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连墙安全施工专项方案初稿模板.docx
6页地连墙安全施工专项方案初稿XXXX地连墙工程安全专项方案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二O一六年九月二十九日文字部分1.错误!未定义书签1.1工程概况(仅时例)错误!未定义书签1.2工程地质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1.3工程气象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1.4设计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1.5安全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2.编制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2.1设计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2.2相关法律法规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2.3编制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2.4编制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3.危险因素识别及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3.1危险源识别错误!未定义书签3.2施工各阶段主要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签错误!未定义书4.安全施工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4.1安全管理体系错误!未定义书签4.2安全岗位职责错误!未定义书签4.3安全管理责任制错误!未定义书签4.4安全教育错误!未定义书签4.5施工安全管理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4.6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错误!未定义书签4.7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错误!未定义书签4.7.1安全基本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4.7.2 施工作业安全规定4.7.3 起重机使用安全规定4.7.4 施工临时用电措施4.7.5 施工安全保障措施4.7.6 基坑开挖作业4.8 施工安全注意事项4.9 施工环境的防范及应对措施5. 事故报告与处理文明施工措施环境保护附表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表错误!1.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仅做举例)杨泗港长江大桥是武汉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三环十三射”快速路骨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对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用地、缓解城市中心区交通压力、带动武汉新区和南湖新城的发展具有显著作用,同时也是对国务院批复的武汉市总体规划的落实和深化,将有力底推动建设武汉国家中心城市目标的实现杨泗港长江大桥工程距下游鹦鹉洲大桥约3.2km,距上游武汉白沙洲大桥约2.8km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全长4134.377m,其中主桥段长1.7km,汉阳岸接线长0.973km,武昌岸接线长1.46km主桥为跨度1700m加劲钢桁架双层悬索桥,其中上层为城市快速路,双向六车道,设计车速80km/h,下层为城市主干道,双向四车道,设计车速60km/h桥面宽32.5m,在下层桥机动车道两侧各设置一条非机动车道汉阳侧主塔高231.9m武昌侧主塔高231.9m主塔基础为深井基础,锚锭采用地连墙结构形式。
南锚碇基础设计采用外径98m,壁厚1.5m的圆形地下连续墙加环型钢筋碌内衬作为基坑开挖的支护结构地下连续墙底穿过基底下圆砾土层及粉砂层,嵌入坚硬黏土层约3m,墙底标高为-42m,地连墙总深度约66m1.2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场区地层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第四系上〜中更新统冲积层、白垩纪〜下第三系东湖群、三叠系大冶组受断裂结构影响,场地处覆盖层厚度变化大河床段沉积厚度大,达120〜140m,两侧相对较薄,汉阳岸厚50〜70m,武昌岸厚30〜100m第四系覆盖层白上而下能够分为三大层各层工程地质特征如下:(1)全新统河流相新近沉积物(Q4al)及人工填土层,最大厚度11.6m两岸地表为人工填土层,厚度0~11.2m河槽表层主要为松散状粉、细砂厚度4.7〜11.6m2)全新统河流冲积相沉积物(Q4al+pl),主要分布在场区两岸及河床①大层之下,主要由软塑状粉质粘土、流速状淤泥质粉质粘土及密〜中密状粉、细、中粗、砾砂组成,层底高程20.0~-14.5m,两岸较厚,后20~40m,河床处稍薄,后5~27m3)全新统河流冲积相沉积物(Q4al+pl),在场区普遍分布,层位稳定,该层顶面平缓,高程-7〜-20m。
该层底面及厚度主要受断层形成后的古地形控制,在北主塔该层底面高程-120〜-127m该层最大揭露厚度113.0m,主要由硬塑〜坚硬状粘土及密实状细、中粗、砾砂、圆砾土组成4)场区基岩以三叠系大冶组(DT)白云质灰岩、白垩〜第三系东湖群(DNK-E)陆相碎屑岩为主,武昌、汉阳岸两端及汉阳局部地段发育三叠系大冶组(DT)灰岩,中部为白垩〜第三系东湖群(DNK-E)陆相碎屑岩白垩〜第三系东湖群(DNK-E)陆相碎屑岩岩性为泥质砂岩、疏松砂岩,均属极软质岩,工程性能差5)锚锭基础持力层为④1粘土:灰黄色、棕黄色为主,局部猩红色,含灰绿色斑或灰黄斑,硬塑〜坚硬状,土质均匀,局部含铁锭质、钙质结核及少量2〜3mm砾石,局部发育倾角40o、60o、80o左右裂隙,裂面见腊状光泽层埋深适中,厚度稳定,层面起伏不大,承载力较高,压缩性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