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设计论证.doc
7页陕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题带动战略课题课题名称:《学科作业设计和实践研究》 研究方案编号SGH11021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语文教师积极投身教改,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都发生着重大的变化,教师在语文作业的布置上探讨新形势,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的布置作业,但改革的力度还不够作业设计的形式和内容还有些陈旧,没有及时跟上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作业量大,重复练习以及机械性的训练所占的比例较大,有待改进针对这种现状,我们课题组四个成员选择了《学科作业设计和实践研究》,以期通过研究发现带有共性的问题,找出症结所在,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对我校的语文教学有所促进一. 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1.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在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同时,设计科学适当的学科作业不仅可以巩固课堂所要求掌握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 发展学生语文素养在语文新课程理念下,改变单一的作业形式,设计出利于学科渗透,培养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的作业,以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拓展性作业,构建实现内外联系的语文作业设计体系,优化语文学习环境,使语文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一座桥梁。
3. 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通过设计针对性强,科学合理的语文作业,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的,机械性的语文作业,达到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目的,以腾出时间阅读优秀的作品 4.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通过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实践和探究,使教师更好地把握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提高作业设计的能力在实践与探索的基础上逐步获得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依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多元智力理论,在学科作业设计及实践研究中融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识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以有效的指导完成语文学科作业设计及实践研究构想一) 研究目标:1.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深入学习领会新课标精神,注重学科资源的开发利用钻研教材,挖掘课文的内涵,以学生为本,了解其需求找到作业和兴趣及成功之间的结合点,构建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的语文作业设计体系,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2. 通过课题的研究,引导学生不仅学习书本知识,也主动关注社会生活从统一走向多元,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发展其个性,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仅学到知识,也开拓了视野3.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减轻学生的语文课业负担,还给学生阅读及实践的时间,营造良好的学习读书氛围。
4 .通过课题的研究,帮助语文教师在实践中转变作业设计观念,树立适应语文新课程理念的作业观做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二)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1. 通过问卷调查法和座谈法了解目前作业的基本现状,分析作业量是否太大,作业类型是单一还是多元的,是短期即时作业还是长期研究型作业题型上机械性和创造性作业所占的比重如何等了解学生喜好的作业类型和做作业时的感受,以及他们对作业评价的看法研究语文作业设计的现状及其根源,分析其弊端,找到有效性策略,提升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2.语文作业设计及实践性研究从设计意图,作业内容的有效性,作业要求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启发多层次思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几方面的作业形式 3. 语文作业设计原则的研究在认真分析作业现状及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探索语文作业形式的多样性原则,在写作方面有所创新,在实践方面有所突破,即能走进课本学习书本知识, 也能主动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把语文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4.新课程背景下落实“三维”目标的实践研究5.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与其他学科渗透,整合的实践研究。
三.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一) 研究思路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以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为指导思想,以行动研究为抓手,逐项分解落实研究任务严谨过程,注重实效,注重合作交流力求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实践摸索出一套以构建适应语文新课程理念,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作业设计实施体系,并最终指导服务于初中语文教学,提升质量的效益二) 课题研究的方法1. 文献检索法学习相关理论,查找资料,借鉴成功经验,提出理论依据2. 调查研究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询问调查法,实况调查统计法等深入到学生中,获得第一手资料3. 观察研究法在自然情景或控制的情境下,根据既定的研究目标,对研究对象做有计划的观察,并依据观察的结果,调整研究计划,完善研究细节,充实研究内容 4. 行动研究法在优化语文设计的实践中,针对不同学生,分层布置作业跟踪了解作业完成情况及相应的测评成绩,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阶段,根据对作业实际完成及考评成绩的变化,对设计的作业做出科学合理的调整通过对语文教学效果的检测,不断修改和完善课题实施方案,从中寻求最有效的方法和策略5. 教学实践法把研究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加以分析,归纳,总结,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
三)·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1. 准备阶段(2011年10月------2011年12月)* 组织课题组成员深入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等相关的理论知识,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研究方向和策略 对学生进行作业现状调查了解作业布置情况研究语文作业设计的现状及其根源,分析其弊端,形成课题研究方案2. 实践阶段(2012年1月------2013年7月) * 召开开题会,传达省教科所关于这次研究活动的会议精神认真做好课题组研究的分层分类实施指导,初一年级具体落实读名著写读书笔记,写演讲稿的指导,落实写周记初二年级增加写调查报告,办专题手抄报,减少做整套练习题等一个月内课题组成员交流一次信息 * 系统科学的搜集原始研究材料,按时汇总阶段性成果(包括学科作业问卷调查表,作业优化设计案例,学生对作业的评价,反思记录等) * 定期做好阶段性小结,撰写心得体会,研究论文,形成文字性材料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调整课题研究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和研究策略3. 总结阶段(2013年8月------2013年10月)* 整理课题原始材料和研究材料 根据实施中积累的材料,结合相关理论深入分析研究,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形成全面而深刻的研究性成果报告。
四.预设的研究结果*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客观的发现并整理分析出我校初中语文学科作业设计与布置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在一定范围内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初步形成教学研究之风 通过课题研究,参加本课题研究的教师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会得到提高西安庆华中学 课题组组长:冯玉玲 :13991387679组员:周如锦 陈翠鸿 赵丽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