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五章制度、制度变迁及其博弈分析.ppt

71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92707893
  • 上传时间:2024-09-2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653.50KB
  • / 7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五章第五章 制度、制度变迁及其博弈分析制度、制度变迁及其博弈分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管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管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管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管学院海鸣海鸣海鸣海鸣9/22/20241NIE l第一节第一节 制度及其博弈论解释制度及其博弈论解释l第二节第二节 制度变迁理论制度变迁理论l第三节第三节 制度变迁的过程与周期理论制度变迁的过程与周期理论9/22/20242NIE game theory l美国数学家美国数学家 Von. Neumann和经济学家和经济学家Morgenstern于于1944年创立的带有方法论性质的学年创立的带有方法论性质的学科科 l1994年,三位博弈论专家即年,三位博弈论专家即数学家数学家Nash、经济学家、经济学家Harsanyi和和Selten因在博弈论及其在经济学中的应因在博弈论及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研究上所作出巨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用研究上所作出巨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l1996年,两位将博弈论应用于不对称信息下机制设计年,两位将博弈论应用于不对称信息下机制设计的经济学家的经济学家Mirrlees和和Vickrey、以及、以及2001年三位经年三位经济学家济学家Akerlof、、Stiglitz和和Spence因运用博弈论研因运用博弈论研究信息经济学所取得的成就而成为这两个年度的诺贝究信息经济学所取得的成就而成为这两个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尔经济学奖得主 9/22/20243NIE 约翰约翰··福布斯福布斯··纳什纳什l19281928年出生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年出生在美国西弗吉尼亚,2121岁博士博士毕业于于普林斯普林斯顿大学大学,,留校,留校,2525岁教授l发现发现““纳什均衡什均衡””、、““纳什什谈判解判解””、、““纳什程序什程序””、、““德德乔治-治-纳什什结果果””、、““纳什嵌入什嵌入””和和““纳什破裂什破裂””等 l 19581958年年进了精神病医院了精神病医院,,8080年代年代末从末从疯癫中中苏醒醒l1994年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疯疯癫与清醒之间的孤独天才癫与清醒之间的孤独天才奥斯奥斯卡卡获奖影片影片《《美美丽心灵心灵》》的原型的原型 9/22/20244NIE l博弈是社会主体从各自的动机出发相互作用的博弈是社会主体从各自的动机出发相互作用的一种状态,博弈论是关于策略相互作用的理论,一种状态,博弈论是关于策略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参加者在对抗性或竞争性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参加者在对抗性或竞争性局势下如何采取行动,如果作出有利于己方的局势下如何采取行动,如果作出有利于己方的决策及其均衡问题。

      决策及其均衡问题l博弈论的研究对象现在已扩展到人类生活的各博弈论的研究对象现在已扩展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犯罪、心个方面: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犯罪、心理和生物演化等领域,它促进了包括经济学在理和生物演化等领域,它促进了包括经济学在内的各类社会科学的定量化和精细化内的各类社会科学的定量化和精细化l博弈论研究的是具有相互外部经济条件下的个博弈论研究的是具有相互外部经济条件下的个人选择问题人选择问题 9/22/20245NIE l博弈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博弈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 l许多非正式制度安排正是人们在长期的交往和许多非正式制度安排正是人们在长期的交往和“博弈博弈”中为解决合作问题而自发形成的中为解决合作问题而自发形成的 l为什么博弈论在经济学领域会产生如此大的影为什么博弈论在经济学领域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呢?响呢?l从从“prisoner’s dilemma”谈起谈起9/22/20246NIE 1. 囚徒困境囚徒困境 l 两个小偷甲和乙联手作案,两个小偷甲和乙联手作案,私入民宅被警方逮住但未获证私入民宅被警方逮住但未获证据警方将两人分别置于两间据警方将两人分别置于两间房间分开审讯,政策是若一人房间分开审讯,政策是若一人招供但另一人未招,则招者立招供但另一人未招,则招者立即被释放,未招者判入狱即被释放,未招者判入狱10年;年;若二人都招则两人各判刑若二人都招则两人各判刑8年年;若两人都不招则未获证据但因若两人都不招则未获证据但因私入民宅各拘留私入民宅各拘留1年。

      年l问题:甲、乙如何选择?问题:甲、乙如何选择?-1-1,,,,-1-1-10-10,,,,0 0甲甲甲甲囚犯囚犯囚犯囚犯抗拒抗拒抗拒抗拒0 0,,,,-10-10-8-8,,,,-8-8甲囚犯甲囚犯甲囚犯甲囚犯坦白坦白坦白坦白乙乙乙乙囚犯囚犯囚犯囚犯抗拒抗拒抗拒抗拒乙囚犯乙囚犯乙囚犯乙囚犯坦白坦白坦白坦白囚犯囚犯囚犯囚犯困境困境困境困境9/22/20247NIE 2. 生活中的生活中的“prisoner’s dilemma”例子例子l例子例子1 商家价格战商家价格战 l出售同类产品的商家之间本来可以通过共同将出售同类产品的商家之间本来可以通过共同将价格维持在高位而获利,但实际上却是相互杀价格维持在高位而获利,但实际上却是相互杀价,结果都赚不到钱价,结果都赚不到钱l 当一些商家共谋将价格抬高,消费者实际上当一些商家共谋将价格抬高,消费者实际上不用着急,因为商家联合维持高价的垄断行为不用着急,因为商家联合维持高价的垄断行为一般不会持久,可以等待垄断的自身崩溃,价一般不会持久,可以等待垄断的自身崩溃,价格就会掉下来格就会掉下来9/22/20248NIE 例子例子2 为什么政府要负责修建公共设施,因为私人为什么政府要负责修建公共设施,因为私人没有积极性出资修建公共设施没有积极性出资修建公共设施l设想有两户相居为邻的农家,十分需要有一条好路从设想有两户相居为邻的农家,十分需要有一条好路从居住地通往公路。

      修一条路的成本为居住地通往公路修一条路的成本为4,每个农家从,每个农家从修好的好路上获得的好处为修好的好路上获得的好处为3如果两户居民共同出如果两户居民共同出资联合修路,并平均分摊修路成本,则每户居民获得资联合修路,并平均分摊修路成本,则每户居民获得净的好处(支付)为净的好处(支付)为3-4/2=1;当只有一户人家单独出;当只有一户人家单独出资修路时,修路的居民获得的支付为资修路时,修路的居民获得的支付为3-4=-1(亏损),(亏损), “搭便车搭便车”不出资但仍然可以使用修好的路的另一户不出资但仍然可以使用修好的路的另一户人家获得支付人家获得支付3-0=3 0 0,,,,0 03 3,,,,-1-1甲不修路甲不修路甲不修路甲不修路-1-1,,,,3 31 1,,,,1 1甲修路甲修路甲修路甲修路乙不修路乙不修路乙不修路乙不修路乙修路乙修路乙修路乙修路修路博弈修路博弈修路博弈修路博弈9/22/20249NIE 例子例子3 苏格兰的草地为什么消失了?公共资源苏格兰的草地为什么消失了?公共资源经常被过度利用的原因经常被过度利用的原因l在在18世纪以前,英国苏格兰地区有大量的草地,世纪以前,英国苏格兰地区有大量的草地,其产权没有界定,属公共资源,大家都可以自其产权没有界定,属公共资源,大家都可以自由地在那里放牧。

