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1 沁园春·雪[8].doc

44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532819142
  • 上传时间:2022-12-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8MB
  • / 4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沁园春·雪教学目标:1.熟悉了解本词的写作背景,让学生诵读课文,体会词的意境重点)2.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本词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难点)3.感受诗人的豪迈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重点)一、课前预习1、作者: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韶山人,字润之,笔名子任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军事家和诗人其中著名的有《论持久战》《沁园春·长沙》等2、写作背景: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在谈判期间,应柳亚子要求,亲笔书写了这首咏雪词赠他11月4日,重庆《新民报》晚刊据传抄件刊出其后,一些报纸相继转载,一时轰动山城1951年1月8日,《文汇报》附刊曾将毛泽东同志赠柳的墨迹制版刊出本篇首次正式公开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3、文体知识:词兴起于唐,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子长短不一,也称长短句。

      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词作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代表词人为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词作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代表词人为柳永、李清照等4、读准字音:二、新课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范读全词(或放朗诵录音),学生想象词作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2.学生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进行问题探究:(1)词的上阕主要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描写北国雪景,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2)词的下阕主要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议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今英雄表达了作者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品味亮点词语1.下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惜”字包含着作者的什么感情?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惜”字肯定了这些英雄人物的功绩以及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的巨大影响,也委婉地批评了他们的不足惜”字包含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概,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英雄必将胜过前人的坚定信念2.“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这一句中的“惟”字和“顿”字好在哪里?“惟”字强调了白茫茫的景色是唯一景象,其余什么也看不见了;“顿”字强调了黄河上下一下子失去波涛滚滚的气势,突出天寒地冻、河水结冰之迅速。

      感悟精彩句子1.“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中的“折腰”改为“赞美”好吗?为什么?句中的“竞”字好在哪里?(诗句中的“折腰”意为倾倒,展示了英雄人物为祖国山河倾倒的心情,并揭示出为之奋斗的动机改为“赞美”,不合词的韵律,且少了形象性娇”是一种女性美,与“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相照应一个“竞”字,写尽了英雄之间激烈的争斗,写尽了一代代英雄的相继崛起)2. 这首词语言凝练、精当,极富表现力,修辞手法的运用极为巧妙请赏析“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这句词运用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把群山比喻成一条条银蛇在舞动,把高原上的丘陵比喻成许多白象在奔跑,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群山、丘陵的动态美3.赏析“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两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即千万里都是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千里”“万里”都远非目力所及,这是词人的视野在想象之中延伸扩展,意境更加开阔,气魄非常宏大冰封”凝然安静,“雪飘”舞姿轻盈,静动相衬,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分析主体形象 既然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成吉思汗都有“略输”“稍逊”“只识”的缺陷,那么谁配称真正的“风流人物”呢?“今朝”的风流人物,是新时代在文治和武功两方面都有更杰出的才能,更伟大的抱负的人,应该是人民群众,也应该是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还应该是诗人的自况。

      这是诗人的自信和自励,是对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歌颂,是他们决心登上历史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把握文章主旨】这首词作者通过描写北国雪景,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词以宏伟的气魄、生花的妙笔描写了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的北国雪景,纵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作者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深入研读,探究方法1.写景、议论、抒情三者有机结合 词的上阕是写景有概括描写:辽阔的北国漫天飞雪,大地冰封;有具体描写:长城内外,白雪覆盖,滔滔黄河,停止奔流,群山如银蛇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如蜡象奔驰其中有静态描写,有动态描写有想象描写:雪后天晴,红装素裹,更加妖娆这些描写,形象地勾画出一幅北国严冬的雪景图,句句洋溢着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令人心气豪爽,精神奋发下阕是议论兼抒情由江山的多娇,想到为之倾倒的历代英雄,引出一番议论,历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指出他们的不足最后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抒发无产阶级要主宰世界的壮志豪情全词写景与评论密切关联,互相映衬由于情感与景物相生,描写与议论结合,产生了强烈感人的艺术效果2.语言凝练、贴切,生动形象,极富表现力 全诗仅114字,就清晰地勾画出一幅北国风光图,极有分寸地评价了上下几千年的五位杰出的历史人物,抒发了作者的抱负。

