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发展情境论——一种新的发展系统理论 权威资料心理学前沿论文.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450175447
  • 上传时间:2024-02-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1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发展情境论——一种新的发展系统理论 【论文来源】/B4 【期数】2009年12期 【论文期刊来源】《心理进展》(京)2009年4期第736~744页 【英文标题】Developmental Contextualism: An Instance of Development System Theories 【作者简介】张文新,山东师范院,E-mail: zhangwenxin@,济南 250014;陈光辉,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济南 250014 【内容提要】 发展情境论(Developmental Contextualism)是发展系统理论体系中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发展是通过发展中的个体与其所处情境间的持续交互作用实现的,个体的发展变化过程在本质上是或然渐成性的该理论不仅更系统地概括了影响人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因素,而且在交互作用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循环影响的研究取向同时,发展情境论认为人的可塑性特点为干预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并进一步提出了干预的思路,即通过建立和调整个体与所处情境的拟合优度模型来实现个体和所处情境的积极发展。

      Developmental Contextualism, as an instance of developmental system theories, represents a new and increasingly influential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n human development. The central idea of Developmental Contextualism lies in that changing, reciprocal relations(or dynamic interactions)between individuals and the multiple contexts within which they live comprise the essential process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that the goodness-of-fit of between the person and the context can foster the positiv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In contrast with the notion of predetermined epigenesis as reflected in many stage theories of human development, theorists of Developmental Contextualism admit greater plasticity in development and believe that developmental changes are probabilistic in respect to normative outcome due to variations in the timing of biological,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factors(or levels)that provide integrative base of ontogenetic progression. The circular effects research a new research approach has been proposed by Developmental Contextualism to investigate the circulate functions in development. 【日 期】2008-11-05 【关 键 词】情境/或然渐成论/循环影响研究/可塑性/拟合优度模型context/probabilistic epigenesis/circular effects research/plasticity/the goodness-of-fit model 分类号 B844 发展心理学理论是心理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科学事实的积累与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发展心理学研究者开始认识到单一因素在影响人的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局限性,从而逐渐转向对系统性因素(、遗传和个体自身因素)的综合影响作用的关注(Witherington, 2007;Sorell, SoRelle-Miner, amp; Paus eacute;, 2007;Greenberg, Partridge, Mosack, amp; Lambdin, 2006)20世纪80年代,著名心理学家、Tufts大学教授R. Lerner在已有理论(如动力系统观、人 情境整体交互作用理论、生态学理论等)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情境论(Muuss,1996)发展情境论反对机械环境模型(mechanistic environmental model)或发展理论所主张的单一方面因素对人发展的必然性影响的观点,转而强调系统性因素对于个体发展的或然性影响此外,该理论还更加强调发展中的个体(包括自身的遗传物质因素和个体的自主性发展因素)与其所或双向作用模式的探讨,而主张应揭示系统性因素与人的发展间随时间形成的循环作用模式与已有理论相比,发展情境论能够更好地解释人的发展过程的本质特征,具有更高的灵敏性和概括性,为更深入地探究人的发展规律以及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和干预提供了理论指导。

      1 发展情境论的理论渊源 变化(change)是发展情境论的基本观点并非始于发展情境论,早在古希腊时期的上除了变化没有可以永久存在的东西情境论这一概念也早在符号互动论和系统哲学中就已经形成,也就是说,情境论最初是以一种发展性哲学的身份出现的,如Pepper(1942)在其《词语假设》一书中曾经提到,人类行为只有与它所处的社会、文化和情境联系在一起才具有意义 在当代心理学理论中,情境(context)的内涵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行为主义者将影响发展的情境界定为客观或自然的刺激环境,而将习理论则开始强调客观环境或情境的社会意义,认为情境更主要的是个体对客观环境的认知、体验、期待和倾向,个体的行为取决于个体对特定环境的认知建构(谷传华,张文新,2003)建立在现象学基础上的格式塔学派则将情境的内涵进一步推向主观化,认为情境主要是一种心理化的环境,其实质在于个体对客观环境或情境所赋予的主观意义勒温的场论继承了格式塔学派的传统,进一步丰富了情境的内涵,它认为情境是一种不确定性的心理场或生活空间(叶浩生,1998)由此可见,人们对发展情境的理解经历一个由机械化到生物化再到人化(如勒温的场论)的过程,研究者也越来越注重影响发展的各种具体的、生态化的和心理化的因素(Witherington, 2007)。