      由地在那里放牧 l不限制放牧规模不限制放牧规模 ,草场就会消失草场就会消失 l任何一位牧民的结论都会是:无论其他牧民是任何一位牧民的结论都会是:无论其他牧民是否过度放牧,我选择否过度放牧,我选择“约束自己的放牧规模约束自己的放牧规模”都是劣战略都是劣战略l大家最终都会选择过度放牧,结果导致草地消大家最终都会选择过度放牧,结果导致草地消失,生态破坏失,生态破坏 9/22/202410NIE 例子例子4 为什么在城市中心道路上禁止汽车为什么在城市中心道路上禁止汽车鸣喇叭?鸣喇叭?l禁鸣喇叭一方面是为了控制城市噪声污染,另一方面是禁鸣喇叭一方面是为了控制城市噪声污染,另一方面是基于以下的博弈论原因当汽车司机可以鸣喇叭时,可基于以下的博弈论原因当汽车司机可以鸣喇叭时,可能为汽车超速抢行提供条件但当大家都抢行时,城市能为汽车超速抢行提供条件但当大家都抢行时,城市交通拥挤加重,反而都难以顺利通行,获得低支付交通拥挤加重,反而都难以顺利通行,获得低支付((2,2) 2 2,,,,2 2 9 9,,,,1 1 甲司机不缓行甲司机不缓行甲司机不缓行甲司机不缓行 1 1,,,,9 9 8 8,,,,8 8 甲司机缓行甲司机缓行甲司机缓行甲司机缓行 乙司机不缓行乙司机不缓行乙司机不缓行乙司机不缓行 乙司机缓行乙司机缓行乙司机缓行乙司机缓行 交通博弈交通博弈交通博弈交通博弈9/22/202411NIE 例子例子5 为什么要加入为什么要加入WTO??l WTO是一个自愿性申请加入的自由贸易联是一个自愿性申请加入的自由贸易联盟,即盟,即WTO成员国之间实现低关税或零关成员国之间实现低关税或零关税的相互间自由贸易。

      为什么需要一个组织税的相互间自由贸易为什么需要一个组织来协调国家之间的自由贸易呢?来协调国家之间的自由贸易呢? 9/22/202412NIE 第一节第一节 制度及其博弈论解释制度及其博弈论解释一、制度的定义一、制度的定义1、制度的含义、制度的含义lInstitution是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则它是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则它抑制着人际交往中可能出现的任意行为和机会抑制着人际交往中可能出现的任意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主义行为l制度与人的动机、行为有着内在的联系制度与人的动机、行为有着内在的联系l制度是一种制度是一种“公共物品公共物品” 9/22/202413NIE 2、制度的正式定义:博弈论的观点、制度的正式定义:博弈论的观点 l我们在这里采用的是我们在这里采用的是David Lewis和和Andrew Schotter的定的定义刘易斯定义了义刘易斯定义了“社会习惯社会习惯”,意指全体社会成员一致接,意指全体社会成员一致接受的行为规则,它用于规范人们在某种经常出现的景况下的受的行为规则,它用于规范人们在某种经常出现的景况下的行为即:行为即:——社会习惯是社会群体内部用于解决某类协调社会习惯是社会群体内部用于解决某类协调问题(问题(S)的一套行为规范(记为)的一套行为规范(记为R),),R构成该群体的共同构成该群体的共同知识,且满足下列条件:知识,且满足下列条件:l((1)该群体中每一个人都遵守)该群体中每一个人都遵守R;;l((2)每一个人预期其他人也遵守)每一个人预期其他人也遵守R;;l((3)给定其他人遵守)给定其他人遵守R,每一个人的最优选择是遵守,每一个人的最优选择是遵守R,即,即每个人都遵守每个人都遵守R是协调问题是协调问题S的唯一均衡解(的唯一均衡解(Lewis,1969,,p.58)。

      l((4)如果有人不遵守)如果有人不遵守R,其他人也将不遵守,其他人也将不遵守R,此时得到的,此时得到的收益要低于所有人都遵守收益要低于所有人都遵守R条件下的收益条件下的收益((Schotter,1981,p.11)9/22/202414NIE 3、博弈论视野下的三种制度观、博弈论视野下的三种制度观((1)将制度明确等同于博弈的特定参与人将制度明确等同于博弈的特定参与人 lan established organization ((2)将制度视为博弈的规则将制度视为博弈的规则l以区别于它的参与人支持这一观点的有诺斯l博弈规则可分为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 ((3)将制度视为博弈的均衡将制度视为博弈的均衡l这种观点最早的倡导者之一是Andrew Schotter、Greif、Barry R.Weingast和Allyn Young他们开创了制度理论的均衡方法l博弈均衡制度观的进展分别源于两个不同的博弈均衡概念:evolution game approach和repeated game approach9/22/202415NIE 二、制度的分类二、制度的分类1、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l非正式制度:以非成文的形式存在的,或虽非正式制度:以非成文的形式存在的,或虽有成文形式,但没有权威机构执行这套制度有成文形式,但没有权威机构执行这套制度和惩罚违规者,则称非正式制度。

      和惩罚违规者,则称非正式制度l正式制度:制度以成文形式存在,且有权威正式制度:制度以成文形式存在,且有权威机构付诸实施如政府颁布的文件、体育比机构付诸实施如政府颁布的文件、体育比赛中的竞赛规则等在现代社会,正式制度赛中的竞赛规则等在现代社会,正式制度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9/22/202416NIE 正式制度的层级结构图 自然法自然法 权利宣言权利宣言 / / 基本法基本法 其他宪法性规则其他宪法性规则 成文法成文法 细则细则/ /行政规章行政规章约束私人协议约束私人协议 约束和秩序约束和秩序 个人行动个人行动与与 社社会会 的的内内 在在规规 范范相相 协协调调9/22/202417NIE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区别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区别 l正式制度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变更或废止正式制度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变更或废止非正式制度的改变要困难得多非正式制度的改变要困难得多 l正式制度依据的是政府的强制手段非正式制正式制度依据的是政府的强制手段非正式制度则主要取决于社会成员的相互作用和他们对度则主要取决于社会成员的相互作用和他们对某种团体习惯的自发遵从。

      某种团体习惯的自发遵从l非正式制度很难在国家或区域之间移植正式非正式制度很难在国家或区域之间移植正式制度具有较大的可流动性、可移植性制度具有较大的可流动性、可移植性 9/22/202418NIE 2、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按制度的产生方式、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按制度的产生方式或起源来分)或起源来分)l内在制度内在制度:一种制度的产生方式是演化的方式,一种制度的产生方式是演化的方式,由这种方式产生的制度被称为内在制度由这种方式产生的制度被称为内在制度 l外在制度的产生方式是理性设计,由这种方式外在制度的产生方式是理性设计,由这种方式产生的制度叫外在制度产生的制度叫外在制度 l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内在制度与外在制度,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内在制度与外在制度,这两种分类方法在外延上有许多重复之处,但这两种分类方法在外延上有许多重复之处,但分类的标准不同前一种分类以制度的实施机分类的标准不同前一种分类以制度的实施机制为标准,后一种分类以制度的产生方式为标制为标准,后一种分类以制度的产生方式为标准9/22/202419NIE 制度的类型制度的类型9/22/202420NIE 3、核心制度与边缘制度、核心制度与边缘制度l核心制度:直接服务于制度系统的基本目标核心制度:直接服务于制度系统的基本目标的这类制度称为核心制度,它在制度系统中的这类制度称为核心制度,它在制度系统中处于核心的和基础的地位处于核心的和基础的地位l边缘制度:直接服务于核心制度的,如为核边缘制度:直接服务于核心制度的,如为核心制度的运行提供财政收入,从而间接服务心制度的运行提供财政收入,从而间接服务于基本目标。

