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新编.pdf
30页2014 年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题训 练( 含答案 ) 议论文阅读相关常识与答题技巧 一、知识储备: 1.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 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 3. 论证方式:立论、驳论议论文可由此标准分为立论文与驳论文二 大类 二、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1. 论证方法的识别: 事例(含概括事例)-------举例论证 引名言,讲道理-------道理论证 运用比喻证明观点-------比喻论证 把正反事实或道理进行对比-------对比论证 2. 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 句式:使用论证的方法论证了观点效果 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 服力 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概括事例)证明了 (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 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 概括更深入 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 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 了的观点 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 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 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 读 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 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3. 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 论据可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二种类型 答题要点二个方面:( 1)明确论据类型;( 2)具体分析作用 这个题目就其实质是考查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无论是与分论点与中心论 点的关系还是论据与论点的关系,都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所以,规范性 答题格式如下: 论据作用 : 答题格式 : 这是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论点,如果 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 补充论据作为一种新题型正在流行,做这种题目,注意以下二个方面: (1)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2) 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数限制。
当然,作为应考,可以准备“勤奋”、“处 世”等常见主题的名人事例和名言名言字数要少,事情要熟悉,不要为求 新而准备那些较长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 4. 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 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 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 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 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 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 5. 中心论点的识别: 一看题目,二看首尾,三看是否是明晰的判断,四看是否统帅全文,五 看论据证明的观点怎样寻找和总结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呢,要主要看议论文 的如下几个位置 看议论文的标题,寻找或总结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的标题就是文章 的中心论点 看议论文的开头,寻找或总结中心论点开宗明义、开门见山往往是 议论文常用的写法,因许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都出现在开头部分 看议论文的结尾,寻找或总结中心论点一些议论文,通过摆事实讲 道理后,至文末得出结论,该结论即文章的中心论点 分析议论文的论据,总结中心论点一些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不是非常 明显,需要分析文章所用的论据才能总结出来,这样的议论文要分析文章的 论据是为了证明什么的,这“证明什么”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归纳综合分论点,总结中心论点。
有的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分解为好几 个分论点,这就需要逐个对分论点进行分析,再综合归纳,总结出中心论点 6. 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首先应该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 论)解决问题(结论) 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 “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做 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开头的内容有: (1)提出中心论点; (2)引出论题;以上二个方面,要具体回答出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 的具体方试,有的是通过名人名言、有的是通过名人佚事、有的是通过趣闻 笑话等 结尾的内容: (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 (2)强调的中心论点; (3)发出的号召或希望人们; (4)补充论证了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 做这个题目,就是把文章的引论、本论、结论具体化地陈述出来如人 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我们可以这样表述:首先引用法国思想家帕斯卡的 名言“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芦苇”提出中心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然后 举阿基米德、王尔德事例证明了 “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 最后举一个火车上读书的少女为例向人们发出“人应该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的劝勉。
