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物试卷分析样式.doc
6页清远市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中生物试卷分析报告样式 一、命题指导思想试题以核心主干知识为载体,以基础知识为主导,以能力测试为重点,考查生物科学素养的命题思路,能较好地诊断学生对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体现新课程理念以此为基础修改补充)二、试题评价1. 试题质量 1.试卷总体质量等情况(本试卷结构、试卷题型、题量,卷面设计情况) 2.全卷的试题难度、区分度、信度高2.试题特点(1)(2)(3).....3.试题不足及改进(1)(2).....4.考查内容分布(见附件):【附件1(高一)、附件2(高二)、附件3(高三)】附件2:清远市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检(高二)生物生物考点细目表考 试 内 容题号(含小题号或选项)分值主 要 知 识 点水平要求选择题非选择题选择题非选择题3-1 植物的激素调节(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Ⅱ(2)其他植物激素Ⅱ(3)植物激素的应用Ⅱ3-2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Ⅱ(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Ⅱ(3)人脑的高级功能Ⅰ(4)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Ⅱ (5)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Ⅱ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稳态的生理意义Ⅱ(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Ⅱ(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5)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Ⅰ3-4 种群和群落(1)种群的特征Ⅰ(2)种群的数量变化Ⅱ(3)群落的结构特征Ⅰ(4)群落的演替Ⅰ3-5 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Ⅱ(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3-6 生态环境的保护(1)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Ⅱ(2)全球性的环境问题Ⅰ(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Ⅰ5—3 稳态与环境(实验)(1)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2)模拟尿糖的检测(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4)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5)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 合计26题5题48分52分31题共100分三、试卷分析1 、成绩数据分析 (1)平均分表3: 学校高()级生物成绩“一平两率”统计序号统计单位实考人数平均分最低分最高分及格人数及格率优秀率超均率(%)0全市1全级 2()班 3()班.......(2) 分数段表5: 学校高()级生物成绩分数段统计表序号分数段90~10080~ 9070~ 8060~7050~6040~5040~3030~2020~100~10统计单位实考人数人数人数人数人数人数人数人数人数人数人数0全 级1()班2()班3......(3 )最高分表6:单科前10名学生名单名次班级学生姓名分数名次班级学生姓名分数16273849510 综述上表数据分析:(比较分析本校的优势与不足) (1)全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总体情况、优生、临界生、学困生等情况分析;全市比较及班级之间的差距等): (2)主要原因及改进措施:(从教师、学生两方面分析原因; 教学改进措施): 2 .学生答题分析(请按以下典例模式完成)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1-10小题,每小题1分,11-20小题,每小题2分, 共3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人体的体液是指A.细胞外液和消化液 B.细胞内液和消化液 C.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D.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考点分析】此题改编于课本P6课后习题,主要考查体液的基本内涵解题思路】熟悉理解体液的概念及其与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关系答卷数据】(本校)满分值平均分标准差得分率难度区分度0分率正确答案ABCD1 0.94 0.24 0.94 0.94 0.13 0.06 C0.01 0.00 0.94 0.05 【错因分析】本题为送分题,难度很低,故得分率很高部分失分的学生主要是对体液和细胞外液的概念及关系不理解而错选D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 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得3分,只选一个选项且正确得1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21.下列有关反射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 B.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C.兴奋产生时,神经元膜内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反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既可单向也可双向传递【考点分析】考查“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解题思路】教材P16指出“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出现反射需要反射弧完整,还需要感受器接受一定的刺激产生兴奋,无论静息或兴奋时,膜内外局部电流方向都相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答卷数据】(本校)满分值平均分标准差得分率难度区分度0分率正确答案ABACADBCBDCD32.38 1.18 0.79 0.79 0.43 0.18 B=1 D=1 BD=30.01 0.05 0.03 0.03 0.78 0.05 【错因分析】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了神经调节中多个基础的知识点,少部分学生审题不仔细,将正确答案AC选上导致失分,少部分学生不清楚产生动作电位时,膜内外的局部电流方向错选C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2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共52分必须在答题卡非选择题答题区指定的区域内作答,否则答案无效28.(12分)Ⅰ.如图是人体内体温平衡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体温的恒定对于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 2)请补充寒冷条件下皮肤立毛肌收缩,起鸡皮疙瘩的反射弧: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皮肤立毛肌收缩。
3) 中的e是下丘脑分泌的 ,由垂体释放到血液中,其作用是 4)食物过咸时,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最终使 产生渴觉考点分析】此题是改编题,考查“体温调节”、“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水盐调节”,并在此基础上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析图能力本题通过体温、水平衡调节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图解的分析,进而考查参与体温、水平衡调节的相关激素和神经调节解题思路】图中a是TRH,b是TSH,c是甲状腺激素,d是肾上腺素,e是ADH;教材P32明确指出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释放能量;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在具体的反射弧中,寒冷条件下,感受器是冷觉感受器,其分布在皮肤、内脏黏膜等部分,参与体温调节的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图中e由垂体后叶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e应是ADH,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重吸收;食物过咸,产生渴觉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答卷数据】(本校)题目满分值平均分标准差得分率难度区分度0分率28(Ⅰ)(1)(2)30.94991.00650.31660.31660.57070.439528(Ⅰ)(3)(4)31.62951.06790.54320.54320.66090.2066【答案及补充】28.(12分,除说明外,每空1分)Ⅰ.(1)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释放能量(2)皮肤冷觉感受器(答“冷觉感受器”也得分)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3)抗利尿激素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重吸收(答“肾小管”或“集合管”对水重吸收,其中一个可得分) (4)大脑皮层【主要错误(最好提供错误典例图片)及错因分析】 1.对教材知识点不够熟悉,典型错误:把人体热量来源理解成产热的主要器官。
2. 大多数学生能够记住反射弧的结构但具体的反射弧的结构不能具体化如皮肤冷觉感受器多数学生直接答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答成神经中枢 3. (3)(4)小题共3分,平均得分为:1.63分这两小题考核知识很基础,但从平均得分来看并不高,其中零分卷共有2347份,说明学生基础不够扎实,答卷中主要存在问题如下:①将“抗利尿激素”写为“抗利尿素”,②对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描述不准确,如“促进重吸收”;“促进肾小管的重吸收”;“使肾小管重吸收水”,表述中缺少对其作用中重吸收部位及对象的不规范描述以至失分渴觉产生的部位,失分学生的主要是描述不准确,如“大脑”教学建议】 1. 在平常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教材学生不能脱离课本反射弧的结构要多举具体例子让学生真正理解概念并能应用 2. 深刻理解学科术语的内涵,以规范地使用和书写学科术语正确答题,减。