      于基本目标9/22/202421NIE 三、制度的形成三、制度的形成(一)制度形成的途径(一)制度形成的途径1、制度形成的两个案例、制度形成的两个案例((1)和平之烟的产生)和平之烟的产生l在北美的两个印第安部落之间,由于争夺某一河心在北美的两个印第安部落之间,由于争夺某一河心岛的狩猎权而发生了争执按照以往的惯例,双方岛的狩猎权而发生了争执按照以往的惯例,双方诉诸武力似乎是自然的选择诉诸武力似乎是自然的选择 l但是但是……l最后,它成为每个印第安人必须遵循的法律最后,它成为每个印第安人必须遵循的法律——典典型的规则:在抽过烟后就禁止相互攻击由此,所型的规则:在抽过烟后就禁止相互攻击由此,所谓谓“和平之烟和平之烟”的制度便昭然于世了的制度便昭然于世了 9/22/202422NIE ((2)悬赏天文钟)悬赏天文钟l大规模国际贸易是同海洋运输分不开的和内陆中河大规模国际贸易是同海洋运输分不开的和内陆中河道运输不同,航海者需要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中确定他道运输不同,航海者需要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中确定他们的实际位置要做到这一点,需有两个坐标的知识,们的实际位置要做到这一点,需有两个坐标的知识,即了解和确定经度和纬度。

      即了解和确定经度和纬度 l在在14、、15世纪,人们使用罗盘和按星位航行世纪,人们使用罗盘和按星位航行 l西班牙的菲利普二世为发明这种计时钟悬赏西班牙的菲利普二世为发明这种计时钟悬赏1000金金克郎后来荷兰把赏金提到克郎后来荷兰把赏金提到10万弗罗林,而英国最万弗罗林,而英国最后将赏金依天文钟的精度定为后将赏金依天文钟的精度定为1-2万镑不等万镑不等l到了到了18世纪,这笔赏金由一位叫哈里森的人获得世纪,这笔赏金由一位叫哈里森的人获得 9/22/202423NIE 2、制度形成的两条途径:自发演进和人为、制度形成的两条途径:自发演进和人为设计设计l对制度形成的两条途径,柯武刚和史漫飞在对制度形成的两条途径,柯武刚和史漫飞在其其《《制度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一书中做了深刻的论述一书中做了深刻的论述l制度是如何产生的?制度是如何产生的?l一种可能性是规则及整个规则体系靠人类的一种可能性是规则及整个规则体系靠人类的长期经验而形成人们也许曾发现过某些能长期经验而形成人们也许曾发现过某些能使他们更好地满足其欲望的安排使他们更好地满足其欲望的安排 l其他类型的制度因设计而产生其他类型的制度因设计而产生。

      9/22/202424NIE Attention l在实际的制度形成过程中,完全自发演进的在实际的制度形成过程中,完全自发演进的制度和完全人为设计的制度并不存在制度制度和完全人为设计的制度并不存在制度的形成既不是纯粹的自发过程,也不是纯粹的形成既不是纯粹的自发过程,也不是纯粹的设计过程许多制度的形成往往是自发演的设计过程许多制度的形成往往是自发演进过程与人为设计过程相互交织的结果进过程与人为设计过程相互交织的结果 9/22/202425NIE (二)制度自发演进的博弈论解释(二)制度自发演进的博弈论解释 l许多非正式制度安排正是人们在长期的交往和许多非正式制度安排正是人们在长期的交往和“博弈博弈”中为解决合作问题而自发形成的中为解决合作问题而自发形成的 1、、“囚犯困境囚犯困境”与合作制度形成与合作制度形成l囚犯困境讲的是:有甲、乙两个囚犯因共同作案被警囚犯困境讲的是:有甲、乙两个囚犯因共同作案被警方抓获,但警方对他们犯罪的证据掌握得不充分他方抓获,但警方对他们犯罪的证据掌握得不充分他们每个人都被单独囚禁进行单独审讯,双方无法建立们每个人都被单独囚禁进行单独审讯,双方无法建立攻守同盟。

      警方向这两个嫌疑犯交代量刑原则:如果攻守同盟警方向这两个嫌疑犯交代量刑原则:如果一方坦白,另一方不坦白,则坦白方从轻处理,判一一方坦白,另一方不坦白,则坦白方从轻处理,判一年,不坦白者从重处理,判刑年,不坦白者从重处理,判刑8年,如果两人坦白,年,如果两人坦白,则每人都判刑则每人都判刑5年如果两人都不坦白,则警方由于年如果两人都不坦白,则警方由于证据不足,只能对每个人各判证据不足,只能对每个人各判2年最终,年最终,两个囚犯两个囚犯各自会得到什么结果呢?各自会得到什么结果呢? 9/22/202426NIE l在博弈论中,表示一个博弈至少需要三个要素:参与在博弈论中,表示一个博弈至少需要三个要素:参与者或局中人,他们可以选择的行动或策略,以及他们者或局中人,他们可以选择的行动或策略,以及他们在不同的策略组合下将得到的报酬或支付每个参与在不同的策略组合下将得到的报酬或支付每个参与者的报酬都是所有参与者各自所选择策略的共同作用者的报酬都是所有参与者各自所选择策略的共同作用的结果描述博弈的常用工具是支付矩阵,也称的结果描述博弈的常用工具是支付矩阵,也称报酬报酬矩阵矩阵l占优策略占优策略是指,无论其他参与者采取什么策略,某参是指,无论其他参与者采取什么策略,某参与者的唯一的最优策略就是他的占优策略。

      与者的唯一的最优策略就是他的占优策略 l博弈均衡博弈均衡是指博弈中所有参与者都不想改变自己的策是指博弈中所有参与者都不想改变自己的策略的这样一种状态略的这样一种状态 坦坦 白白不坦白不坦白 坦坦 白白不坦白不坦白甲甲乙乙- -5 - -5- -1 - -8- -8 - -1- -2 - -29/22/202427NIE l占优策略均衡占优策略均衡是由博弈中的所有参与者的占优策略组是由博弈中的所有参与者的占优策略组合所构成的均衡合所构成的均衡l“囚犯困境囚犯困境”博弈揭示出什么?博弈揭示出什么?l个体理性与团体理性之间的冲突个体理性与团体理性之间的冲突——从个体利益出发从个体利益出发的行为并不总能实现团体的最大利益,同时也揭示了的行为并不总能实现团体的最大利益,同时也揭示了个体理性本身的内在矛盾个体理性本身的内在矛盾——从个体利益出发的行为从个体利益出发的行为最终也不一定能够真正实现个体的最大利益,甚至会最终也不一定能够真正实现个体的最大利益,甚至会得到相当差的结果得到相当差的结果 l在重复博弈中,对于参与者中任何一方的欺骗和违约在重复博弈中,对于参与者中任何一方的欺骗和违约行为,另一位参与者总会有机会给予报复。

      这样,采行为,另一位参与者总会有机会给予报复这样,采取违约或欺骗的一方就有可能永远丧失与对方合作的取违约或欺骗的一方就有可能永远丧失与对方合作的机会,并因此而遭受长期的惨重损失在长期的交往机会,并因此而遭受长期的惨重损失在长期的交往和和“博弈博弈”中,处于中,处于“囚犯困境囚犯困境”中的参与者双方会中的参与者双方会越来越发现合作的重要性,并最终导致有利于合作的越来越发现合作的重要性,并最终导致有利于合作的制度的自发形成制度的自发形成 9/22/202428NIE 2、协调博弈与交通规则的形成、协调博弈与交通规则的形成 l协调博弈常用的例子是交通行驶中的左行与右协调博弈常用的例子是交通行驶中的左行与右行问题 l纳什均衡是指如果其他参与者不改变策略,任纳什均衡是指如果其他参与者不改变策略,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改变自己的策略的情形何一个参与者都不改变自己的策略的情形左左 行行右右 行行左左 行行右右 行行甲甲乙乙 1 11 1-1 -1 -1-1-1 -1 -1-1 1 11 19/22/202429NIE l纳什均衡与囚犯博弈中所讲的占优策略均衡概纳什均衡与囚犯博弈中所讲的占优策略均衡概念有何不同?念有何不同?l占优策略均衡要求对任何一个参与者的任何策占优策略均衡要求对任何一个参与者的任何策略选择来说,其最优策略都是唯一的。

