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5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4页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15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通诗句,理解诗句意思, 能形象感受语中描绘的景色之美 2、熟读成诵,感悟诗句意境,理解诗人对友人含蓄的眷恋之情 3、感受诗句的语言美,初步学习吟诵 教学重难点: 1、用语言形象描述诗句内容 2、感受诗句中作者隐含的感情 教学过程: 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特别喜欢猜谜语,所以今天在上课 之前我们就先来猜谜语,不过这次猜的谜语跟古诗有关,你们有没有信心. 师课件出示,学生猜.(根据上句猜下句;看图猜题目;看图猜 诗句.)最后一幅师提问:你们还记得这首诗是谁写的吗 (宋代诗人杨万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另外一首诗:师板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学生齐读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意 1、出示诗题请看诗题,来,读一读晓出 / 净慈寺 / 送 / 林子方 课件出示个别字的读音, 2、读了题目,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师补充小结. (时间:晓,早上。
地点:净慈寺,在西湖边上人物:林子方,事情:送)连起来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3、说诗人:好像缺了个主语,谁在送林子方?学过杨万里的诗吗?了解杨万里送林子方的背景. 过渡:同学们学过送别诗吗 谁会背两句(指名背,同学们积累的诗真多,现在我们来看看诗人杨万里送他朋友是怎么写的.) 4、自由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出示诗中的生字的拼音,学生拼读,认识生字.指导书写.) 过渡:现在生字同学们学会了,再读, 5、指名多人读,(适当评价语速,节奏,押韵、音乐的美感) 6.师范读,学生根据师的范读画出节奏,再跟着节奏读. 过渡:刚才,同学们反复读了好几遍诗,读得很美 7、你读懂了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吗?写了西湖的什么景色 (整理归纳为:西湖的荷叶与荷花)西湖有那么多美景,诗人为什么写荷叶和荷花. (此时是六月,盛夏,其它的地方还无法看到最美的景色,只有西湖那一池荷花开得正盛 出示前两句诗,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两句的 (学生自由说,师小结补充.) 过渡:同学们想不想看看六月的西湖到底是什么样 课件出示西湖的图片.学生欣赏. 8, 最后一幅图的时候,师问:看到这幅图,你想起了两句诗 出示后面两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说说看,诗人见到的是怎样特别的荷叶,又是怎样特别的荷花呢? 诗人见到的是(接天,无穷碧)的莲叶。
诗人见到的是(映日,别样红)的荷花 理解词义,别样红,红得怎么样?(鲜艳,通透)指导朗读,特别是“无穷"、“别样”学生简述这两句的意思. 9、这两句诗,是千古名句,谁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的大概意思,前两句和后两句分别写的是什么 (交流古诗大意,两生左右,鼓励用自己的语言连贯地描述)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的风光与其他时候相比确实不同与天相接的莲叶绿得无边无际,映照着阳光的荷花显得特别的鲜红 理解了诗的大意,相信我们能读得更好了,谁来试试 注意读出诗的味道指名评价)怎样才能读得更有感情呢 让我们品诗、赏诗,走入诗境 三、品读诗境,感受画面 1.同学们,八百多年前的一个夏天,你,就是大诗人杨万里,刚刚走出净慈寺,清风拂面而来,一幅赏心悦目的景象映入眼帘……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2.闭上眼睛去听,去想老师范读第三、第四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同学们,那不是一片荷叶,而是一池荷叶;那不是小池塘里的荷叶,而是西湖里的荷叶 (2)想不想欣赏一下这样的美景 课件欣赏(远景),读好“接天莲叶无穷碧" 师小结:是啊,满池的叶啊,满眼的绿呀,远远地伸向天边,与蓝天相接。
六月,正是盛夏,虽然是早晨,可是太阳已经是火辣辣的在骄阳的映衬下,怒放的荷花又是怎样一番美景呢 (可以说说荷花在阳光下的照耀下的颜色、姿态等)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突出映日、红)这荷花红得多美啊!谁能通过朗读让大家体会到这一美景 四、探究问题,体会诗中的情感美 1、真美,可是,同学们,当我们从这一池荷叶荷花中抬起头来,再来读题时,你有没有发现新的什么问题?(这是一首什么诗?有送别之意吗?有林子方吗?)全写的是西湖的景色,文不对题啊 2、想解开这个疑问吗?听老师来读读这段文字,你可能会产生不一样的想法 林子方曾担任皇帝的秘书杨万里是林子方的上级兼好友,两人经常聚在一起畅谈强国主张、抗金建议,也曾一同切磋诗词文艺,两人志同道合、互视对方为知己 后来,林子方被调离皇帝身边,赴福州任职林子方甚是高兴,自以为是仕途升迁杨万里虽然不这么想,但还是尊重林子方,并写诗相送 荷,迎骄阳而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所以荷花在人们心目中是真善美的化身.她的花语是:清白、坚贞和纯洁是佛教中神圣吉祥的名物,也是友谊的种子 总结:是啊,西湖的这片美景在诗人的眼中,而与林子方的这份深情,在诗人的笔下。
板书:心中有情,笔下有神 4、来,读好这首诗 五、积累送别诗 送别是古诗中一种常见的题材,因为古人交通和通讯不发达,一旦别离,再见面就很困难,有时甚至成为永别,于是,诗人就把这种离别的情感化成了诗文,回忆一下,你能背上两句送别诗吗? 请同学们再静静地读读这首诗,闭上眼睛想想送别的画面,然后谈谈自己读到的是诗人一份怎样的情学生自由朗读、品味) 现在,你就是诗人杨万里,老师就是要去外地做官的林子方,你心里藏着什么话要对老师说 总结全诗 同学们,“一切景语皆情语”,千年以来,人们已经渐渐不知道林子方是一个怎样的人,但是,人们却永远记住了杨万里送别他那天西湖上的景色,记住了杨万里和他之间的情分,记住了这开阔优美的诗句——(指读)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板书设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心中有情 笔下有神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