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大学“六高强校”战略.docx
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浙江大学“六高强校”战略 积极实施“六高强校”战略 加快创办世界一流大学 培育时代高才、构建学科颠峰、打造科研高地、集聚名师高人、积累文化高度、探索改革高招——“六高强校”战略,是针对当前工作实际提出的加快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路径六高”围绕的是学校办学的重大问题,也是师生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更是努力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阶段性战略战术问题只有真正在“六高”上实现了突破,学校才能持续接近世界一流大学目标 “六高强校”战略是一个有机整体培育时代高才、打造科研高地、积累文化高度,涵盖了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项最根本的功能;培育时代高才、打造科研高地、集聚名师高人,统一于学科创办,支撑着学科颠峰的构建;学科、学术、学生、学者,是一所大学最重要的构成要素,表达了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和主要的影响力文化高度表达大学的精神追求,改革高招是大学科学进展、持续进展的主要动力,学科颠峰、名师高人是办学支撑,时代高才、科研高地是办学成果 培育时代高才 ■ 时代高才的根本内涵 从学校培养人的标准看,高才的主要内涵有志向远大、品学兼优、 素质全面、视野开阔、身心健康等等;从时代特征和社会需求看,高才应具备较强的创新力、适应力、领导力、实践才能和跨文化沟通协调的才能;从历史视角看,高才务必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浙江大学务必向社会输送更多有志于治国兴邦、献身经济社会事业的栋梁之才,有志于解决重大难题、增进人类福祉的学术大师,有志于引领时代风俗、弘扬先进文化的思想巨擎,有志于担当社会责任、创造社会资产的创业精英,有志于投身中华民族宏伟复兴、实现中国梦的未来领导者。
■ 努力方向 一是在巩固思想政治教导的针对性、有效性上进一步破题当前要专心学习领会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宣传阐述好中国特色,引导青年学生客观地熟悉当代中国、对付外部世界,切实巩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要大力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真正将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要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创新思想政治教导,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正能量 二是在教导资源聚焦上进一步破题加强“人”的投入,落实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强化专任教师育人的主体作用;加强“财”的投入,持续加大教导教学投入,并明确向教学和一线师生倾斜;加强“物”的投入,建立和完善现代化教学的支撑体系,得志更大范围的优质师资共享;加强“绩”的导向,强化教学导向的考核鼓舞机制,为更多潜心 教导教学的教师供给晋升通道,进一步引导教师加大教学投入 三是在科研反哺教导教学上进一步破题要不断完善以竺可桢学院为代表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要根据科研进展趋势和社会需求实时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让更多前沿学识充实大学课堂要探索建立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或交错导师团队,实时将学科优势转化为专业特色要积极引导高水平科研基地、测验室等向学生开放,更好地支持学生培养。
要大力加强创业创新教导,提防学生实践“其次课堂”教学,指导大学生参与高水平的科研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才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 四是在完善学生培养机制上进一步破题实事求是地坚持和完善分类招生、通识教导、专业培养的本科生招生与培养改革,提升本科生院和求是学院运行方式,完善学园、学院(系)学生管理体制机制,探索园、院贯穿的有效机制,确保学生培养和管理不留死角、不留盲区要围绕教与学两个环节,创新培养模式和方法,巩固学生自学学习、自我斟酌、自行探索、自发研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导工作会议精神,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优化研究生生源质量和布局,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拓展研究生国际交流与合作,稳步提高不同类型研究生培养质量,进一步适应科学研究和国家产业转型的人才需要 五是在优化教与学的评价上进一步破题完善教学评价机制,更 多引入学生评价与教学评估相结合的机制,加强对教学评价的跟踪指导和结果运用,引导教师加强教学研究和方法探究,真正实现以评促教提升学生学业评价机制,从以结果评价为主向过程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转变,引导学生更加提防自身素质提升和长远进展 构建学科颠峰 ■ 学科颠峰的根本内涵 一是拥有顶尖的师资队伍。
以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学科领军人物和高水平学者为支柱,集聚形成学科领域内居于前列的高端学术气力;二是拥有一流的研究水平以聚焦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战略领域的创新研究,不断输出具有重大影响的高水平原创研究成果;三是拥有优良的育人才能以一流的教导教学资源和软硬件环境,不断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专业才能和社会责任感的拔尖人才;四是拥有良好的声誉影响以崇尚创新的学术环境和以人为本的文化空气,赢得同行和社会的美誉 ■ 努力方向 一是在战略谋划上要进一步强化创办学科颠峰不能平均用力,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按照优先时序来安置资源配置,择重、择需、择优举行分类分层创办我们要深入分析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重中之重、战略必争?看准之后,就要集中资源 出实招;对于长期停滞进展、脱离社会需求的落后学科,要适时“腾笼换鸟”、“凤凰涅盘”;对于根基性、战略性学科要大力扶持和培育 二是在加快造峰上要进一步强化学校党委抉择筹措10亿元资金支持一流学科培育和高端人才引进,在若干重点领域加快形成学科颠峰资金支持只是造峰的一个条件,关键要有方向、人才和成果,有关部门要加强研究,专心遴选重中之重的学科,将资源真正用在刀刃上。
三是在促进学科交错上要进一步强化推进学科交错的关键在教授参与、调研论证、顶层设计;关键在专家牵头、领导协调、政策保障校设研究机构要加强与相关学院、学科的融合,更好地促进学科的提升和研究水平的提升整合优化各类研究机构,支持一批机构做大做强;前瞻布局一批问题导向的研究中心或平台,加强滚动支持;探索教师双聘、成果共享的有效机制,促进创新资源跨学科滚动 四是在国际合作上要进一步强化要进一步加强与国外顶尖大学群开展深度合作,以高层次的人才培养、高水平的创新研究、高效率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导向,引领世界一流学科创办方向持续深入推进海外一流学科伙伴筹划,探索完善学科国际评估,主动接轨世界一流学科的人才和机制,实现为我所用、借梯登高、借力进展 打造科研高地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