      而纳什略选择来说,其最优策略都是唯一的而纳什均衡只要求任何一个参与者在其他参与者的策均衡只要求任何一个参与者在其他参与者的策略选择给定的条件下,其选择的策略是最优的略选择给定的条件下,其选择的策略是最优的所以,占优策略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而纳什所以,占优策略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而纳什均衡不一定是占优策略均衡均衡不一定是占优策略均衡 9/22/202430NIE l占优策略均衡与纳什均衡是什么关系?占优策略均衡与纳什均衡是什么关系?l在博弈的重复进行中,人们会逐渐形成一种约在博弈的重复进行中,人们会逐渐形成一种约定或者说规则,或者都靠左行,或者都靠右行定或者说规则,或者都靠左行,或者都靠右行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具体选择的是都靠左行、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具体选择的是都靠左行、还是都靠右行,可以用还是都靠右行,可以用“进化稳定策略进化稳定策略”概念概念来说明 l在协调博弈中,如果各协调解都有相同的支付,在协调博弈中,如果各协调解都有相同的支付,那么第一个获得总人数那么第一个获得总人数50%以上的人赞同的方以上的人赞同的方案将淘汰另一个方案如果不同的协调解有不案将淘汰另一个方案如果不同的协调解有不同的支付,则支付较高的方案只需要较低比例同的支付,则支付较高的方案只需要较低比例人口的初始参与就可以击败另一个方案。

      人口的初始参与就可以击败另一个方案 9/22/202431NIE 3、制度自发演进的博弈分析的局限性、制度自发演进的博弈分析的局限性 ((1)上面分析中出现的社会惯例是一种附带现)上面分析中出现的社会惯例是一种附带现象2)尽管有可能自发出现某个惯例或制度规则,)尽管有可能自发出现某个惯例或制度规则,但是没有审慎的制度改革,改变那项规则或许但是没有审慎的制度改革,改变那项规则或许就是不可能的事,即使每个人的处境最后都会就是不可能的事,即使每个人的处境最后都会因规则改变而得到改善因规则改变而得到改善3)制度自发演进存在的这些局限意味着,尤)制度自发演进存在的这些局限意味着,尤其在大规模的社会里,社会合作所要求的基本其在大规模的社会里,社会合作所要求的基本规则可能并不总是自发地产生于个人的自利、规则可能并不总是自发地产生于个人的自利、总有具有自我实施的性质或者总能随环境的变总有具有自我实施的性质或者总能随环境的变化而调整化而调整 9/22/202432NIE (三)制度设计对制度形成的重要意义(三)制度设计对制度形成的重要意义 1、人的制度设计能够弥补仅靠制度演进难以满、人的制度设计能够弥补仅靠制度演进难以满足社会对有效制度的需求的不足。

      足社会对有效制度的需求的不足2、制度的人为设计能够加速制度的演进过程制度的人为设计能够加速制度的演进过程3、人为的制度设计有利于纠正制度自发演进中、人为的制度设计有利于纠正制度自发演进中的路径依赖现象的路径依赖现象 9/22/202433NIE 四、制度的功能四、制度的功能1、制度的核心功能与功能结构图、制度的核心功能与功能结构图l制度最核心的功能制度最核心的功能是给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人提供激励与是给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人提供激励与约束作为经济人的主体要得到激励与约束,可从两方约束作为经济人的主体要得到激励与约束,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是降低他进行经济活动的成本,二是提高他面进行,一是降低他进行经济活动的成本,二是提高他进行经济活动的收益进行经济活动的收益 l制度的核心功能是给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人提供激励与约制度的核心功能是给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人提供激励与约束,而这一功能的发挥是通过一些具体的途径实现的束,而这一功能的发挥是通过一些具体的途径实现的①①通过抑制人的机会主义行为或者提供有效信息可以起到通过抑制人的机会主义行为或者提供有效信息可以起到降低不确定性的作用,这又可以起到降低交易费用进而降低不确定性的作用,这又可以起到降低交易费用进而给经济人提供激励与约束的作用。

      给经济人提供激励与约束的作用 9/22/202434NIE ②②通过降低不确定性进而降低交易费用,起到提通过降低不确定性进而降低交易费用,起到提供激励与约束的作用供激励与约束的作用③③通过直接降低交易费用,达到给经济人激励与通过直接降低交易费用,达到给经济人激励与约束的作用约束的作用④④通过外部性内部化起到激励与约束的作用通过外部性内部化起到激励与约束的作用 9/22/202435NIE 制度功能结构图制度制度抑制机会主义行为抑制机会主义行为提提供供激激励励与与约约束束外部性内部化外部性内部化改变相对价格改变相对价格提供有效信息提供有效信息个个人人偏偏好好形形成成与抉择与抉择 行动行动 结果结果降降低低不不确确定定性性降降低低交交易易费费用用9/22/202436NIE 2、制度的具体功能分析、制度的具体功能分析 ((1)抑制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人们创立各种制度的目的)抑制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人们创立各种制度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规范和约束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主要就是为了规范和约束人的机会主义行为 ((2)提供有效信息能够提供有效的信息或缓解交易双)提供有效信息能够提供有效的信息或缓解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就能够降低交易费用。

      许多制度就是方的信息不对称就能够降低交易费用许多制度就是适应这一要求而形成的适应这一要求而形成的 ((3)降低不确定性制度在一个社会中的主要作用是通)降低不确定性制度在一个社会中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建立一个人们相互作用的稳定的结构来减少不确定过建立一个人们相互作用的稳定的结构来减少不确定性 ((4)降低交易成本科斯早就论证了企业制度具有降低)降低交易成本科斯早就论证了企业制度具有降低交易成本的功能交易成本的功能 ((5)外部性内部化外部性内部化 对于正外部性,在交易费用大于对于正外部性,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情况下,交易双方的自愿交易无法将外部性内部零的情况下,交易双方的自愿交易无法将外部性内部化,这时就需要专利制度、财政补贴等制度来实现使化,这时就需要专利制度、财政补贴等制度来实现使私人收益接近社会收益私人收益接近社会收益 9/22/202437NIE 第二节第二节 制度变迁理论制度变迁理论l制度变迁也可称为制度创新制度变迁也可称为制度创新有必要区分技术区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创新与制度创新l制度创新可以认为是人类为减低生产的交易成制度创新可以认为是人类为减低生产的交易成本所做的努力,而技术创新则可以认为是人类本所做的努力,而技术创新则可以认为是人类为减低生产的直接成本所做的努力。

