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写作本位”课堂教学案例研究课题申报活页纸.pdf
5页1 编号:课 题 名 称 : 小学语文“写作本位”课堂教学案例研究设 计 与 论 证 报 告 (5000 字 以 内 , 不 得 出 现 学 校 和 课 题 组 相 关 人 员 名 字 )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课题的核心概念:写作本位: 此读写观由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潘新和先生提出,指的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强调“写作本位” 、“表现本位” ,并以之取代 “阅读本位”这一传统读写观,核心理念是“阅读,指向言语表现、 指向写作”, “写作是阅读的目的” 、 “写作是语文能力的最高呈现”“变传统的以读带写为以写促读” 突破性地提出写作能力的培养才是语文教育的根本,应该以写作为本位来规划语文教学!教学案例研究: 教学案例研究是以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学的理解和解释通过给读者讲教学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学是什么、应该怎么做 一线教师的日常工作是教育教学实践,每天都生活在一个个教育事件中,一个个教学情景中,将这些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故事记录下来进行研究就是案例研究课题界定:小学语文 “写作本位” 课堂教学案例研究课题,是以“写作本位” 思想为指导, 立足于语文课堂教学实践,通过案例研究的形式,力求探索出基于“写作本位”思想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变式,从课堂教学的角度,积累一些可供借鉴的教学经验方法和策略,使语文教学从“阅读本位”走向“写作本位”, 以期更好的实现语文课程标准中“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这一目标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正如阅读与写作的密切关系众所周知,阅读的结果转化为写作表达,写作又进一步促进阅读理解另一方面,会读的却不一定会写,但会写的一定也会读写作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最高呈现可真正的课堂教学中却往往是读、 写是分开进行的,似乎是两件不相干的事,读归读, 写归写, 读的时候并不一定都要写 “读写结合”运用的并不理想,存在着诸多问题,读写没有主动积极地结合,没有科学高效地结合,使“读”与“写”都受到了影响, 语文教学质量受到了损伤而我们的学生往往是做题的高手,却不是写作的高手,语文学习的高手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潘新和先生提出在“写作本位”的读写观里,“读完”(即读懂)一篇文章,阅读教学只完成了一半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将读中学到的内容用于文章写作中,这样才算是真正完成了阅读教学的一个完整过程略感遗憾的是潘先生从理论上做出指引,但具体的操作模式尚未成型研究的价值:在理论价值方面,本课题研究将立足于小学教学实践,以“写作本位” 思想为指导, 立足于语文教学实践,通过案例研究的形式,力求探索出基于“写作本位、表现本位”思想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及其变式,从课堂教学的角度,积累一些可供借鉴的教学经验方法和策略,使语文教学从“阅读本位”走向“写作本位”, 以期更好的实现语文课程标准中“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这一目标;在应用价值方面,通过本课题的广泛而深入地研究,有利于教师理解掌握“写作本位”课堂教学的理论实质,从具体操作的层面上提出创造性的新模式,探索新经验,该进现有课堂教学实效,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2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研究的目标:1.教学理念的变革通过在研究过程中大量文献的检索、搜集、学习,进一步明晰“写作本位”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指导意义,并努力将理论概括,努力内化为每一个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理念2. 探索“写作本位”课堂教学模式,形成若干可供借鉴的教学经验方法和策略3. 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从教案的执行者变成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者,教学智慧的开拓者研究的内容: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以案例研究的形式,探索基于“写作本位、表现本位”思想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及其变式,积累一些可供借鉴的教学经验方法和策略第一、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应以“单元主题”为读写结合点,可将“写作本位”教学模式假设为:“习作要求切入,明确单元读写目标文本案例研读,学生习作引路课外阅读延伸,拓展习作思路课堂教学搭台,展现习作风采” ;第二,除了“单元主题式”,对于一些文质兼美非常宜于“读写结合”的课文,不妨也可以进行“单篇主题式” “写作本位”教学模式的尝试,其中包括由部分记叙文、诗歌、抒情散文等组成的“情感类课文“;由寓言、 童话、成语故事、部分文言文等组成的哲理类课文”;由小小说、故事组成的“形象类课文” ;由部分散文(特别是写景状物类散文)组成的“观察类课文”;由一般的记叙文(特别是记人为主的记叙文)组成的 “事件类课文” ;由部分记叙文 (特别是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组成的 “线索类课文”等不同课文的 “写作本位” 教学模式变式。
