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10)心悸呕吐.pptx
38页第第2 2节节 常见症状问诊常见症状问诊九、心悸九、心悸((palpitationpalpitation))定 义n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心慌感n心脏搏动有力感n心率可快、可慢n心律可规则或不规则发生机制n心脏过度活动——基础n常与心率和心搏出量改变有关——心肌收缩力增强 ——心脏搏动频率的增快或减慢——节律不规整n心悸出现与心律失常出现及存在时间长短 有关n与精神因素、注意力有关,焦虑、紧张、 注意力集中时易出现n与心脏病不能完全等同,心悸不一定有心 脏病,心脏病患者也可不发生心悸5病 因n特点持续时间短,一般影响正常活动n剧烈运动n精神过度紧张n饮酒、喝茶或咖啡后n应用某些药物(如肾上腺素、麻黄素、咖啡因、阿托品、 甲状腺片等)一、心脏搏动增强生理性——健康人6n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及其他引起心排血量增加的疾病 特点:持续时间长,反复发作,常伴心脏病表现n心室肥大n高血压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等—— 左心室肥大n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左/右心增大n全身疾病:甲亢、贫血、发热、低血糖、嗜铬细胞瘤等病理性1 1.心脏搏动增强.心脏搏动增强病理性者见于下列情况:病理性者见于下列情况: 其其他引起心脏搏出量增加的疾病他引起心脏搏出量增加的疾病 n甲亢—基础代谢和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导致心 律加快,搏动增强。
n n贫血贫血——组织器官缺氧,机体通过增加心率提高排组织器官缺氧,机体通过增加心率提高排 出量代偿出量代偿n发热—基础代谢增高,心率加快n n低血糖症、嗜铬细胞瘤低血糖症、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素释放增多,心肾上腺素释放增多,心 率增快、搏动增强率增快、搏动增强8n其严重程度与心脏病变程度常不一致n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心脏冲动的形成或传导发生障碍,使心脏 的频率过快或过慢,节律不规则称为心律失常n临床分类:——快速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其他二、心律失常9正常心脏传导系统正常成人安静时60~100次/分,律齐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 →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网 10室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1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213心房扑动和心房纤颤14n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脏本身无器质性病变n常发生于青年女性n主诉症状多变,但缺乏客观证据n胸闷、心前区痛、疲乏、失眠、头痛、多汗、 手足发冷、食欲不振、大小便改变等三、心脏神经症心悸自身的表现是患者感觉心跳或心慌不同病因所致的心悸,均有其原发病的表现如心律失常者常有头晕、晕厥等表现;由器质性心脏病引起者常有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等;神经官能症引起者有神经衰弱表现。
二、临床表现二、临床表现对机体的影响n情绪心理—紧张、焦虑n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睡眠n严重心律失常—猝死二、临床表现二、临床表现171、易患因素:年龄儿童、老年人——心脏病多见中青年、尤其女性——神经敏感2、原因或诱因心脏病、内分泌疾病、贫血、神经症等病史感染、发烧药物惊吓、精神刺激酗酒、嗜好浓茶或咖啡问诊要点183、发作特点突然发生:心动过速逐步发生:心功能不全偶尔的:早搏经常的:心脏病一过性:急性感染持续性:慢性病静息状态下发作:心衰、房颤、贫血、甲状腺毒症n正常心律:焦虑状态、更年期妇女、Menopausal综合症n节律整齐:窦性心动过速(100~140bpm)、房扑(150bpm)、阵发 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60bpm)n节律不齐:期前收缩、房颤194、与运动关系n运动后加重——器质性心脏病n休息时重——神经失调n与运动休息无关——严重心脏病205、伴随症状n伴呼吸困难——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心包炎等n伴心前区痛——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包炎、心肌炎,亦或 心脏神经症n伴发烧——感染、风湿热、心肌炎、感染性心内膜炎n伴多食、消瘦——甲亢n伴抽搐或晕厥——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室颤等n伴贫血——急、慢性失血1、 病因或诱因2、 心悸特点:发生的时间、发作频率、性质和程度等。