      为减低生产的直接成本所做的努力 9/22/202438NIE 一、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一、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1、制度是为了规范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系、制度是为了规范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系列制约,其主要作用是建立一个人们相互作用的稳列制约,其主要作用是建立一个人们相互作用的稳定的结构来减少不确定性定的结构来减少不确定性2、当要素相对价格及谈判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以及组织、当要素相对价格及谈判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以及组织的偏好发生转变时,制度变迁随之发生组织偏好的偏好发生转变时,制度变迁随之发生组织偏好会勾画出制度变迁的方向会勾画出制度变迁的方向3、制度演进的基本动力来自于现存制度所未能实现的、制度演进的基本动力来自于现存制度所未能实现的潜在收益,因此制度从一种安排形式向另一种安排潜在收益,因此制度从一种安排形式向另一种安排形式的演进,一般来说可以使参与者获得追加或额形式的演进,一般来说可以使参与者获得追加或额外利益 4、制度变迁的过程,是各个利益集团为实现自身利益、制度变迁的过程,是各个利益集团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进行谈判的过程最大化而进行谈判的过程5、正式制度的变迁常常是非连续的,而非正式制度的、正式制度的变迁常常是非连续的,而非正式制度的变迁一般是连续的、渐进的。

      变迁一般是连续的、渐进的 9/22/202439NIE Attention1、没有一种制度安排是完美无缺的、没有一种制度安排是完美无缺的2、制度是博弈、冲突的结果,制度变迁是人们、制度是博弈、冲突的结果,制度变迁是人们互动的过程互动的过程3、制度变迁是一个政治过程、、制度变迁是一个政治过程、;4、利益集团的力量对比将决定制度变迁的方向、、利益集团的力量对比将决定制度变迁的方向、速度、形式及其绩效速度、形式及其绩效.9/22/202440NIE 二、制度变迁的源泉二、制度变迁的源泉l制度变迁来源于相对价格的变化之所以如此,一个制度变迁来源于相对价格的变化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对价格的变化改变了人们之间的激励结重要原因是相对价格的变化改变了人们之间的激励结构,而讨价还价能力的变化导致了重新缔约的努力构,而讨价还价能力的变化导致了重新缔约的努力 l相对价格的变化除了要素价格比率的变化,还包括信相对价格的变化除了要素价格比率的变化,还包括信息成本的变化、技术的变化等息成本的变化、技术的变化等 l一般来说,由于环境的复杂性和理性的有限性,制度一般来说,由于环境的复杂性和理性的有限性,制度变迁总是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的。

      变迁总是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的l相对价格和偏好的变化是制度变迁的源泉,但并不意相对价格和偏好的变化是制度变迁的源泉,但并不意味着它们必然地导致制度变迁味着它们必然地导致制度变迁 9/22/202441NIE l社会制度的变迁,不外乎两种原因社会制度的变迁,不外乎两种原因 ::l第一个原因,是社会的主流信念变了,带来社第一个原因,是社会的主流信念变了,带来社会的核心制度发生变革会的核心制度发生变革 l第二个原因,是社会的主流信念没有变化,为第二个原因,是社会的主流信念没有变化,为了更有效地实施主流信念中的目标和原则,社了更有效地实施主流信念中的目标和原则,社会的主导集团对制度安排所作的改进、创新和会的主导集团对制度安排所作的改进、创新和调整 9/22/202442NIE 三、制度变迁的方式三、制度变迁的方式l所谓制度变迁方式,是指制度创新主体为实现一定所谓制度变迁方式,是指制度创新主体为实现一定目标所采取的制度变迁形式、方向、突破口、速度、目标所采取的制度变迁形式、方向、突破口、速度、时间路径等的总和时间路径等的总和 1、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这种划分依赖于变迁是由一个(群)人的自发引起还是由政府法令强制推行。

      l 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制度的创新是由一群(个)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制度的创新是由一群(个)人,在响应由制度不均衡引致的获得机会时,所自人,在响应由制度不均衡引致的获得机会时,所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的制度变迁发倡导、组织和实行的制度变迁l其特点可概括为:其特点可概括为:①①盈利性②②自发性 9/22/202443NIE l强制性变迁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现强强制性变迁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现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制性制度变迁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l为什么需要国家(或政府)推进强制性变迁呢为什么需要国家(或政府)推进强制性变迁呢??l第一,制度供给是国家的基本功能之一第一,制度供给是国家的基本功能之一l第二,制度安排是一种公共物品,第二,制度安排是一种公共物品, 9/22/202444NIE 2、渐进式变迁与突进式变迁、渐进式变迁与突进式变迁:是从制度变迁的速度来划分的l所谓渐进式变迁,就是变迁过程相对平衡、新渐进式变迁,就是变迁过程相对平衡、新旧制度之间的轨迹平滑,不引起大的振荡的旧制度之间的轨迹平滑,不引起大的振荡的变迁方式变迁方式l突进式变迁也可称之为激进式或革命式变迁突进式变迁也可称之为激进式或革命式变迁,还被比喻为“ 休克疗法” 。

      它一般是迅速地它一般是迅速地废除或破坏旧制度,制订和实施新制度废除或破坏旧制度,制订和实施新制度 l 有人认为,渐进式变迁就是诱致性变迁,突有人认为,渐进式变迁就是诱致性变迁,突进式变迁就是强制性变迁你认为这样的说进式变迁就是强制性变迁你认为这样的说法对吗?法对吗? 9/22/202445NIE l3、主动式变迁与被动式变迁、主动式变迁与被动式变迁:从制度变迁主体的态度来划分的l主动式变迁是一些主体从利益出发对现存制度进行的主动式变迁是一些主体从利益出发对现存制度进行的主动变迁或创新主动变迁或创新l但是当某些主体已经发动并实施制度变迁时,制度结当某些主体已经发动并实施制度变迁时,制度结构进而利益结构就会发生变化,那些原来缺乏变迁动构进而利益结构就会发生变化,那些原来缺乏变迁动力的主体因受到变革的影响与冲击,若不适应这种变力的主体因受到变革的影响与冲击,若不适应这种变迁就会蒙受损失,这时他们不得不被别的主体牵动着迁就会蒙受损失,这时他们不得不被别的主体牵动着进行制度变迁这种变迁就是被动式变迁进行制度变迁这种变迁就是被动式变迁4、局部变迁与整体变迁、局部变迁与整体变迁:这是从变迁的范围来划分的。

      l 局部变迁是指某个方面或某个层次的制度独立于其他局部变迁是指某个方面或某个层次的制度独立于其他制度而变革,一个国家的某些地区的制度独立于其他制度而变革,一个国家的某些地区的制度独立于其他地区而变迁也是局部变迁整体变迁就是指特定社会地区而变迁也是局部变迁整体变迁就是指特定社会范围内各种制度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变迁范围内各种制度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变迁 9/22/202446NIE l5、核心制度变迁与边缘制度变迁、核心制度变迁与边缘制度变迁:从诱发机理方面进行解释1)制度安排的改进(制度边际变革))制度安排的改进(制度边际变革)l这种类型的制度变迁是在制度精神没有改变的情这种类型的制度变迁是在制度精神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发生的制度精神没有改变,意味着社会的况下发生的制度精神没有改变,意味着社会的主流信念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主流信念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 l这种类型的制度变迁又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类型的制度变迁又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l——核心制度的改良核心制度的改良 l——由核心制度的收缩所引起的边缘制度创新由核心制度的收缩所引起的边缘制度创新 l——由新的获利机会引起的边缘制度创新由新的获利机会引起的边缘制度创新 9/22/202447NIE ((2)核心制度的变革)核心制度的变革 l如果社会的主流信念发生了重大改变,该社如果社会的主流信念发生了重大改变,该社会所奉行的制度精神也将随之变革,这将导会所奉行的制度精神也将随之变革,这将导致社会的核心制度发生革命性变化。