      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一种理论会刺激产生另一种与其相对的反理论,然后两种理论之间的矛盾观点会促成一个新的整合性理论例如,格塞尔提出个体发展的成熟论之后,与其相对的行为主义理论随后产生,之后,同时关注环境与生物因素的交互作用论缓和了它们之间的矛盾发展情境论也是在吸收已有理论观点的有用成分和改进其不足的基础上形成的Lerner(2002)本人也认为发展情境论是机械论(mechanism)与有机论(organicism)的折衷产物在机械论影响下,发展情境论吸收了影响发展过程的外部性、环境性和实验性变量;在有机论的影响下,该理论融合了用来解释发展系统变化的生物性和内源性原则发展情境论的提出缓和了发展心理学家在遗传与环境、早期经历与后期发展、认知 情绪与行为以及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等一系列重大基本理论主题上的分歧与争议 发展情境论的最终形成有三个直接的思想来源:一是比较心理学(Comparative Psychology)比较心理学家认为个体的生物性变化都发生在心理社会环境之中,反对单向成熟论(unidirectional maturation)他们坚持认为发展是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化过程间双向、互惠、动态交互作用的结果。

      二是人类毕生发展观(The Life-Span View of Human Development)该理论将个体毕生的发展变化作为研究的对象它认为人类在整个生命中都有发展变化的潜力(Brim amp; Kagan, 1980),青少年期不是人类发展的终结,而是整个生命过程中的一个持续变化的子发展阶段三是生态系统理论(The Ecological System Theory)Bronfenbrenner等人(1979)在其提出的理论中强调,发展中的个体与其所处的各种系统(微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和宏系统)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的这样,发展情境论在扬弃和借鉴已有理论观点的基础上,不断概括和吸收新近实证研究的结论,逐渐建立和完善了自身的理论体系 " 2 发展情境论的主要理论观点 2.1 情境的内涵 情境是发展情境论的核心概念,是指由影响个体发展的各种变量所构成的交互作用系统发展情境论中的情境已经超出了平常使用的背景(setting)、周边环境(surrounding)、环境(milieu)或自然/社会环境(environment)等术语的含义。

      它实际上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涵(见图1):第一,家庭的物、教室、办公室、公告栏、教堂社区以及娱乐设施等第二,社会成员(social components)情境论中的社会成员主要包括家庭成员、同伴、教师、约会对象和其他重要的朋友这些不同的社会成员都是个体生活中的一部分,他们在持续地影响个体发展的同时也反过来受到该个体发展的影响第三,发展中的个体(developing person)发展中的个体既是发展的目标,同时也是发展情境的一部分(Smetana, Campione-Barr, amp; Daddis, 2004)每一个体既是整个社会环境的一份子,也是他人发展的重要社会背景Lerner 认为发展中的个体的举止、身体外貌和言语表达等会影响物理环境和社会成员的变化以及个体与物理环境、社会成员间的双向交互作用结果第四,随时间推移的情境变量的变化(context variable change as a function of the progression of time),即时间维度个体日益成熟或衰老、环境设施更新换代、学校条件的变化等都是随时间推移的情境变量这些变量的变化会对不同发展状态的个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如父母离婚对于学前儿童和青少年发展的影响十分不同(张文新,2002)。

      由此可见,发展情境论中的情境的内涵已经不同于环境科学中的环境,情境变成了社会性的个体与客观环境互动的结果,同时,个体成为情境的主动构建者这里的情境既包含促成个体发展的即时性个体和环境条件,又包含每一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以及所处环境随时间发生的变化此外,该理论中的情境还具有整体性、连续性、生态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 2.2 个体与情境的动态交互作用 发展情境论与机械 行为主义理论对情境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