不仅说明了一种生活现象,更蕴藏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请说出这个道理: (2)请说出一个能证明这个道理的事实论据说板书设计 学习白求恩纪念白求恩 共产主义精神(中心论点)国际主义精神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对比论证)(夹叙夹议)说其他说作业:控制论告诉我们:“要实现有效控制”就必须有反馈,而且反馈越及时越好因此,我为学生设置了这样一个课后作业:有人认为,“我们现在已经进入21世纪,白求恩精神已经过时”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设置这个作业的意图,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另一方面,也便于了解学生对刚刚学到的议论文知识掌握情况,检验一下学习效果反思说反思:教学中,既注重教师的引导,有机遇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性,通过上述的学习我们的学生会队以论文有初步的了解选作本课的初衷之一是为了让学生受教育,引导学生反思在日常生活中言行,我想在体验反思之后是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 本文是议论文,文风严谨,如何突破严谨和较强的逻辑性,让学生较为轻松有趣的学习议论文是设计课件和教学中考虑最多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