      致社会的核心制度发生革命性变化此类制度变迁我们称之为核心制度的变革引起核引起核心制度变革的主要原因有:心制度变革的主要原因有:l——社会革命社会革命l——社会的主流信念发生渐进变革社会的主流信念发生渐进变革 9/22/202448NIE 四、制度变迁的主要因素分析四、制度变迁的主要因素分析(一)政府因素(一)政府因素(二)决策者因素(二)决策者因素(三)意识形态因素(三)意识形态因素(四)组织文化(企业文化)因素(四)组织文化(企业文化)因素(五)学习机制(五)学习机制l习惯:习惯:“ 所有在正式规则无定义的场合起着所有在正式规则无定义的场合起着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的惯例或作为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的惯例或作为‘ 标准标准’ 的行为的行为” 9/22/202449NIE 习惯是学习的结果,既包括实践经验的总结、知识的习惯是学习的结果,既包括实践经验的总结、知识的交流以及对规则的遵循与改进交流以及对规则的遵循与改进由此,学习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也是制度形成与变迁的过程具体来讲也是制度形成与变迁的过程具体来讲: l其一,制度变迁的速度是学习速度的函数其一,制度变迁的速度是学习速度的函数l正如菲尼所说:“ 正象现有科学知识积累影响技术创新的成本一样,有关制度安排的知识积累也影响到制度变迁的创新可能性。

      l其二,学习的差异是形成不同社会和文明的重要原其二,学习的差异是形成不同社会和文明的重要原因因,从而也构成不同的制度背景从而也构成不同的制度背景 l其三其三, 既然制度变迁取决于现存的知识存量既然制度变迁取决于现存的知识存量, 那么那么现存的知识存量肯定会对制度变迁的时间因素起着现存的知识存量肯定会对制度变迁的时间因素起着重大影响重大影响 9/22/202450NIE 第三节第三节 制度变迁的过程与周期理论制度变迁的过程与周期理论一、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主要现象一、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主要现象1、制度变迁的时滞、制度变迁的时滞l制度非均衡意味着制度变迁潜在利润的存在,制度非均衡意味着制度变迁潜在利润的存在,从而产生了制度变迁的可能性但是从认知从而产生了制度变迁的可能性但是从认知制度非均衡、发现潜在利润的存在到实际发制度非均衡、发现潜在利润的存在到实际发生制度变迁之间存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和过程,生制度变迁之间存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和过程,这就是制度变迁过程中的时滞现象这就是制度变迁过程中的时滞现象 9/22/202451NIE 诺斯将制度变迁中的时滞分为四个部分诺斯将制度变迁中的时滞分为四个部分时滞时滞1:认知和组织:认知和组织l一种安排创新中得到的潜在利润越大,时滞越短。

      一种安排创新中得到的潜在利润越大,时滞越短时滞时滞2:发明:发明l从创新安排中能够实现的利润愈大越确定,发明时滞从创新安排中能够实现的利润愈大越确定,发明时滞就越短时滞时滞3:菜单选择:菜单选择l菜单选择时滞是指搜寻已知的可替换的单子和从中选菜单选择时滞是指搜寻已知的可替换的单子和从中选定一个能满足初级行动团体利润最大化的安排时间定一个能满足初级行动团体利润最大化的安排时间时滞时滞4:启动时间:启动时间l在个人安排中,潜在利润越大越确定,启动时间越短,在个人安排中,潜在利润越大越确定,启动时间越短,利润越大利润越大 9/22/202452NIE 影响制度变迁时滞的因素影响制度变迁时滞的因素 ((1)不管什么时候,现存法律(普通法和成文法)限)不管什么时候,现存法律(普通法和成文法)限制着制度安排的演化范围同时,居先的法律和其他制着制度安排的演化范围同时,居先的法律和其他安排结构的存在,不仅影响安排创新的形态,而且还安排结构的存在,不仅影响安排创新的形态,而且还影响安排创新需要酝酿的时间影响安排创新需要酝酿的时间 ((2)现存的制度安排可能还有残存价值,这种价值越)现存的制度安排可能还有残存价值,这种价值越大,抛弃它就越觉可惜,制度变迁就越慢。

      大,抛弃它就越觉可惜,制度变迁就越慢3)发明是一个困难的过程,如果变迁必须等新安排)发明是一个困难的过程,如果变迁必须等新安排形式的发明,那么,新制度安排的供给时滞一定很长形式的发明,那么,新制度安排的供给时滞一定很长然而,如果在一种情况下被证明可行的安排形式稍作然而,如果在一种情况下被证明可行的安排形式稍作变动后也能适用于另一种情况,安排供给的时滞可能变动后也能适用于另一种情况,安排供给的时滞可能被缩短9/22/202453NIE 2、路径依赖、路径依赖l路径依赖是描述过去对现在和将来产生强大影路径依赖是描述过去对现在和将来产生强大影响的术语人们过去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响的术语人们过去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可能的选择 l路径依赖思想最早是从技术变迁分析中产生的,路径依赖思想最早是从技术变迁分析中产生的,由大卫和阿瑟在由大卫和阿瑟在20世纪世纪80年代后期先后提出年代后期先后提出 l大卫大卫1985年以年以QWERTY键盘的历史发展为例键盘的历史发展为例l键盘的路径依赖的经济学讨论键盘的路径依赖的经济学讨论l为什么我们使用的键盘的第一行字母是按照为什么我们使用的键盘的第一行字母是按照QWERTY来排列的,而不是按照其他字母顺来排列的,而不是按照其他字母顺序来排列的呢?序来排列的呢? 9/22/202454NIE l大卫用三种机制解释了技术变迁中的路径依赖。

      大卫用三种机制解释了技术变迁中的路径依赖它们是:它们是:①①技术的相关性技术的相关性②②规模经济规模经济③③投资的准不可逆性投资的准不可逆性 l阿瑟考察了技术演变过程后指出,一种技术的市阿瑟考察了技术演变过程后指出,一种技术的市场份额不是依赖偏好和技术的可能性,而是由于场份额不是依赖偏好和技术的可能性,而是由于报酬递增导致报酬递增导致“锁住锁住”的历史小事件技术的路径的历史小事件技术的路径依赖过程中的增强机制来源通常有四种自我强化依赖过程中的增强机制来源通常有四种自我强化机制:机制:①①大量的初始组织成本或固定成本,随着大量的初始组织成本或固定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会出现单位成本下降的优势产量的增加,会出现单位成本下降的优势②②学学习效应③③协作效应协作效应④④适应性预期适应性预期l这些自我加强机制会导致四种特性:这些自我加强机制会导致四种特性:①①多重均衡多重均衡②②锁定锁定③③可能非高效率可能非高效率④④路径依赖性路径依赖性 9/22/202455NIE l在存在报酬递增时,制度是重要的,阿瑟所说在存在报酬递增时,制度是重要的,阿瑟所说的四个自我增强机制也适用于制度变迁:的四个自我增强机制也适用于制度变迁:①①当制度的创立是重新开始的时候,初始建立当制度的创立是重新开始的时候,初始建立的成本就很高,而随着这项制度的推行,会使的成本就很高,而随着这项制度的推行,会使这种成本逐渐下降。