3、伴随症状4、 心悸的身体反应5、 心悸的心理社会反应6、诊疗与护理经过三、问诊要点三、问诊要点1、恐惧:与心悸发作时情绪紧张有关2、活动无耐力:与心悸发作所致不适有关3、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四、相关护理诊断四、相关护理诊断/ /合作性问题合作性问题1.心悸的概念2.病因与临床特点 重点提示第第2 2节节 常见症状问诊常见症状问诊十、恶心与呕吐十、恶心与呕吐((nausea and vomiting)nausea and vomiting)定义:恶心:一种紧迫欲呕的不适感,常为呕吐的前奏,多伴有流涎与反复的吞咽动作呕吐:是胃内容物或部分小肠内容物经食管、口腔急速排出体外的现象n呕吐可将有害物排出,从而起到保护作用n持久而剧烈的呕吐,可引起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 碱中毒及营养障碍呕吐是一种复杂的反射过程分三个阶段:恶心、干呕、呕吐 呕吐的反射通路包括传入神经、呕吐中枢和传出神经,最后将呕吐信号传至各效应器一、发生机制一、发生机制二、机制n 刺激n传入神经(迷走神经,交感神经的感觉纤维等)n延髓呕吐中枢n传出神经(迷走神经,膈神经,脊神经)n效应器(胃,小肠,膈肌等)n呕吐反应呕吐呕吐 中枢中枢 神经反射神经反射 中枢中枢化学感受化学感受 器触发带器触发带消化道消化道泌尿生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冠状动脉冠状动脉内耳前庭内耳前庭大脑皮质大脑皮质其他其他: : 外来性化学物质或药物外来性化学物质或药物 : : 内内生性代谢产物生性代谢产物刺激刺激胃、小肠、膈肌、腹肌胃、小肠、膈肌、腹肌胃胃 贲门开放贲门开放 幽门收缩幽门收缩腹肌腹肌 收缩收缩膈肌膈肌 下降下降二、呕吐发生机制二、呕吐发生机制(一)反射性呕吐:来自于内脏末梢神经的冲动咽部刺激、消化系统疾病、前庭功能障碍、其他系统疾(二)中枢性呕吐:来自于中枢神经系统或化学感受器的冲动。
中枢性呕吐为突然发生的喷射状呕吐,吐前无恶心、吐后无不适,与进食和食物无关1、中枢神经系统疾2、全身性疾病3、药物或化学毒物4、精神性呕吐二、病二、病因因三、三、临床表现临床表现1.1.恶心的临床表现恶心的临床表现恶心恶心上腹胀满感上腹胀满感 对食物的厌恶感对食物的厌恶感 欲吐的感觉欲吐的感觉流涎流涎面色面色 苍白苍白出汗出汗血压血压 降低降低心动心动 过缓过缓迷走神经兴奋迷走神经兴奋三、三、临床表现临床表现2.2.呕吐的临床表现呕吐的临床表现¯¯ 基本表现基本表现¯¯ 呕吐的特点呕吐的特点( ( 呕吐方式呕吐方式/ /时间时间/ /诱因诱因/ /呕吐物性状呕吐物性状) )¯¯ 呕吐的伴随症状和体征呕吐的伴随症状和体征¯¯ 其他其他颅内高压呕吐前呕吐前无明显的恶心无明显的恶心,, 呕吐呈呕吐呈喷射喷射性,伴有剧烈头痛性,伴有剧烈头痛神经官能症 呕吐前呕吐前无恶心无恶心,, 呕吐后可呕吐后可继续进食继续进食不同病因的呕吐特点不同病因的呕吐特点反射性呕吐 呕吐前多呕吐前多有恶心有恶心,, 吐后吐后可感轻松可感轻松或仍干呕不止或仍干呕不止 妊娠妊娠清晨清晨幽门梗阻幽门梗阻夜晚或凌晨夜晚或凌晨神经官能症神经官能症 嗅觉、视觉刺激或进食时嗅觉、视觉刺激或进食时胃肠源性呕吐胃肠源性呕吐 进食一段时间后进食一段时间后晕动病晕动病 乘船和乘车时乘船和乘车时不同病因的呕吐发生时间与诱因不同病因的呕吐发生时间与诱因不同病因的呕吐频度、量和呕吐物性质不同病因的呕吐频度、量和呕吐物性质幽门梗阻呕吐物含宿食,量大,次数不多呕吐物含宿食,量大,次数不多高位肠梗阻呕吐物含胆汁,量大且频繁呕吐物含胆汁,量大且频繁低位肠梗阻呕吐物可有粪臭味,量不多呕吐物可有粪臭味,量不多呕吐对机体影响呕吐对机体影响剧烈而频繁的呕吐剧烈而频繁的呕吐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酸碱平衡失调食管、贲门黏膜撕裂而出血食管、贲门黏膜撕裂而出血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水、电解质紊乱误吸误吸 肺部感染或窒息肺部感染或窒息• •进食情况,呕吐物的质和量进食情况,呕吐物的质和量• •体重体重• •液体摄入量和呕吐液量液体摄入量和呕吐液量• •皮肤弹性皮肤弹性 • •有无眼眶下陷有无眼眶下陷 • •尿量减少尿量减少• •会咽部的反应性会咽部的反应性• •面色面色 • •有无呛咳有无呛咳 • •呼吸道通畅情况呼吸道通畅情况• •体位体位一、营养与代谢形态二、健康感知和健康管理形态四、四、护理评估要点护理评估要点11. . 有无与恶心呕吐相关疾病和服药史有无与恶心呕吐相关疾病和服药史22. . 呕吐方式、发生时间和诱因呕吐方式、发生时间和诱因33. . 呕吐频度、量和呕吐物性质呕吐频度、量和呕吐物性质44. . 呕吐对人体功能健康形态的影响呕吐对人体功能健康形态的影响1、恶心 与胃炎有关,与急性肝炎有关等。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有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的危险 与长期呕吐和食物摄入量 不足有关 3、体液不足/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与呕吐引起体液丢失过多和(或)水摄入量减少有关4、潜在并发症:窒息5、有误吸的危险 与呕吐物吸入肺内有关五、五、相关护理诊断相关护理诊断/ /合作性问题合作性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