7. 议论文题目分析: (1)作用分析:点明论点;交待论题;点明议论由头 (2)方法:主谓短语和动宾短语一般是论点,如:珍惜,学会, 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并列短语一般论述事物之间的关系,如想和做,成与败 题目中有谈、论、说、议的一般是论题 (3)效果分析:1点明了文章论述的内容,明确了文章论点; 2运用比 喻,生动形象的提出了论点等 8. 议论文开头的作用: 1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2针对现实中某种现象(或事例或观点)进行分析,然后提出论点(或 提出论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3引用名言提出论点或论题,同时,名言又是证明论点的论据 4由某个故事或事例引出论点或论题,同时,故事和事例又是证明论点 的论据 5摆出错误的论点和论据,为下文的批驳树立靶子 6用生动的比喻或故事(如寓言)引出论点,既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又能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便于读者接受 9. 议论文结尾的作用: (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 (2)强调的中心论点; (3)发出的号召或希望人们; (4)补充论证了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 (5)总结全文,得出中心论点 (6)提出问题,发人深思,其发人去关注或思考某个问题 10. 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 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固定,只有二个角度: (1)语言特点;简明平实、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 等 (2)语体特点。
语体特点,就是抓住逻辑严密四个字做文章就可以了 一个应特别注意的事项就是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 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常用句式:这个词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11. 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 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多,如修辞手法、论证方法、写作手法 等 (1)修辞: 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动,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有力的论述 了的论点,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排比,增强了文章论证的气势,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引用,引用古诗文,使文章富有文采,同时有力证明了论点 引用名言,有力证明了论点 反问:增强语气,发人深思 设问:启发读者思考,强调某种观点 (2)论证方法:参考论证方法的作用谈 (3) 写作手法比较固定, 常见的就是: 1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相结合 (夹 叙夹议); 2以论证方法为主3针对生活中的进行分析,具有很强的 针对性等同样,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 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12. 文段结构作用: (1)引出下(全)文;( 2)总结前(全)文;( 3)承上启下 作为议论文段的作用,必须结合文体特征具体加答 如开头段作用往往起着引出中心论点(论题),那么,我们可以参考下 面的二个具体答题规范格式的例子使用或变通使用: 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开头通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 (或的奇闻趣事) ,提出中心论点 (或 引出的论题),也起到吸引读者下读的作用,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 结尾段的作用,请参照8:“结尾的作用”回答 13. 启发思考类题目: 1观点必须符合主流思想意识; 2把文章中心换个角度阐述一下即可 3注意联系实际题必须联系实际 2013 年中考议论文阅读实题演练 1. 【江苏省徐州市】 (二)阅读下面一篇议论文,完成13 16 题 (13 分) 读书不妨多一些“慢阅读” 耿银平 4 月 23 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让读 书活动成为更多人的精神爱好,品味到读书的 快乐和雅趣,不妨多一些“慢阅读”的意识 所谓 “慢阅读” , 是指虽然当下进入了“加 急时代” 、 “超音速发展时代”,读书,却仍需要 优哉游哉的慢节奏、慢速度以及慢情调因为 只有在“慢”中,与生俱来的机智情趣,才能 和书香琴韵达成自然衔接,读书应该完成的精 神活动, “体验” 、 “思考” 、 “质疑” 、 “沉淀”才 能完成得从容不迫、饱满自在最重要的是, 只有“慢” ,兼收并蓄才能得到充分实现,让厚 重书香成为人格发展的重要构成。
人因为爱书, 所以智慧不断提高, 书因为有了人的青睐赏爱, 而陡增诸多妙趣 其实,从思维发展规律方面认识慢阅读, 也是很有科学性的 思维是活生生的精神活动, 是一种灵感的产物,所以,就需要给予它足够 的时间积蓄、思考余地和宽松环境 遗憾的是,电子阅读提高了阅读效率,也 陷入了不少误区其一,读书速成化,不论看 什么书籍,都喜欢速战速决,蜻蜓点水,错过 了“品味”的好时机其二,就是俗浅化,满 足于走马观花,比如很多人热衷于读图和漫画, 宁愿让幽默化的图画牵着 “思维鼻子”,也不愿 主动探究、提出质疑和深度思考其三,就是 功利化对有用的图书非常着迷,而对于那些 所谓的名著和闲书置之不理,正如读书推广大 使白岩松所言, “走到新华书店, 全是一些有用 的书,考试类的健康类的工具书啊这个社会 都在倡导有用,什么叫有用呢?跟钱、权、名 利有关,就有用!” 上述读书看似有成就,轰轰烈烈,其实 不然因为思考不够深入,印象不够深刻,往 往会成为“速朽”,陷入“快速、快感、快扔” 的读书模式中 这种阅读倾向更容易让人们的精神气质 变得非常浮躁和极端功利化,而将最应该坚守 的情趣、品格和高尚人格忘掉一边;干什么事 情都喜欢急于求成,不愿意等待和遵循循序渐 进的规律。
很多中学生 “无心读名著”,不正是 这种浮躁心态的表现吗? 因此,更多人读书的时候,应该慢阅读 注重心灵和图书的微妙互动, 多培养恬淡闲适、 从容独立、质疑探索、自由发展的读书性格, 从高品质文字中寻觅乐趣和意义,真正闻得到 书香,为自己带来更多的精神愉悦、 发展进步! (选自 人民日报海 外版 2013 年 4 月 24 日,略有改动) 13、 “慢阅读”中的“慢”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2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节从读书的目的方面告诉我们为什么 要“慢阅读”,请你分条加以概括 (4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到节从哪两个反面对电子阅读进 行了分析?论述的角度与前文相比有什么不 同?( 4 分) 答: 16、结合第节并联系自己的阅读体验,谈一 谈中学生应该怎样开展名著阅读 答: _ 3. 【四川省眉山市】 (一)议论文阅读( 10 分) 读书可戒躁 沐 沂 刚刚过去的世界读书日,一如往年,又 引发一番愧疚、反思乃至片刻的警醒,也难免 有人援引数据,说明国人阅读率与西人之差距 悬殊云云。
然此日一过,依然故我 常听人说的借口是“忙”古人也很忙, 但人家琢磨出个“三上”马上、枕上、厕 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