      这种成本逐渐下降②②学习效应学习效应③③协调效应协调效应④④适应性预期适应性预期l简单地说,这种制度矩阵的相互依赖的构造会简单地说,这种制度矩阵的相互依赖的构造会产生巨大的报酬递增,而报酬递增又成为阻碍产生巨大的报酬递增,而报酬递增又成为阻碍制度框架变革的保守力量制度框架变革的保守力量 9/22/202456NIE 历史上的路径依赖历史上的路径依赖l成功的路径依赖成功的路径依赖l特点:增加了资本流动性;减少了信息成本;分散了特点:增加了资本流动性;减少了信息成本;分散了风险;有一个稳定的政府并致力于规范的市场秩序和风险;有一个稳定的政府并致力于规范的市场秩序和法律制度的建设法律制度的建设 l持续失败的路径依赖持续失败的路径依赖l特点:特点:①①市场交换依赖于社会关系,是人治不是法治市场交换依赖于社会关系,是人治不是法治②②有大量的小型企业,存在大量的小额交易,存在的有大量的小型企业,存在大量的小额交易,存在的是一种以人情为纽带的贸易关系,缺乏普通的竞争和是一种以人情为纽带的贸易关系,缺乏普通的竞争和法律准则法律准则③③产权没有正式的法律制度的保护,产权产权没有正式的法律制度的保护,产权的界定和保护带有个人偏好的性质。

      的界定和保护带有个人偏好的性质④④缺乏一个强有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稳定的政府,政府财力不足,无力从事法律建设力的稳定的政府,政府财力不足,无力从事法律建设 9/22/202457NIE 3、连锁效应、连锁效应l连锁效应连锁效应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的关系机制产业部门之间的这种关系可以影响和相互依赖的关系机制产业部门之间的这种关系可以分为前向连锁和后向连锁两种形式分为前向连锁和后向连锁两种形式l 前向连锁前向连锁是指一个产业部门同以它的产出为投入的部门之间是指一个产业部门同以它的产出为投入的部门之间的联系的联系l后向连锁后向连锁是指一个产业部门同向它提供投入品的上游部门之是指一个产业部门同向它提供投入品的上游部门之间的联系间的联系l制度变迁的前向连锁制度变迁的前向连锁:就是指一项制度的变迁将对以该项制:就是指一项制度的变迁将对以该项制度为基础和依托的其他制度安排产生促进或制约的影响度为基础和依托的其他制度安排产生促进或制约的影响l制度变迁的后向连锁:制度变迁的后向连锁:则是指一项制度的变迁对该项制度赖则是指一项制度的变迁对该项制度赖以产生的其他制度安排的创新所产生的拉动或限制的影响。

      以产生的其他制度安排的创新所产生的拉动或限制的影响9/22/202458NIE 二、制度变迁的周期理论二、制度变迁的周期理论(一)(一) 制度变迁的起点:僵滞阶段制度变迁的起点:僵滞阶段l僵滞阶段:把制度均衡时不是满意而是受损,制度僵滞阶段:把制度均衡时不是满意而是受损,制度缺乏对经济有效的激励的阶段缺乏对经济有效的激励的阶段l僵滞阶段是制度变迁的起始阶段僵滞阶段是制度变迁的起始阶段 (二)制度变迁的发展:创新阶段(二)制度变迁的发展:创新阶段l制度创新:指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转轨或替换过程制度创新:指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转轨或替换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是制度僵滞合乎逻辑的发展阶段中的一个阶段,是制度僵滞合乎逻辑的发展阶段这里的制度均衡仅指这里的制度均衡仅指“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最优”状态,是各利状态,是各利益集团博弈的均衡结果益集团博弈的均衡结果l制度创新阶段的主要特征:新的产权形式出现制度创新阶段的主要特征:新的产权形式出现 9/22/202459NIE (三)制度变迁的完成:均衡阶段(三)制度变迁的完成:均衡阶段l新的制度是各利益集团博弈的均衡结果,它是各集团新的制度是各利益集团博弈的均衡结果,它是各集团最优战略选择的集合,制度处于最优战略选择的集合,制度处于“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最优”状态,状态,我们将这一阶段的制度变迁称为制度均衡阶段。

      我们将这一阶段的制度变迁称为制度均衡阶段l特征是:各集团之间都不愿意破坏这种均衡,他们的特征是:各集团之间都不愿意破坏这种均衡,他们的行为也处于均衡状态,整个经济处于较长时间的稳定行为也处于均衡状态,整个经济处于较长时间的稳定增长 (四)制度变迁的阶段循环(四)制度变迁的阶段循环l就是制度从僵滞阶段,经由创新阶段而至均衡阶段的就是制度从僵滞阶段,经由创新阶段而至均衡阶段的循环,是由制度僵滞、制度创新和制度均衡所构成的循环,是由制度僵滞、制度创新和制度均衡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过程l一个制度变迁的循环过程构成一个螺旋上升的轨迹一个制度变迁的循环过程构成一个螺旋上升的轨迹即下一个制度变迁循环的层次将比以前一个更高,制即下一个制度变迁循环的层次将比以前一个更高,制度将循着更高效率的方向变迁度将循着更高效率的方向变迁9/22/202460NIE 三、制度变迁周期的实证分析三、制度变迁周期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阶段周期分析济改革的阶段周期分析1、中国农村经济制度的僵滞阶段、中国农村经济制度的僵滞阶段l人民公社可以称为中国农村制度变迁的僵滞阶人民公社可以称为中国农村制度变迁的僵滞阶段。

      在这个阶段,农村经济没有增量产出,段在这个阶段,农村经济没有增量产出,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2、中国农村经济制度的创新阶段、中国农村经济制度的创新阶段l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 l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3、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均衡阶段、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均衡阶段9/22/202461NIE 讨论题l分析学分制的产生原因、问题及今后要完善分析学分制的产生原因、问题及今后要完善的地方的地方l在学校里出现一种占座现象,什么原因导致在学校里出现一种占座现象,什么原因导致了占座的出现并为大家所接受呢了占座的出现并为大家所接受呢?9/22/202462NIE 思考题思考题1、什么是制度,制度有哪些分类、什么是制度,制度有哪些分类2、什么是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二者有何区、什么是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二者有何区别?别?3 、什么是占优策略均衡和纳什均衡?二者有何、什么是占优策略均衡和纳什均衡?二者有何关系?关系?4 、制度变迁有几种类型、制度变迁有几种类型5、什么是制度变迁时滞?它包括几个部分构成、什么是制度变迁时滞?它包括几个部分构成6、制度变迁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

      制度变迁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9/22/202463NIE 男生与女生打开水方式不同的新制度经男生与女生打开水方式不同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济学分析l“一个日常生活的例子,如何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来分析其内在的制度安排:在校园中,打开水的时候,通常男生会轮流打水,一个人或两个人负责打一天的水;而女生却是每个人打每个人的,每个人每天都打,但只打自己的这是两种不同的方式,为什么会使这种安排?”l一、在男生和女生中存在这两种不同的打开水制度,根本原因在于这两种打开水制度的净成本(或者说净收益也无妨)不同但这个成本的不同是在于范围较广的社会成本还是较狭隘的个人成本?我想是在于个人成本因为打开水制度的形成是一种每个人都接受的自发行为,所以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有利的只是仅此而已,若从社会或整体角度出发,这种自发的制度安排并不一定会带来最优的社会成本所以可以说,这个成本是从理性的个人利益角度出发的,并使得某个人群一致选择了对每个人来说成本都最低的打开水制度9/22/202464NIE l二、假定:l(一)有关制度方面的假定l1、制度的组成l包括两个部分,即游戏规则和适用人群l在打开水这一具体事件中,游戏规则可分为两种:共打共用规则(下文简称为A)、私打私用规则(下文简称为B)。