第三, 拓展型的阅读方法指导训练课和课外阅读成果展示评价课等课型的“写作本位”教学模式变式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研究的思路: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以案例研究的形式,探索基于“写作本位、表现本位”思想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及其变式,积累一些可供借鉴的教学经验方法和策略研究的过程:1准备酝酿阶段(2013.5-2013.10) (1)通过各种手段进行相关调查,课题选定与申报2)明确研究思路,设计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组3)设计课题具体操作方案, 开题2实践研究阶段(2013.11-2015.8) (1)构建研究模型,在不断的尝试实践中修改完善2)定期开展展示与交流活动,积累教学案例3反思总结阶段(2015.9-2015.12) (1)整理并分析研究成果及相应资料,反思课题研究的发展现状2)构建课题成果报告提纲,完成课题成果报告研究的方法: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通过“问题- 行动 - 反思”展开研究,在行动中不断完善与修改实验模型文献资料法,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大量文献的检索、搜集、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指导研究的开展案例法,在研究中不断记录、积累典型案例,并努力上升到理论层面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分阶段及时总结经验或教训,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根据不同研究阶段的特点选取相应的研究方法3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观点: 1.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 “写作本位”比“阅读本位”更能达成教学结构和功能的和谐统一因为写作活动兼容了阅读活动2. 写作有助于阅读, 能深化、 促进阅读, 但阅读活动未必都要写作的介入写作活动的完成必须包含阅读,写作行为过程中,始终隐含着阅读活动常说:会读未必会写,会写必然会读3. 写作能力的要求高于阅读能力的要求阅读是读者对文章提供的可能性的破译和选择,是读者的介入性的转换和二度创作;而写作是直接对原生态的素材的破译和选择,是作者独立的发现和原创就是说,4. 写作也兼容了阅读阅读有益于写作,写作更能促进阅读常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写然后知不足,这就引导人们去有目的地读书和思考,形成写、读、思的良性循环为写而读,比泛泛而读,自然其功效要大得多5. “阅读,指向言语表现、指向写作”, “写作是阅读的目的” 、 “写作是语文能力的最高呈现”“变传统的以读带写为以写促读” 6. 写作能力的培养才是语文教育的根本,应该以写作为本位来规划语文教学!创新之处: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以案例研究的形式,探索基于“写作本位、表现本位”思想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及其变式,积累一些可供借鉴的教学经验方法和策略。
六)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完成时间阶段成果(限 5 项)小学语文“写作本位”课堂教学案例研究中期报告2014 年 “写作本位”课堂教学理论学习心得汇编汇编2014 年 “写作本位”课堂教学论文论文2014 年 “写作本位”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设计2014 年 “写作本位”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案例分析2014 年最终成果(限 3 项)小学语文“写作本位”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研究报告2015 年 12 月呼唤“写作本位”的课堂教学案例集2015 年 12 月 “写作本位”课堂教学实录教学光盘2015 年 12 月4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包括:包括课题主持人在内的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研究基础,包括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文献搜集、调研和相关论文等;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一、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课题主持人是泰州市教坛新秀,具有苏州大学教育学本科学历,获教育学学士学位,是学校的骨干教师,具有扎实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实践的实际经验和能力,具备敏感地感受新的教改信息、教改动态和新的科学理论产生和发展的能力,乐于接受新鲜事物。
曾作为核心成员参与过泰州市教学研究立项课题适应新课程的学生学习方式的探究的研究,并顺利结题此外,本课题组还聘请兴化市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担任课题组指导顾问课题的实验人员都具有比较丰富的经验和实践的能力,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适合于主持和参与本课题的研究二、资料设备及科研手段:本校坐落在新城小区白涂河畔,校园占地总面积约20000 平方米, 建筑面积11000 平方米有两幢教学楼,一幢科技活动楼,一幢行政办公和图书阅览楼,并有风雨活动室、阶梯大教室 楼群错落有致, 建筑设计新颖,校园绿化合理, 教学环境幽静 现有 41 个教学班级, 学生 2400 多人, 123 名教职员工 另有附属幼儿园一所,占地 3300 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 平方米,办学规模为3 轨 9 个班级,在园幼儿300 多名学校环境优美、设施一流有江苏省实验小学、江苏省绿色学校、泰州市首届模范学校等诸多荣誉,以“一切为了成长 ”为办学理念,发扬“发挥资源优势,发掘教师潜能;凸显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品位的办学思路,培养能力,夯实基础,教书育人学校的设备先进齐整,经费充足,能够保证课题的顺利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