      千里”“万里”互文见义,表现祖国幅员的辽阔,也反映作者视野的开阔一个“望”字,既准确地描绘了作者观察景物的位置——登高望远,又有力地领起以下各句的景物描写写想象中的雪后天晴、红日高照的美好景象时用一个“看”字,把作者的欣赏之状、无限赞叹之情表达得细致入微竞折腰”“弯弓射大雕”,作者通过联想,使议论形象化俱往矣”三个字,将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及一系列封建帝王一笔带过,转而歌颂“今朝”的“风流人物”,笔力千钧,意味深长3. 动静结合,虚实相生 静景如“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动景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此句又是化静为动这样动静结合,描写出北国壮丽的风光词的上阕主要写景,从开头到“欲与天公试比高”为实写;“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是写想象中的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美好景象是虚写2 我爱这土地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诗歌,读出诗歌的旋律和节奏重点)2.把握诗中土地、河流、风、黎明的象征意义难点)3.背诵诗歌,体味诗歌抒发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结重点)一、课前预习1、作者: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浙江金华人,诗人成名作为《大堰河——我的保姆》,代表诗集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阳》《光的赞歌》等。

      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和太阳是他诗中的主要意象,诗人曾自称“悲哀的诗人”2、写作背景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草菅人命,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愤然写下了这首诗3、读准字音、理解词语二、新课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诗歌,读准字音,并试着给诗歌划分节奏2.配乐范读诗歌,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语速和语调3.指名朗读诗歌 4.学生齐读诗歌再读课文,梳理结构诗歌一、二两节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呢? 如果说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可看作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去掉第二节,诗意则得不到提炼和强化或:这两节诗都饱含着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和无尽的热爱之情就诗的感情发展而言, 第一节蓄势,第二节感情的迸发、升华诗意层层递进)【品味亮点词语】1.“嘶哑”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如果用“嘹亮”好吗?为什么?“嘶哑”表达了歌唱不已,真情无限的情怀,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哑,面对困难斗争的悲伤,也不会停息对大地的歌唱。

      如果用“嘹亮”,虽添了亮色,但少了艰辛,减弱了对大地诚挚感情的表达因此,用“嘶哑”比用“嘹亮”好2.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的前面分别有“暴风雨所打击的”“悲愤的”“激怒的”这些修饰语,其作用是什么?这些修饰语、限定语、丰富了意象的内涵 ,表明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正遭受苦难,中国人民正满怀悲愤地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3.本诗出现了许多“的”字,这样会不会拖泥带水,冲淡了诗味?谈谈你的理解我们知道,写诗多半是忌用或少用“的”字的,那些民歌体作品自不必谈,就是自由诗创作,也有不少人害怕“的”字多,拖泥带水,冲淡了诗味艾青则不然,他敢于用由一系列“的”字组成的长句来抒发缠绵而深沉的感情,喜欢在所描写的对象前面加上大量的形容词和修饰语,以展现对象的神采风貌,形成一种特殊的立体感和雕塑感,这也正是艾青诗作不同于其他诗作的一个重要特色感悟精彩句子】1.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蕴涵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2. 理解“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这两句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念,和为祖国献身的愿望3. 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这两句诗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衬托出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分析主体形象】本诗的抒情色彩浓烈,诗人为何将自己虚拟成一只鸟?又达到何种抒情效果?诗人以“假如我是一只鸟”虚拟,“歌唱”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为祖国献身的愿望这种寓情于形象的描写,不仅有助于感情的抒发,也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感,避免空吟无所依把握文章主旨】1.诗人对土地、河流、风、黎明的描写,蕴含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些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祖国大地所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之情2.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呢?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应该是悲怆而深沉的 3.诗人对土地是怎样的一种感情?诗歌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由“爱”字可知,诗人对土地是一种热爱和眷恋之情。

      诗歌的第一节以一只鸟儿眷恋土地作比,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第二节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了他那颗真挚的心:“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深入研读,探究方法】1.写实和象征交织诗人用写实和象征的手法,描绘了一组鲜明的诗歌形象,分别赋予“大地”“河流”“风”“黎明”不同的象征和暗示2.强烈的抒情色彩诗人用饱含深情的诗笔书写抗战现实,歌唱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诗人更像那只痴情的鸟儿,声嘶力竭之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鸟儿对土地的痴情,就是诗人愿为祖国母亲奉献一切的赤子衷情方法活用,片段作文】仿写诗歌——假如诗人还健在,面对繁荣昌盛的祖国,还用《我爱这土地》抒情,他会怎样写?3 乡愁教学目标:1.了解借物抒情的写法,体会诗人的感情和作品的艺术特色重点)2.领会诗句内涵,理解诗歌的内容,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进而对诗歌作出正确评价。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