      l而人群则可简单的区分为:男生人群(M)和女生人群(W)l2、制度的类型l依据上面关于制度组成的分析,可以将打开水制度分为四种类型(即人群类型与规则类型的四种组合):l(1)MA:表示男生共打共用的制度l(2)MB:表示男生私打私用的制度l(3)WA:表示女生共打共用的制度l(4)WB:表示女生私打私用的制度l(二)有关制度的选择标准l男生和女生各有两种打开水的制度可供选择,而从一般情况来看,男生选择了MA而女生选择的是WBl我想从不同制度给男生或女生带来的成本和收益角度来分析说明他们对某种制度的取舍l1、首先,假定上述各种制度带给每个人的收益是相同的,即:使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水用那我们只需要分析各种制度下个人成本的差异即可9/22/202465NIE l2、假定上述四种制度中的个人成本分别为CMA、CMB、CWA、CWBl所以男生选择哪种打开水制度,取决于(CMA-CMB)的值是正还是负l(从现实的一般情况看,结论应该是CMA-CMB<0)l女生的情况则类似上面的分析,她们的选择取决于(CWA-CWB)的取值情况l(从现实的一般情况看来,结论应该是CWA-CWB>0)l上述两个不等式,将在正文中得到论证说明。

      l(三)有关男生与女生区别的假定l我相这些假定还是比较能够让人接受的:l1、在生理上:男生力气相对来说大一些,每个男生一次可打的开水也要多一些,且男生会觉得一次打一壶开水和多打几壶开水区别不大但女生则不然l2、在心理上:男生一般比女生心胸开阔,做事也比较直接;而女生注意细节,做事一般不太直接,喜欢使用暗示l(四)假定:理性的男生、女生对打开水这件事都是厌恶的,减少打开水次数都将提高他们的效用当然也有个别人也会喜欢打开水,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可以锻炼身体我们先不考虑这种极个别的情况l(五)假定:每个同学每天都需要用开水一壶,若自己打水自己用,则需要每天打一壶水9/22/202466NIE l三、正文l(一)关于制度A及B的成本构成分析l从个人角度出发,一种制度的维持成本可分为两部分:l一部分是个人自身执行该制度的成本(假定在制度A、B下分别为A1、B1),另一部分是维持、运行该制度会发生的人际成本(即在维持运行该制度时,个人自身与其他制度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处理的成本,假定在制度A、B下分别为A2、B2)l1、现在分析A制度下,个人成本CA的构成:lCA=A1+A2lA1在这里可以具体化为,个人在一定的轮值周期T(可能是四天、五天或一周等,但一定比一天的时间要长些)中打一次水的成本。

      lA2是个人(如某学生P)和其他人一起监督少数懒人(如某学生Q)的成本总之是多个人对少数人的监督(这里需要假定不太自觉的人是少数)l2、再分析B制度下,个人成本CB的构成:lCB=B1+B2lB1:在此可具体化为,某人每天打一壶水的成本即此时的打水周期T为一天lB2:B制度下个人的人际成本较直接的表现为一对一(one to one)的成本不考虑其他情况,“一对一”与上面“多对少”的模式相比,人际成本更大一些因为,“多对少”通常会被看作是对事不对人,容易让“少”认识到自己的不对并且接受监督;而由于是“多”个人同时表明态度立场,所以不会引起“少”对“多”中某个人的不满因此假定其他条件相同时,则B2是大于A2的9/22/202467NIE l(二)说明在一般情况下:CMA<CMB,即男生选择A制度打开水的原因l因为 CMA=CMA1+CMA2          (1)l而  CMB=CMB1+CMB2         (2)  l所以有CMA-CMB=(CMA1-CMB1)+(CMA2-CMB2) (3)l为方便说明,分别令(CMA-CMB)=CM、(CMA1-CMB1)=CM1、(CMA2-CMB2)=CM2。

      l则有   CM=CM1+CM2         (4)  l由于在A制度下,每个男生可在一个相对较长的周期内才打一次水,从而避免了B制度下天天打水的高成本,所以有 CM1<0 (5)l由于在A制度下,是“多对少”的监督,再加上男生一般比女生心胸开阔,如有人(Q)忘了或不愿打水,能容忍或直接跟他说而Q为了维持男孩子的尊严和信誉,都会去打水l由此可见, CM2<0          (6)l综合(3)、(4)、(5)、(6)式可得:lCMA-CMB=CM=CM1+CM2<<0   (7)l所以     CMA-CMB<<0l得到验证,男生选择A制度打开水9/22/202468NIE l(三)说明在一般情况下:CWA>CWB,即女生选择B制度打开水的原因l类似上一种情况的:l因为  CWA=CWA1+CWA2      (8)l而   CWB=CWB1+CWB2      (9)  l所以有 CWA-CWB=(CWA1-CWB1)+(CWA2-CWB2)(10)l为方便说明,分别令(CWA-CWB)=CW、(CWA1-CWB1)=CW1、(CWA2-CWB2)=CW2。

      l则有 CW=CW1+CW2       (11)l由于生理上的区别,女生力气一般比男生小一些,所以女生选择A制度而不选择B制度会带来的成本差别CW1并不太大(相对于男生来说会小得多)举个例子:因为每人每天用一壶水,所以一次打四壶开水的男生在A制度下只需四天打一次开水;而在B制度下,他需要每天打一次水而且,对这个男生来说,也许一次打一壶或是四壶区别并不太大但是,一次能打两壶开水的女生在A制度下两天就要打一次水,这比起她在B制度下每天打水是有所改善了,但程度上明显的要弱一些l所以:CW1<<0           (12) l可以认为CW1的绝对值相当小9/22/202469NIE l另外,由于女生在心理上与男生有区别:女生注意细节,轻易不使用别人的东西,所以可以认为CWB2=0,即在B制度下,女生个人的产权是易维护的,以致于其B2成本可视为0l但是由于女生做事喜欢暗示而不够直接,因此在A制度下若有女生(P)忘记了打水或由于其他莫须有的原因没有打水,则其他女生会给P很多暗示,P可能没明白这个暗示或者理解这个暗示的信息需要较高的成本,甚至有时即使明白但又不想打,她就会装着不明白暗示的样子或找很多借口,而不去打水,这样时间久了,一部分心胸宽阔的女孩子也不愿打水了。

      可见,由于女生的一般心理特点,她们用A制度来打开水会引起相当高的制度运行成本(主要表现在维持、运行该制度会发生的人际成本显著偏高)最后结果就是lCWA2>>0    (13)l综合(10)、(11)、(12)、(13)式可得:lCWA-CWB=CW=CW1+CW2<0l得到验证表明,一般来说女生选择B制度打开水是理性的9/22/202470NIE l四、引申结论l上文已说明了为何男生与女生在打开水制度上有不同的安排l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男生和女生在生理上的不同造成了他们采用相同制度打开水的第一部分成本不同;而男生和女生在心理上的不同特点则造成了他们采用相同制度打开水的第二部分成本不同l这种现象可以进而引申应用到较为一般的情况,即对这样一种分工方式的制度分析:轮值分工(我想把这种分工解释为:某个群体的经济人把原本需要每个个体单独完成的某项日常的任务,纳入到这个群体的集体行为之中由于每个个体从事这一任务的周期得到延长,因此他们都获得了收益但是这种轮值分工制度的运行也是有其运转和执行成本的是否要采用这一轮值分工制度,取决于成本和收益的对比而收益大小,取决于每个个体每次完成这一任务数量的弹性范围:弹性范围越大,获得收益就越大。

      如本文中男生打开水,一次可以打一壶,也可以打四壶而成本大小则取决于这种制度的运行成本,在本文中的非正式情况中,由于打开水制度是一种自发的不成文的规则,所以对违规者没有明确可行的约束,因此打开水制度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人群的心理特点但若是在一些经济组织中,如果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制度,轮值分工的成本就会小得多9/22/202471NIE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