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110浮生六记之“闺房记乐”芸娘(白话版).docx
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网络110浮生六记之“闺房记乐”芸娘(白话版) 序 俘生六记,典出李白"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沈复,字三白,乾隆二十八年(一七六三年)生其体裁更加,以一自传故事,兼谈生活艺术,闲情逸趣,山水风景,文艺书画等分为: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之道六个片面早先高中时曾读过一遍,工作时又看了一遍,逐渐爱不释手 近日得空,想把原晦涩难懂的白话文改编一成浅俗易懂的现代版,其情节也根据文字裁体不同而改编,因原故事轻松安闲,且生活情趣盎然,又有丰富文化内涵,实属休闲阅读之上品,想我才疏学浅,还是尽量崇敬原著的根基上加以自己理解动笔改写吧改的不好,也请大家多见谅!另请拜托,看过原著者不必将结局说出来,以免影响他人阅读 芸娘 我生于乾隆二十八年,当时正值太平盛世,家里也算能读书识字的小康,又住在繁华肥沃、风景美好的苏州沧浪亭畔,命运待我实在不薄我一生虽不乍富乍贵,也毫无功成名就,但也算体验丰富坎坷,回首往之,犹如春梦一场苏东坡有诗:事过春梦了无痕,不管怎样,算也是体验过一场人生,现提笔记录,以作记念 我小时候订过娃娃亲,这没什么希奇的,当时都是这样。
不过对方在8岁的时候便早夭了,后来娶妻子陈芸芸算是母亲家的亲戚,聪明伶俐小的时候,同她讲一遍《琵琶行》,便可以背诵,比起那些成天看人鼻子眼睛行事的榆木疙瘩,算得上是天性情中人 芸四岁时父亲去世,剩下母亲和幼小的弟弟克昌,家中因无人支撑,逐步穷困,家徒四壁芸由于是姐姐,便替人做一些女红养活家中幼弟老母,还送弟弟念书识字她勤奋好学,弟弟习字时她有空便去旁听,没人教她,她自己一个字一个字的认,刺绣完空暇的时候,她也会做诗泳词,还做出"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此类诗句 记得当时我才十三岁,跟着母亲回外婆家拜访亲戚,跟芸一见如故,两小无猜无意中见到她的这些诗作,心中不免叹息:芸虽然才思眷秀,温柔娴静,但其家境如此破落,又无父亲兄长替她撑腰,全日操劳辛苦,很是可怜,日后出嫁,也不知道能不能保证不被凌辱 想到此,不知哪里来的士气,开口向母亲央求:假设以后让我娶妻,我此生非芸不娶母亲见我人小鬼大,一面有点惊诧,一面由于芸脾气温柔心里也挺热爱,便脱下金约指跟芸的母亲定下了亲 当年的冬天,由于芸的堂姐嫁人,我跟母亲又回了一次外婆家,芸比我略长十个月,从小以姐弟相称惯了,所以我仍是叫她芸姐由于是喜事,满屋子女人都打扮的娇艳夺目,喜气洋洋。
只有芸穿得一身素淡上身穿了件领口有点磨破但很感激的青花对襟袄,下着靛蓝色百摺裙身上唯一崭新的,是她脚上的鞋子而已,鞋面上若干雏菊,粉蓝为底鹅黄为蕊,鞋口上打了一个粉蓝花结,绣工精良分外 我拉她,问:这是谁做的鞋子? 她见我问的专心,古怪的看着我:我自己做的怎么了? 我不免由衷的称赞道:原来你不仅是诗做的好 她被我赞美,有点内向,转瞬走到女伴们那里去了 在女子的脂粉堆里,芸的通身素淡,显得更高贵素洁,因知其早晚会成为我的妻子,我不免作登徒子状细细详察起她来她身材有点瘦弱,但瘦不露骨,偏有种娇弱动人的味道脸庞巴掌大小,蜜色皮肤,眼睛最是迷人,顾盼神飞,灵气逼人,眉是水月眉,弯弯细细,精致极了一举一动,都有一种缠绵之相,令人心旷神怡也或许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吧,反正此后见了其他女人,也不觉得有多美丽了 爱一个人,便时时刻刻想同她在一起,见她同女伴话家常,连眼睛都不瞟我一下年轻人,总是沉不住气我厚颜上去再与她讲话,因其他人都知道我是她的未婚夫,调笑着走散了,她有点气愤,又不好意思说出来,脸色绯红,似怒非怒,似嗔非嗔地看着我我的心其实有点慌张,扑扑直跳,搜肠刮肚了半天,才跟她东拉西扯地说起了诗词,求她带我到书房,看她写的东西,实为想单独同她相处。
芸被我缠不过,只好带我到书房给我看,我见到她的诗稿,厚厚一沓,可见她用功程度但有的仅有一联,或者三、四句大半都没写完整大为不解问她:这是怎么回事,为何不写完整?她有点不好意思的回复我:都是无师之作 见我刚打定张口,又笑着将话接下去:我是梦想有一天,能找到一个知己,拜他做师傅写完整,那才有意义!见她含笑淘气的摸样,眼睛星星点亮 我也乐趣横生,便在诗稿上提笔写上:锦囊佳句四个字 写完,两人大笑,情趣盎然 提笔写到此,回想两人年少逗趣,往事历历在目,明显无比却不知正因我两人性情超脱,却招至祸事不免感慨好事难常,此乃后话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