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范化管理年活动总结 精编新修订.pdf
5页规范化管理年活动总结 去年 4 月以来,我们在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 劳教方针政策, 扎实开展规范化管理年活动,依据依法管理、 严格管理、文明管理和科学管理我总体要求,抓实抓细劳教 管理工作,并按照所的统一部署要求,开展了劳教班组规范 管理工作现将情况情况报告于后: 一活动概况 月中旬,在所部署动员之后,我们认真组织大队民警, 深入学习相关规定要求,并在民警中进行了深入动员发动, 努力提高全体民警的规范管理意识,增加投入活动的主动性 积极性,为活动的扎实开展打基础做准备活动开展以来, 我们组织以支委为核心的活动领导班子,明确分工,具体负 责,按照总体要求进行逐项组织落实,扎实有效地加强的规 范化管理,特别是班组规范化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并取得 了实质性的效果,教育矫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六防安全更 加扎实,一年来管教秩序稳定,警教关系和谐,实现年度六 防无事故 二主要做法 为了贯彻实话规范化管理,我们立足大队实际,努力抓 好劳教管理重要环节工作,以重点环节管理规范化的提升, 带动整体管理上水平上台阶,具体做法是: 班组长实施定期考核 每季度,组织大队劳教班组长的培训和集体述职,组织 班组学员对班组长进行评议,并将评议结果作了我们实话班 组长奖惩的重要依据之一,给予优秀班组长必要的奖励,进 行表彰鼓励,树立学习标杆的努力方向,促进班组长整体水 平的提高。
民管会实行差额直选 劳教人员下降,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劳教人同较少的现 实,促使我们改进民管会选举方式,努力把更多有能力表现 好,有参与事务管理工作要求的学员选拔到民管会中,我们 重表现,在一定范围内降低了民管委员的条件,让更多人参 与到选举中,努力壮大民管会的实力,健全民管会的组织, 积极发挥其在事务性管理过的作用使之在收集学员意见建 议,传达贯彻干部管理目标要求,开展奖惩评议推荐,落实 卫生管理等方面发挥作用,使之成为民警直接管理下的有益 补充 民管委员定期换届 每半年,我们组织劳教民管委员进行专门的述职,供全 队劳教人员集体评议,对评议不好的及时更换撤销,对表现 好的给予奖励,并指定发民管会学员召集人定期组织民管委 员收集学员的愿望和想法,提交民管会主任参考,合理化建 议我们及时采纳,能解决的我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我们也 说明情况,及时反馈,使民管会工作成为民警直接管理的帮 手,成为学员与民警沟通的渠道 自主选择习艺劳动岗位 劳教人员个体差异,因年龄、阅历、技术的高低不同, 差异很大,如果我们不能很好的尊重劳教个人的愿望,就不 能更好地以挥学员的特长,有效提高劳动积极性为此,我 们根据岗位劳动强度大小的不同,提供给学员10 个以上不 同岗位,由劳教人员自选3 个岗位,充分表达个人意愿,在 此基础上,我们统筹能力、需要等作相应安排,有效地提高 了劳教人员的劳动习艺积极性,使人均习艺效益显著提高, 全年没有发生抗工、自伤自残等逃避劳动的现象。
加强班组学习制度 为把班组学习抓到实处,抓出成效, 我们采取干警讲读, 明确题目,组织讨论的办法,细化了劳教每日学习,在劳教 人员中坚持开展了国学经典讲读,以中华传统美德教化劳教 学员,使他们在学习中长知识,在讨论中加深理解,要生活 中体验运用,受到学员的广泛欢迎认可 考核奖惩实行评议制度 我们为了提高奖惩的公信力,组织学员参与劳教人员月 考核奖惩,以及习艺劳动的奖励分配,使学员自己充分认识 自己在生产劳动中的作用和贡献大小,更加平和地接受奖惩 结果,并通过评议让广大学员受到教育启发,促进思想的转 变转化 重危转实行化责任制 我们对全队劳教重危难改人员,都进行了转化矫治责 任,按照谁管班组谁负责的原则,明确教育转化责任制,急 难险重人员,我们集中全队之智,组织矫正攻关一年来, 我们吸收消化了本地重危难改人员,确保了安全无事故,同 时消化了其他单从头再来调入的重危人员,也同样实现了转 化突破我们把承担重危难改任务多少是觉悟高低的具体表 现,把转化矫正效果的好坏作为我们民警工作能力的展示 三主要成果 一年来,通过规范化管理活动,我们全面加强了劳教管 理工作,并取得好良好的效果,具体如下: 管理秩序持续稳定,全年实现六防无事故,管教秩序保 持扶持稳定,劳教人员积极向上,总体氛围较好 重危难改有效突破,一些急难险重的重危难改人员,都 先后得到有效转化,比如,三大队转入的陈磊明,在队半年 由后进学员成为积极的学习,在生产劳动方面成为骨干力 量,个人规范有了明显进步。
警教关系和谐, 我们通过民管工作, 考核奖惩评议方法, 有效提高了执法的公信力,通过建立倾述箱,及时收集处理 劳教人员的述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取得好的效果,很好 处理了管理与被管理间的关系,教育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实 现良性互动 促进学员传统道德教育,通过国学经典讲读等,增加劳 教人员的学识眼界,增加了处事能力和交往技能,使学员服 教期间受到传统美德教育,为今后回归社会择业谋生打了基 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